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

引言—名字由来

南齐武帝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建县,为江州县。西魏(553-557年)改为江阳县,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因县城地处长江之要津而改江阳县为江津县,沿用至今。

江津区今为重庆市下辖区。

长江图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

长江自西向东在江津区穿境而过。

四面山

四面山位于江津境内,距重庆市区140千米。四面山系地质学上所谓“倒置山”,因山脉四面围绕,故名。山势南高北低,最高峰蜈蚣岭海拔1709.4米,最低处海拔560米。占地240平方千米。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

这里以原始森林为基调,众多溪流、湖泊、瀑布点染于苍山绿树之间,丹霞地貌丰富其自然色彩,目不暇接的动、植物更为景区增添盎然生机。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4)

四面山的瀑布最为壮观。有大小瀑布100多处。瀑布倾泻激荡,掀起满天烟雾,轰然鸣响,数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威势。望乡台瀑布高152米,宽40米,居我国高瀑之首。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5)

水口寺瀑布高94米,悬挂在一个天然洞穴之下,景象奇特;鸳鸯瀑布比翼齐飞,撩人遐思。风景区内的洪海湖,湖水晶莹清澈,静如明镜,蜿蜒逶迤于深山峡谷、莽莽森林之中。荡舟湖上,心旷神怡。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6)

四面山少林寺位于江津区中山镇白鹤村,由原双峰寺扩建而成。双峰寺原名景德寺,又名双景寺,始建于宋景德年间。寺庙旁边有古墓群,有保存完好的历代主持墓5座,明代和尚墓155座。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7)

四面山少林寺包括大雄宝殿、藏经楼、祖师殿、地藏殿、观音殿、钟楼、鼓楼、佛学院宿舍、佛学院教室等建筑,传承禅宗佛法及南少林武术。其中的石刻、壁画、楹联合称寺内三绝。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8)

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双峰(寺)下有朱杨(寺)”之说,该寺庙是川渝黔地区现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复式四合院禅宗寺庙。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9)

相传唐末禅宗临济派弟子入川弘扬佛法,途经四川江津插旗山(又名莲花山),见此地双峰为顶,莲花为盘,是一莲花禅座宝地。寺庙后山上两座山峰对峙,佛法弟子便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按照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的格局在此新建寺庙,时名“景德寺”。

黑石山

黑石山是重庆市级森林公园,位于江津区西南部,距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津白沙镇4公里。黑石山风景区,列入了美国旅游辞典,是一个奇特秀丽的风景胜地。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0)

近百年来,孕育了诗人吴芳吉、国画家张采芹、书法家邓少琴、科学家周光召等,陈独秀、冯玉祥、肖湘、周浩然、吴宓、佘雪曼、于右任、陈立夫、欧可平等众多名人雅士也在此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景区内各种题刻多达60余处。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1)

这里以九曲池为中心,依托“函谷”、“双蛙对语”等自然石群,建有“鉴止”、“夜雨”、“问梅”三亭,“镜”、“蝙蝠飞”“仙鹤”三桥,聚奎三绝(吴芳吉、张采芹、邓少琴)墓散处林中。还有“饮水思源”、“绮笙”二池,有亭二座及石碑点缀其间。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2)

山上林木茂密,高大的松、柏、樟、楠,约有数千株,多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种植。环山桔林,有桔树数千株(植于民国十五至民国十九年),此外尚有生长半世纪以上的红山茶、白杜鹊、含笑梅、海栀子、四季桂、罗汉松等珍贵花、木。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3)

中山古镇

中山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一脉相连。古镇背山临水,场镇建筑靠水而建,由龙洞、荒中坝、高升桥三条小街连接而成。以前,三合场曾是繁华的水码头,为川黔山区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尚存的南宋题刻共82字,记叙李脊用、鱼子仙等泛舟游览一事,境内还有汉代古墓葬枇杷岩墓群。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4)

古镇商铺建筑最具代表性,依山势形成的商街纵向长1000多米,层层递进,其风雨场的过街建筑几乎都是能遮风避雨不见天日的“封闭式”建筑,由此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川东地区雨晴不定的特点。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5)

建筑多为两层“吊脚楼”,下层为铺面,楼上可住人,铺面开间做得较大,且易组合;整座古镇全系青色瓦片盖顶,红漆木板竹篾夹墙,圆柱承重,古朴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人家风韵。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6)

古镇现居有209户人家,民间传统的经营业态如铁匠铺、中药铺、剃头铺等依然存在。此刻,晚冬的暖阳斜照着射进狭窄的老街,给灰暗黝黑的街面一隅镀上一抹金黄,古镇顿时有了勃勃生气。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7)

