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演义小说中,名将配名马大约自《三国演义》开始。一匹赤兔马追随吕布、关羽两大名将,名标千古。曹操败师淯水,重回故地时,祭奠典韦、曹安民与大宛马。刘玄德得的卢神助,飞越檀溪,遇水镜先生而得诸葛亮,开创蜀汉基业。若说三国名马,的卢无疑是第一神驹。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


然而,《三国演义》写马却不如《水浒传》。罗贯中仅是从战马本身的表现来衬托主人的战力,表现人物的性格。施耐庵写马,则不仅限于宝马配英雄这个含义,而是以战马展开故事,赋予其深刻寓意,为主题服务。并且,以马喻人,以人喻史,隐含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战马的传奇色彩非常浓郁。

《水浒传》中写到了几匹战马,最著名的是宋徽宗御赐给呼延灼的踢雪乌骓,金国王子的坐骑照夜玉狮子。这是两匹明写的战马,主人的身份十分的高贵。

另一匹名马则是隐写,来历也十分的神秘。在照夜玉狮子出场时,金圣叹先生有这样一句夹批:“ 文情由前踢雪骓生来,马名照后玉麒麟立出,前映后带,绝世奇文。”因而,《水浒传》中那匹神秘的战马,就是玉麒麟。

玉麒麟、踢雪乌骓、照夜玉狮子,这三匹水浒名马本身并没有很精彩的故事,但它们却共同演绎了一段传奇,隐藏了一段北宋秘史。同时,也隐藏着《水浒传》七十回后的真故事、水泊梁山的大结局,以及施耐庵的创作主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2)


踢雪乌骓的身世

提到这匹战马,很多人便会联想到西楚霸王项羽的坐骑,说项王的战马是乌骓马。其实,司马迁可没这么说,《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战马就一个字——骓。垓下突围前,霸王别姬,在营帐中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所谓“骓”,就是青杂色的马,其色并不纯净。后人演义,在“骓”的前面加个“乌”,于是,项王的马就变成了“乌骓马”。

项羽的马不是乌骓,但乌骓马还真在历史上有记载。唐“昭陵六骏”有一匹“白蹄乌”,意思是马蹄是白色的,通体乌黑。

白蹄乌是李世民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平定薛仁杲时的坐骑。唐军生擒“万人敌”薛仁杲,白蹄乌却因为长途奔袭力竭而亡。李世民得了天下,怀念与自己血战疆场的战马,便命阎立本画六匹骏马像,并置浮雕于昭陵。其中,专为白蹄乌题诗:“一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昭陵六骏中的白蹄乌,应当就是《水浒传》中“踢雪乌骓”的原型。踢雪,就是指马蹄是雪白的。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3)


《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公孙胜斗法破高廉,黑旋风下井救柴进”中写道,高俅得知叔伯兄弟高廉被梁山杀死,便启奏天子兴兵报仇,时任汝宁郡都统制的呼延灼被选中做征讨梁山的大将。呼延灼从汝宁郡到了东京,高俅带他朝见了宋徽宗。

天子看见呼延灼一表非俗,喜动天颜,就赐踢雪乌骓一匹。施耐庵在书中如此描绘这匹御赐战马:浑身墨锭似黑,四蹄雪练价白。

从踢雪乌骓的浑身乌黑、四蹄雪白的外形看,与昭陵六骏的白蹄乌极其相似。那么,施耐庵为何选中了昭陵六骏的战马,做《水浒传》战马的原型呢?

主要原因就是昭陵六骏非常著名,以此来隐伏战马背后的故事,容易向更多的读者传递典故信息。作文赋诗用典可以高古,但绝不可十分冷僻,故作深奥。施耐庵以物喻人,言此及彼,都是可以“轻易”查到出处的。这也是《水浒传》写作手法的一大特点。

除了写作手法之外,更重要的理由则是,白蹄乌就是一匹御马,身上赋予了帝王信息。踢雪乌骓是宋徽宗御赐,当然与李世民的信息对称。李世民是兴国之主,宋徽宗则是亡国之君,鲜明对比之下,踢雪乌骓便赋予了与白蹄乌完全不同的隐喻。

却说呼延灼骑着踢雪乌骓,率领韩韬、彭玘、凌振杀奔梁山。按照金圣叹的批注,从这回书起,直到梁山荡平曾头市,打下东昌府,得到战马军医紫髯伯皇甫端止,前后十七回书都是围绕战马展开故事。施耐庵以如此巨大的篇幅写战马传奇,其中必然有深刻的寓意。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4)


