正文字数2857个,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与人吵架如何才能赢(吵架的艺术三要三不要)(1)

吵架,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之一,它是最轻微程度的“战争”。处理好了,就能够解决问题,让双方关系得到改善和提升。

处理不好,轻则令两个人「老死不相往来」,重则让两个国家发生真正的战争,甚至改变世界。

14世纪的黑死病,让欧洲死了三分之一的人,由于缺少人力干活,农民有了和地主谈判的实力,这是欧洲自由思想产生的基础。

黑死病让大家对上帝产生了怀疑,又直接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可以说,黑死病改变了世界。

那么黑死病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吵架。当时东罗马帝国的人和穆斯林吵架,穆斯林向附近的蒙古人求援,于是,蒙古人攻打东罗马帝国。

正好当时蒙古军队里流行黑死病,蒙古人就把死尸抛到城里,黑死病就欧洲一下爆发开了。

可以说是「吵架」引起的战争,战争又导致了黑死病,最终改变了全世界。

所以说,吵架暴露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后果无法想象。

而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吵架的可能,只要身处群体中,就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然后产生「问题」,当情绪达到一个临界点,吵架也就「理所当然」了。

如何正确吵架》中有句话:吵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吵,徒然让无效争吵一再损害双方的感情。

那我们怎样才能让「吵架」往好的方向发展,化干戈为玉帛,甚至利用「吵架」提升双方关系的质量呢?

与人吵架如何才能赢(吵架的艺术三要三不要)(2)

01 有的架,其实没有必要吵

虽然吵架很多时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对于吵架的对象,我们还是可以谨慎选择的。对于某些“不可理喻”的人,与其吵架,犹如跳入沼泽一样愚不可及。

因此,面对这类人群,能避则避,减少无谓的争吵,也能避免让双方关系划向纠缠不清的境地。那么,应该避开什么样的人群呢?

1) 没必要和“习惯性抬杠”的人吵架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为反对而反对,为争论而争论,这些人被称为「杠精」。

无论你说出什么观点,TA都不考虑语境地找出反对意见来反驳你,而你又不知道TA到底在反对什么。

例如:你在微信群发了一句话:“XX国并不全都是坏人”,这时杠精可能就会回复,“所以你的意思就是XX国都是好人咯?”甚至“你觉得他们好,怎么不移民过去呢?”

遇到这种情况,就千万不要上当去接话,否则吵起来没完没了,影响心情。

与人吵架如何才能赢(吵架的艺术三要三不要)(3)

2) 没必要和 “缺乏反思”能力的人吵架。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无法做到全视角看待问题,这时候尽管自己反对他人的意见,也不见得对方是错的。

只是我们自己暂时看不到对方对的一面,这时候就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反思」能力。

如果一个人缺乏反思的能力,那么在面对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内容时,第一反应都是“你和我不同,肯定是你错了”。

那么这个时候的辩论或者吵架,完全是「鸡同鸭讲」,只会浪费双方的时间和精力。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面对采访时无奈地表示:“我现在不和人争吵了,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在他的认知基础上去思考,以后有人告诉我 2 2 = 10,我会说,你真厉害,完全正确。”

这其实就是古人的智慧,古语有云:“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

面对这种「缺乏反思」能力的人,最优雅的方法就是说:“你真厉害,完全正确。”

3) 没必要针对他人的“致命性弱点”吵架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弱点。由于个人特有的经历,对某些事情具有「讲不清道不明」的执着,而这些执着又无法非黑即白地讲道理。

这时,面对这种情况,千万不能自以为有道理就和对方吵,因为无论己方多有道理,说得再多,都无法进入对方的耳朵。

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对方的自我保护心理,然后恶意地反击。这样的结果就背离了“沟通”的方向,引发关系的严重恶化。

因此,面对以上三种人,能避开就避开,减少自己无畏的精力损耗,就是最大的胜利了。

与人吵架如何才能赢(吵架的艺术三要三不要)(4)

02 如何更好地吵架

就如伟大的毛主席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生活中,发生冲突总会消耗很多能量,扰乱情绪,能够「岁月静好」就无需「大动干戈」。

可是,当他人主动挑起争端,自己不应战,只会让人得寸进尺,甚至没完没了。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调节自己的实力,在「吵架」中发挥应有的水准,避免发挥失常呢?