踏着块块黛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在弯弯拐拐的石梯小巷穿行,穿场而过的风中不时弥漫着阵阵草药的清香,铁匠铺里飞溅的炉火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合谐得竟有一种不需雕琢的艺术风味,而街畔屋檐下那剃头的白发老翁,安闲而自在,像一幅油画,烘托出古镇风韵独有的安居乐业图。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根,也是个人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8)

爱情天梯

20世纪50年代,20岁左右的中山古镇高滩村村民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海拔1500米的深山老林,自力更生,靠野菜和双手养大7个孩子。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几十年如一日,凿出了石梯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19)

徐朝清出嫁的那一天,两人首次见面。由于他磕断了门牙。山村有个习俗,掉了门牙的孩子只要让新娘子摸一摸嘴巴,新牙就会长出来,所以他的伯娘抱着他到轿子前,新娘子为他摸一摸嘴巴。那一年,他6岁,她16岁。首次见面给刘国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0)

徐朝清13岁欢喜(订婚),16岁交代(结婚),26岁却因丈夫患急性脑膜炎去世而成了寡妇。婆家说她克夫,于是她独自带着4个孩子,没吃的 ,就背着孩子到山上拾野生菌,一斤3分钱的盐买不起,她就编草鞋卖,一双卖5分钱。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1)

有一次,她和孩子掉进河里,16岁的他跳进河里救起了她们母子,第一次正眼看她。之后就经常主动的帮她担水,砍柴,照应家务。如此4年,培养了感情。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2)

但是她不但比他大整整10岁,还是个带着4个孩子的寡妇,为了避开村民的闲言细语,1956年8月一天早上,村里人发现她和4个孩子突然失踪了,同时失踪的还有19岁的他。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3)

整整50年,铁铣凿烂了20多把,这都是他一手一手凿出了6000多级的阶梯,每一级的台阶都不会长出青苔,因为只要下雨过后他都会用手搽过,这样一来就不会滑……这6000多级的石阶被人们称为“爱情天梯”。而他,也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老翁。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4)

2006年,“爱情天梯”获评“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两位主人公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12年,“爱情天梯”获评“重庆新地标”。2015年,“爱情天梯”获评人文胜地类“新重庆·巴渝十二景”。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5)

石门大佛寺

石门大佛寺位于石门镇平等场西南长江边上,成渝铁路平等车站东侧500米,大佛寺座北朝南,依山伴水,正面面临滚滚东去的长江,背靠着危崖绝壁,藏于茂林修竹之中。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是镶嵌在万里长江边的一颗明珠,寺佛一体,天人合一,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佛,这是长江沿岸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6)

据《江津县志》中所记载“大佛寺,距城百里,近石门场大江边,古凿大佛手岩上,高十丈许,左有石如净瓶,右如鹦鹉,寺依岩石建筑,高达十余丈,为楼七层。”清道光二十五年秋,里人刘绍宽游大佛寺时,在寺的左侧石壁上题诗一首,概括地叙述了大佛寺的地形,地貌。诗云:“古寺依岩立,秋江进佛清,七层楼阁影,三面雨风声;地僻游人少,山空落叶轻,僧门无佛事,倚檐看船行。”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7)

大佛寺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佛寺的摩崖造像——脚踏莲花观音造像,座北向南,通高13.5米,肩宽5.9米,胸厚5.2米。造像刻工精湛,细腻,线条流畅,立体感和审美感极强。观音造像慈眉善目,端庄娴静,头戴宝冠,宝冠中有一笑容可掬的罗汉。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8)

造像身着天衣绶带,全身贴金彩绘,胸饰缨络,懒座于莲花之上,左脚微抬轻踏荷叶,左手置于左膝上,右手自然下垂,神态安详,雍容华贵中透露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神韵伟岸栩栩如生。这是全国脚踏莲花观音造像中最大的一座。在全国佛像中排位第九。文革期间,这座造像几乎被毁于一旦,周边飞天造像、题刻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

朝源观

朝源观位于重庆江津四面山镇海拔1382米的插旗山腰七星点斗处,朝源观为杨复庵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年—963年)修建,而后经明、清两次大修,才得以留下这座庄严肃穆、气宇轩昂的著名古观。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29)

朝源观道观之地,依四周7个小山峦呈现出“七星点斗”布局,乃窥测无上天意所在之所,其设计何其奥妙,有如四面山的一颗灿烂明珠,在大山深处熠熠闪光。它古老而深奥的宗教文化与宏伟精致的古建筑交相辉映,为四面山的神奇与美丽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0)