照夜玉狮子是何来头

宋江联合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攻打青州府,先俘获了从梁山败阵的双鞭呼延灼,踢雪乌骓归梁山所有。然后,呼延灼赚开城门,梁山好汉一举攻破了这个州府。

攻打青州的意义非同小可,施耐庵把矛头暗中指向了宋徽宗。

呼延灼虽然是高俅保举,但却得到了宋徽宗的首肯,并且御赐了踢雪乌骓。梁山好汉将这匹御赐战马弄到了梁山,与桃花山的李忠、周通一样,属于“非法占有”御赐宝物,不把宋徽宗放在眼里。踢雪乌骓赚开城门,霹雳火秦明挥舞狼牙棒将慕容彦达击杀,也是梁山直接挑战宋徽宗,隐含了施耐庵反皇帝的思想主题——《水浒传》就是一部旗帜鲜明的反皇帝小说。

慕容彦达是皇亲国戚,他的妹妹是宋徽宗的贵妃,“国舅”被梁山好汉一棒击杀,宋江难道不反皇帝吗?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5)


青州得胜,踢雪乌骓归位,梁山便发动了“降魔”行动。谁是“魔”?按照《水浒传》“楔子”的设计,龙虎山伏魔大殿中逃出来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就是“魔”。但是,书中却说芒砀山的樊瑞是混世魔王。这样的文本逻辑就不对了,梁山好汉都是“魔”,魔王应当是宋江,樊瑞顶多就是个与鲁智深、李忠、孔明等人平级的小魔头。因而,施耐庵所说的“降魔”,降的是另外一个“魔”,这个“魔”就是托塔天王晁盖。

绿野老道曾经多次分析解读,晁盖绰号托塔天王,其含义就是北方多闻天王,出自佛教毗沙门天王,是佛门四大护法之一。因为东溪村灵官殿灵官(道家大护法)的指引,晁盖暂时充当了名义上的带头大哥,是吴用实际策划了智取生辰纲、上梁山落草的行动。不久,宋江上山,晁盖依然扮演者站台的角色,并没有真正指挥和领导梁山上的道家群魔。

梁山上以道家群魔为主,在“魔”的眼中,自己不是“魔”,异类才是“魔”。所以,晁盖适时的曾头市中箭,因法华寺佛门弟子引导,归于本位。晁盖号“天王”,归天之后,得知梁山好汉是道家紫府的星宿,所以,放弃了复仇,前去搭救宋江。此时的晁盖,已经上升到智真、罗真人、九天玄女的级别,他又怎么能久占水泊头把交椅呢?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6)


引发晁盖攻打曾头市的事件,是金毛犬段景住带来了照夜玉狮子的消息。据段景住讲,这匹照夜玉狮子是“金国王子的坐骑,放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得来。”这匹马:

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马”

这便是《水浒传》中第二匹有名的战马,施耐庵详细的描述了它的状貌、性能,可谓书中第一宝马良驹。照夜玉狮子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恰与踢雪乌骓形成鲜明对比,一白一黑,就是一对。

宋江听闻此马,心中暗喜,一边不断的向段景住打听照夜玉狮子的好处,一边暗自派戴宗前往曾头市,打探此马的下落。从此,宋江心中便一直盘算着这匹战马,《水浒传》也因此将梁山大聚义的故事推向高潮。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7)


玉麒麟是《水浒传》第一神驹

却说晁天王殒命,宋江在法事期间,与来自大名府龙华寺的大圆和尚闲聊。当宋江问到北京的风土人物时,大圆和尚说出了“河北玉麒麟”。宋江猛然省起,说道:

北京城里是有个卢大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三绝,祖居北京人氏,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梁山泊寨中若得此人时,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

宋江这段话的重点,并非“河北三绝”,也不是卢俊义“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而是“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读者一般会认为,卢俊义武功盖世,有此人上山,梁山军事实力大增,宋江便不怕官军前来缉捕,也不愁兵马来临了。

这样理解确实也没错,问题是,宋江并非卢俊义上山而解除了担忧,而是“玉麒麟”被牵来后,梁山便没有什么惧怕的了。卢俊义武艺平常,他不过是附着在“玉麒麟”身上的一个人物符码而已。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8)


本文导语中就引用了金圣叹的批注,说“玉麒麟”就是一匹神驹战马。《水浒传》战争以马军当先,马军实力强弱,才是战场决胜的关键。假若不是“玉麒麟”而是“卢俊义”,那么,宋江的这段话便逻辑不通。