1) 调节好自身的情绪

人们之所以会和他人吵架,除了有“问题”的产生,还有一个就是触发了自己的情绪。

这时候,最应该警惕的就是被自己的情绪绑架,被愤怒控制。

要知道,在「情绪」的领地里,「理智」永远是个奴隶,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因此,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烈时,不妨尝试着深呼吸,和自己的情绪对话:

“我现在的愤怒来自何方?强烈程度有几分?”

“是什么事情触动了我的愤怒?”

持续观察自己的「情绪」,这样做就能平复自己的情绪,让理智逐渐浮上水面来处理当下的问题。

与人吵架如何才能赢(吵架的艺术三要三不要)(5)

2) 避免逻辑混乱

当「理性」接管大脑后,就可以开始“备战”了,双方是由于什么“问题”而吵架,要如何围绕着“问题”本身吵,而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吵架不止是为了自身的「爽感」,还在于在理论上占据优势,克制住对方,减少对方再次挑衅的概率。

因此,有理有据是吵架中的核心部分,如果对方仅仅想靠声音大、无理取闹来获胜,那么这类人就直接从吵架“对手”名单上拉黑。

所以,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必须经得起考验,才能在吵架的过程中取得「围观群众」的支持,赢得最后的胜利。

3) 知道自己想从吵架中获得什么?

我们之所以会和某个人吵架,是因为这个人与我们有着某种的「关系」。

要么TA是同事,与我们有利益之争;要么是朋友或者认识的,与我们有观点之争;甚至是我们的亲人,与我们有着情感之争。

这时,带有某种「目的性」能够更好地控制力度和方向。

我们是想通过捍卫自己的利益和同事吵?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朋友吵?还是反对亲人的干预和对方吵?

毕竟我们也不想把自己与对方的关系“赶尽杀绝”——老死不相往来不是我们的目的。

因此,带着目的吵架能避免我们失控,在暴露问题中更认识自己,认清对方,以争取更好的结局。

也许,我们无法一开始就做到上面的三项,那么理智地处理“吵架”问题。

但是,只要在吵架的时候,克服情绪的干扰,事情就完成了一大半,其他的两项也就可以陆续登场了。

与人吵架如何才能赢(吵架的艺术三要三不要)(6)

03写在最后

说到世上最美满和谐的婚姻,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起钱钟书和杨绛的婚姻。

即便是这么理想的婚姻,也有吵架的时候。据说有一次,在出国的邮轮上,钱钟书和杨绛因为一个法国单词的发音不一样吵了起来。

两个人争执不下,就互相攻击,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恰巧在船上遇到一个会讲英语的法国人,于是就请法国人做评判,到底谁的发音准确。

法国人听后觉得是杨绛的发音准确,这时候,对杨绛来说,就像赢得了一场战争,应该高兴才对啊。

可是,杨绛却觉得无趣,因为这么小的事情吵起来,还说了那么多难听的话,互相伤害感情,真是不值得。

连「神仙眷侣」般的钱钟书和杨绛也有吵架的时候,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吵架并不可怕,也时常会发生,重要的是——由「情绪」触发的吵架,不能由「情绪」来结束,而是让理智参与其中,才能让「吵架」成为有价值的行为。

愿所有人都能够在「吵架」的时候,发乎“情”,止乎“理”,成为一个真正的「吵架」高手!

参考资料:

《偶然性,机会与历史》王爽博士

《李翔知识内参》李翔

《如何正确吵架》鲍勃·莱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