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

站在四川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向远处眺望,便是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几个大字,分别挂在两省市的山头。

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是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内荣农高区)建设的重要布局,它的加快推进为内荣农高区留下了成长足迹。

去年9月,正县级的内荣农高区内江党工委、管委会正式运转。作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十大功能平台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一个以农业农村为主的功能平台,一年来内荣农高区是否已经大变样了?近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隆昌市,窥探内荣农高区一年之变。

农业园区产业发展前景(内荣农高区一年之变)(1)

罗清心 摄

跨界:在关键处落子 近邻变“紧”邻

三合村和普陀村,从曾经“抬脚就出省”的近邻,变成如今的“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毗邻的两村更加紧密了。

这一变化,在隆昌市委副书记陈明毅看来,无疑体现着内荣农高区对这一区域发展的重视和期待。

有多重视?三合村身处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与同属石燕桥镇的大佛坎村,以及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斑竹村共同组成先行区。

立足荣隆两地产业特色、发展潜力,内荣农高区正联手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区。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按照“提升稻渔、稳住生猪”的思路,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共同推进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

陈明毅举例说,内江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农业板块领导小组专项推进先行区建设工作。三合村联合普陀村成立跨行政区域农业园区党委,按照“1 2 2 N”配备优秀党员负责园区日常管理。通过两地特色产业融合互补,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园区产业融合,实现园区变景区,农田变公园,资源变资本,打造川渝农业产业合作示范样板。

破界:抓项目夯基础 探索产业联建

除了先行区这“一点”,“一片”“一带”在隆昌更大空间进行布局。

片上,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西南片(胡家镇中部),突出稻虾产业发展,打造隆昌西部标准化稻虾示范片,面积2万亩。

带上,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东北带,隆昌市界市镇、普润镇、石碾镇和荣昌区盘龙镇、龙集镇合作共建稻渔科研推广示范带,面积15万亩。

农业园区产业发展前景(内荣农高区一年之变)(2)

罗清心 摄

此外,还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隆荣40万亩稻渔产业建设,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合作组建稻渔研究院和国际第三代杂交水稻中心。围绕“两头猪,一只羊”做文章,依托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立内江黑猪、荣昌白猪繁育体系;加快培育百万只湖羊全产业链,着力打造羊肠线、羊胎素等高端产品,成立重庆畜科院隆昌研究所,合作共建国家畜牧科技城。

工业,也是双方合作的另一个发力点。

隆昌与重庆荣昌、泸州泸县形成了中国酒类包装规模最大的“金三角”,玻瓶、土陶酒坛制品销量分别占全国酒类包装市场份额的11%和23%,居全国第一位,玻陶园区获批全省特色产业基地,正与荣昌共建“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无界:以前各搞各 现在搞融合

“目前,双方由过去的各干各的事,逐步在规划的统一、政策的共用、资源的共享、产业的互补等方面开展合作。”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内荣农高区内江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学斌感触颇深。

王学斌进一步补充道,过去一年,内荣农高区突出在“规划联结”上融合,与荣昌区共同编制《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接近尾声;突出在“基础联通”上融合,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荣农高区建设,编制“十四五”重点项目590个,2022年,实施“双圈”项目74个、总投资281亿元;突出在“产业联合”上融合,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畜牧科技城、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抓手,共同推进产业带建设。

在探索内荣农高区的建设过程中,内江和荣昌尝到了“甜头”。接下来,内荣农高区将持续推进平台共建,全力推进内荣农高区“一城两园”等功能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产业共兴,着力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持续推进设施共联,加快推进大通道项目建设,积极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节点枢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