卢俊义没上山之前,宋江带领梁山四处出击,攻陷了高唐州、青州、华州、大名府。从容应敌,打败了两次朝廷官军征伐,降服了关胜、呼延灼两员朝廷大将,以及彭玘、凌振、韩韬、宣赞、郝思文。宋江怕过吗?愁过吗?根本就没有。

但是,因为照夜玉狮子的出现,宋江便忧从中来。这是《水浒传》中头号战驹,也隐喻史文恭《水浒传》武功第一。谁来制服照夜玉狮子呢?从段景住到来之时,宋江心中就盘算着这个问题。当大圆和尚提到“河北玉麒麟”时,宋江才猛然省起早就预谋在胸的大事情,决心将玉麒麟牵上梁山。

以麒麟为坐骑,是需要经过艰苦驯服的。书中的细节说明,卢俊义上山既不是被吴用诓骗,也不是梁山倾力打下大名府,救了卢俊义。而是经过三番两次的“训马”,让“玉麒麟”服服帖帖的为梁山所用。

那么,宋江为何如此煞费苦心的训马呢?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9)


“麒麟”确非凡物,乃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灵”,经常做神仙的坐骑。既然是神仙的坐骑,当然要高过宋徽宗的踢雪乌骓,也要力压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了。无论是宋徽宗的御赐,还是金国王子的坐骑,都是人间凡品。而“玉麒麟”毫无疑问,它就是《水浒传》第一,也是唯一的神驹。

书中曾经在杨志与索超比武的第十三回(容与堂本)书中提到过一笔“玉麒麟”,说是索超的徒弟被杨志杀得个落落大败,为维护军官尊严,天王李成鼓励急先锋赢得胜利,便把自己的坐骑借给了索超。李成号称“天王”,应当是真正的“李天王”,他的坐骑是一匹“惯战能征雪白马”。书中有诗专门夸赞天王的这匹良驹:其中一句道是:“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此处,也说明玉麒麟是“天王”级别的坐骑。

至此,《水浒传》中的三大名马已悉数亮相。从其身世、特性来看,确实是非同凡响。然而,施耐庵为何要写这三匹与众不同的战马?起作用、意义是否与《三国演义》一致?其中又有什么深刻的隐喻呢?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0)


玉麒麟活捉照夜玉狮子

踢雪乌骓已被宋江收伏,照夜玉狮子便紧随着被段景住从北地盗来,但却落入金国帮凶史文恭之手。为了得到照夜玉狮子,宋江开始策划一盘大棋。

自段景住出场后,梁山先后两次攻打曾头市。第一次出兵,宋江不太愿意,晁盖因此殒命。宋江之所以第二次进兵曾头市,是时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曾弄由当时的“曾长者”跃升为“曾长官”,成了金国的官员。曾头市是一个宋金边境榷场,因为曾长者变成了曾长官,这个榷场就官方化了。曾头市这个不为绝大多数读者所看破的微小变化,却是隐含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宋史·徽宗本纪》中说:“宣和二年二月乙亥,遣赵良嗣使金国。”,赵良嗣使金国干什么呢?是因为“金人来约夹攻(辽国)”。

赵良嗣,原名马植,世为辽国大族,官至辽光禄大夫。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马植投奔北宋,密见童贯,献联金灭辽之计。随后,马植改名李良嗣,又得赐赵姓,名为赵良嗣。急于完成“复燕”大业的宋徽宗,立即采纳了赵良嗣的计划,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遣武义大夫马政由海道使女真,约夹攻辽(徽宗本纪)。”宋金盟约正式开启谈判。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1)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宣和二年,赵良嗣七次通过海道往返宋金,签订了“宋金海上之盟”。

梁山及梁山好汉的故事就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元年至靖康二年之间,两次攻打曾头市,故事背景大约就是宣和二年、宣和三年的“春暖时分”,恰与赵良嗣宣和二年二月使金国时间暗合。而且,这一段秘史还隐藏在鲁达-鲁智深-赵员外-金翠莲的故事中,列位看官不妨细读原著,其中大有隐义。

书中写道,梁山泊第二次攻打曾头市时,这个金国榷场与北宋的青州、凌州有相互救援的关系,关胜打下凌州,曾头市扬言要为凌州报仇。而曾头市遭遇攻击,青州、凌州便要发兵救援。曾头市写明了是金国人在北宋境内的榷场,北宋官府与之关系密切,相约夹攻敌人,难道不是宋金海上之盟的隐喻吗?