道教中的经堂相当于佛教的大雄宝殿,朝源观的经堂虽与其它观宇正殿大同小异,却又有其独特之处。朝源观的经堂依整块岩石凿刻而成,形成一个内嵌式殿堂,殿堂大门四周则由许多圆浮雕相饰,门右刻有“老君碑记”等诸多奇异文字,比如:四个牛字组合在一起。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1)

类似的文字在朝源观有很多,但是大多已无法识别。根据考证,这些奇异文字应该是道教自创的文字,其文字包含的意义目前已无法知晓,但其必然包含了道教的奥义于内,是道教的独有的三黄文。

聂荣臻元帅故居

聂荣臻元帅故居位于江津吴滩镇郎家村,原名石院子,占地面积563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坐西向东,共有房屋17间。聂荣臻青少年时期在此生活了15年,1914年聂荣臻随父亲到附近院子佃居,1919年离开江津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秋,石院子故居遭土匪焚烧,仅存西北角两间偏房。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2)

据聂姓家谱记载,聂荣臻的第七八代先祖,为了生存,由江西迁徙到贵州不久,再迁到江津,折价买下了原为王氏家族的三重堂石院子,在这里定居下来。到了第十二三代,聂姓已成为当地的大家族。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诞生在石院子西北角,1902年迁往东北角。当时石院子共住4家人,聂仕先(聂荣臻的父亲)仅住四分之一。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3)

聂荣臻满两岁时,妹妹聂荣昌出世。童年的生活给聂荣臻打下深深烙印的是生活的艰辛、岁月的动荡、农民生活的苦难和人世间的不平。忠厚善良的聂仕先夫妇同情孤贫,父母的为人、处事、言传、身教让聂荣臻养成了忠厚的品德,善良的心地,事业的勤奋,生活的简朴等诸多品质。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4)

陈独秀旧居

陈独秀旧居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办事处石墙村,距江津城区15公里。旧居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原为清乾隆年间进士杨鲁丞的古宅,1939年5月,陈独秀寓居于此宅的东厢房。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5)

陈独秀旧居,为四合院布局,座南朝北,土、石、木结构,占地7亩,面积3300平方米。当年,陈独秀和夫人潘兰珍居住的三间东厢房由南至北,为卧室、客堂、书房。陈独秀旧居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陈独秀居住地。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6)

陈独秀寓居于此后,深居简出,潜心著述、清苦自持,不为国民党政府利诱,忍受清贫生活煎熬,直至1942年5月27日在此病逝。

会龙庄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7)

会龙庄坐西朝北,整个庄园占地面积约为2.1万平方米,现存一大一小两碉楼、16座院落和18口天井,1084扇门,共有202个屋舍错落有致的镶嵌其中。满园亭台楼阁曾经全是雕梁画柱、绘彩描金,整个庄园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华贵典雅、森严威凛。是重庆最大的碉楼,有“西南第一庄”之称。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8)

碉楼,是一种用于防守和瞭望的建筑。放眼巴渝大地,江津会龙庄碉楼在百余年前算得上是重庆的高层建筑,其建筑水平至今都令专家拍案叫绝。黄色的碉楼是会龙庄最醒目的建筑,其有5层共计38米高,为全土木结构,墙体厚度达半米以上,是目前重庆保存下来的最高的碉楼。庄园由王氏家族从嘉庆七年开修,到民国七年完工,共经历了六代人、116个年头才全部建造完成。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39)

地方特产—九叶青花椒

九叶青花椒生长于独特的小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独具特色,在花椒品系中是最具竞争力的早熟品种,以果实清香、麻味纯正而著称,皮厚,色青,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40)

其果皮富含挥发油,可提取芳香油,作食品香料和香精原料。果皮具有浓郁的麻香味,是调味佳品;种子可榨油,食用或作工业用油;果皮、果梗、种子与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的功能,还可用来防治仓储害虫(驱虫);嫩枝与鲜叶均可直接作炒菜或腌菜的辅料,青干叶可作烤制面食的香料;油渣可作饲料和肥料,茎干是细木工的好用材。

四面山会龙庄介绍(四面山会龙庄中山古镇)(41)

江津是“中国花椒之乡”,早在公元14世纪的元朝就开始种植花椒。境内花椒种植面积50万亩,位居全国三大花椒基地之首,鲜花椒年产量26万吨左右。

后序

江津位于重庆西南长江之滨,大江西来,在江津城区环鼎山绕了一个几字形的大弯,故江津又名几江。这里是是中国长寿之乡、武术之乡、楹联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花椒之乡、柑橘之乡、富硒美食之乡。境内有天下第一长联、天下第一奇联、西南第一庄、西蜀第一禅林、长江第一大佛,望乡台“心形瀑布”被誉为“华夏第一高瀑”。

魅力重庆、大美江津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