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历史沿革(商都县缘何被称为)(1)

商都县东路二人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站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七台镇,兴建时间1997年。商都位于乌兰察布市之东部,辖地面积4353平方公里,初次建县于1918年。

“商都县”名称考

该县建县较晚,但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夏、商、周时期,今商都为鬼方蛮族之地;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北境;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属匈奴之漠南;隋、唐、宋时属鲜卑或契丹人领地;元、明时为蒙古游牧地,归兴和路;清顺治年间设置商都牧群,归正黄旗;清末在今商都县城一带设置驿站。驿站,也叫台站,蒙古语称“乌日特”,是清代蒙古地区重要的通讯交通机构。以张家口为界,以南的驿站叫汉站,以北的叫阿尔泰军台。清末由张家口通往外蒙古乌里雅苏台的阿尔泰军台共置44台,今商都地区有5台,其中第七台就设在今商都县城一带,蒙古人称之为“明安白兴乌日特”,因为是第七个军台,所以人们称其为“七台”。

商都历史沿革(商都县缘何被称为)(2)

关于“商都”一词的由来和含义众说不一。据《商都县事情》记载:“商都,满语(水漩)也,以注入察汗诺尔之水,清澈激湍,回漩成文,故蒙人即以满文商都称之。”也有人认为“商都”(准确发音应该是xant)本身就是蒙古语,与满语“商都”一词所表示的含义相同,意为由于泉水河,水流量较小且清澈,少有障碍物阻挡,便使水流回漩成指纹状流形的河流;也指草原上低凹之处的微小泉眼,由于出水量特别小,即不成溪,也不干枯,形成一个小水涡,这种小水涡通常也叫“xant”。在商都地区这种回漩流形的河流和小水涡颇多,清政府在此设置牧群时,根据这种地形特点取名为“商都牧群”,民国四年(1915)设垦务行局时也称“商都垦务行局”,1917年改称“商都招垦设治局”,1918年设县时取名为“商都县”。

后来随着商都县行政区划与机构沿革的变化,其地方名称也有所变动,例如,1935年称“商都旗”;1945年恢复“商都县”;1947年与化德县合并成立“商、化联合县”,9月又于康保县合并成立“商、化、康联合县”;1958年商都、尚义、张北、沽源、康保五县合并为“张北县”;1960年五县分家,1961年单设“商都县”,1962年由河北省划归乌兰察布盟。自清顺治年间设置商都牧群以来,“商都”就作为该地区名称而一直沿用至今。

今日头条健康乌兰察布网商务合作与求助,请通过留言或者电子邮件到:nmgxsw@vip.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