宋江起初之所以不愿带兵去打曾头市,是因为这个时期此处是一个私人集市,与官府没有密切关系,仍然可以通过地下黑市交易马匹,梁山战马还可“走私”入境。同样,象征北地战马的照夜玉狮子,也是可以通过非战争手段解决。

中原地区与北地少数民族作战,一直为马匹所困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鹤唳华亭》,就有这样的情节,中书令李伯舟因私藏战马而被“赤三族”。

北宋时期,北地边境榷场对马匹严加空管,以限制北宋的国防力量。宋真宗时,便设置“群牧司”,以满足军队战马需求。王安石变法,出台《保马法》,不仅对马匹进行严格管理,还把养马任务推向民间。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2)


《水浒传》真实的反映了这段历史,宋江接任晁盖,做临时寨主时,便以杨林、石勇、段景住三人为头,专往北地购买马匹,以扩充梁山军事实力。梁山不断对外作战,反抗朝廷清剿,马匹消耗使得宋江日夜忧惧。见到段景住,知道此人乃北地盗马贼,熟悉北地战马情况,心中暗喜。此时,心中便应当开始盘算,如何为梁山的马匹找到一个稳定的来源。

段景住的适时出现,让宋江找到了梁山战马的来源。但是,梁山战马如何通得过照夜玉狮子这道险关(险道神的隐喻),顺利抵达梁山呢?于是,施耐庵以“照夜玉狮子”象征北地战马,以“玉麒麟”象征解决战马问题的手段,只要制服了照夜玉狮子,就等于打通了北地战马通道,便“何怕官军缉捕,和愁兵马来临”了。

曾头市的变化带来的后果,是对北地战马的严厉查禁,梁山买来的二百余匹马匹,便被曾头市缉私队队长险道神郁保四全部没收。这等于断了梁山的生路,不由得宋江不倾力荡平这个金国榷场。曾头市抢夺了照夜玉狮子,送给了教师爷史文恭。此史文恭当为北宋臣民,是金国榷场最可依赖的武力保障。正因为照夜玉狮子成了这个为虎作伥者的坐骑,宋江便绝不放过,誓要活捉此人以荡平曾头市。

这个故事的隐秘,全在照夜玉狮子身上,因而,要找到一匹能够制服它的神驹,才能象征曾头市被彻底荡平。于是,玉麒麟出山了。

施耐庵以“卢俊义活捉史文恭”结束《水浒传》战马故事,其实并不关乎晁盖之死,更不涉及梁山的寨主归属。而是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暗喻一段神秘历史。

然而,施耐庵并不会就此打住,梁山的故事在七十回书之后,仍然要继续进行。而且,踢雪乌骓、照夜玉狮子、玉麒麟依然要追随梁山好汉继续战斗下去,完成“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使命。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3)


《水浒传》名马传奇

上面的文字,分别介绍了踢雪乌骓、照夜玉狮子、玉麒麟,虽然也探寻了施耐庵在这几匹战马背后隐藏的故事和历史。但是,却远远没有触及水泊梁山深层次的故事和主题。

施耐庵作书,基础蓝本是《大宋宣和遗事》,但却参照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宣和遗事》中,梁山的故事讲到了宣和四年。宋江完成梁山聚义后,便与吴加亮商议,“俺三十六员猛将,并已登数;休忘了东岳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还心愿则个。”商量妥当,便择日起程。出发时,宋江在旗帜上题了四句诗: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还乡!

于是,梁山好汉杀出水泊,往东岳烧香还愿。宋江一路行进,不断袭扰州府,朝廷无奈,于宣和三年下旨招降,接旨之人,便是卢俊义恶梦中的张叔夜:

有那元帅姓张名叔夜的,是世代将门之子,前来招诱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惠,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因此三路之寇,悉得平定。后遣宋江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

方腊被平定,是宣和三年秋七月,宋江于这一年的二月被张叔夜招降,《宋史·徽宗本纪》等史料都能佐证《大宋宣和遗事》所讲的宋江事。

那么,灭方腊后,宋江及梁山好汉都去哪儿了呢?《大宋宣和遗事》讲,这伙强人招安后“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也就是大伙各自去到了任所,各做各的官去了。宋江则跟随童贯去征讨方腊,因为军功而被封为节度使。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4)


《大宋宣和遗事》这条记载恐怕有问题,梁山好汉招安后去征方腊大致没错,但却没有被分开。后来,还一并北宋,去攻打辽国。当时,在大名府附近任元城尉的李若水,就曾见到梁山好汉随大军北上,配合金国攻打幽州。

梁山好汉开拔到大名府,因此前“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 ”,所以,盗寇声名远播,引来了士女围观。李若水在《捕盗偶成》中写道:“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梁山好汉军容壮观,人骄马肥,确如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所描写的那样。而书中卢俊义去东岳庙进香避祸,玉麒麟出自河北大名府,似乎都与这些历史记载暗合。

所以,梁山好汉并没有分开,而是一起征方腊、打辽国。

上文提到的宋金海上之盟,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得以兑现。正当童贯率兵征讨方腊时,金兵已经攻破辽国中京,辽主北逃。这年三月,辽国立燕王淳为帝。金人来约夹攻,宋徽宗遂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屯兵于边以应之。

宋江受招安后,追随童贯去征方腊,此时,又随童贯北上,经大名府开拔前线,驻扎在雄州。宣和四年五月(阴历),童贯命种师道等分道进兵,攻打幽州。据《三朝北盟会编》、《梁溪集》等史料记载,在种师道的军中,“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部属前军杨可世,带领敢死队做前部先锋。那么,北宋军队攻打幽州,战况如何呢?

六月己丑,种师道退保雄州,辽人追击至城下。

冬十月己酉,郭药师与高世宣、杨可世等袭燕,萧干以兵入援,战于城中,药师等屡败,皆弃马缒城而出,死伤过半。甲寅,刘延庆自卢沟河烧营夜遁,众军遂溃,萧干追至涿水上乃还。——(《宋史·徽宗本纪》)


北宋军队两战均遭遇辽国反杀,辽兵大胜而追击宋军。这是历史的真实,根本就不是《征四寇》写的那样,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大破辽兵,灭掉了辽国。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5)


北宋无法与辽国作战,宋徽宗便命赵良嗣出使金国,以重金请金国出兵攻打幽州。宣和四年十一月,金兵攻占幽州,辽国皇帝再次北逃。三年后,完颜阿骨打次子斡离不追擒辽主,辽国灭亡。

金兵占据幽州,宋徽宗以重金向金人收购。宣和五年(1123年)四月,金人尽掠职官、富民、金帛、子女而去,留个北宋一座空城。宋徽宗贪天功为己有,在以花石纲堆砌的“万岁山”勒石,以记“复燕”之功,封童贯为广阳郡王。然而,正是这次对辽国的用兵,导致北宋王朝迅速灭亡。

经此一战,金国发现北宋军队实在是不堪一击,休整一年半之后,于宣和七年十一月分兵两路进攻北宋。这两路金兵中,有一路统帅与《水浒传》中人物有关,此人就是照夜玉狮子的主人“金国王子”。

史载,宣和七年(靖康元年)十一月己酉,中山奏金人斡离不、粘罕分两道入攻。 斡离不即完颜宗望,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次子,金国一代名将。金国平定燕京后,完颜宗望奏请向北宋发起进攻,并亲率部队一路南下,在太原一带与北宋军队作战。

据《三朝北盟会编》中说,金兵发起进攻后,北宋立即调兵遣将应战。其中,种师中加河北路制置副使总兵,以援中山河间诸郡。

靖康元年九月,种师中率部由土门下井陉至榆次,与斡离不作战。因为粮草不继,“战士日给豆一勺,皆有饥色。翼日,贼遣重兵迎战。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不战由间道径归。 ”在这场战斗中,种师中兵败殉国,但是,朝廷将领却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了杨志,说他不战而逃。

李纲在《梁溪集》中为杨志辩解:“武节郎杨志昨随种师中先次收复榆次县,大兵旣溃志,不免退师。诸将散逸,志独收集残兵保据平定,屡次立功,杀退敌马,理须激赏 。”后来,杨志升为武德郎(宣和时期,武官共五十阶,武节郎为第三十八阶,武德郎为第三十六阶)。

历史讲到这里,便不需再罗列更多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原来最终要与金国一战。曾头市之役,原来是为此做伏笔的。

回到上面所提到的三匹名马,其中的寓意到此可以完全揭晓了。这是一段悲壮的传奇,隐藏着北宋灭亡的一段秘史,寄托着施耐庵无限悲凉的家国情怀。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6)

玉麒麟、踢雪乌骓、照夜玉狮子的终极隐喻

踢雪乌骓是宋徽宗御赐,北宋终为金国所灭,它干不过照夜玉狮子。

宣和七年十二月庚申,徽宗诏皇太子嗣位,自称曰道君皇帝,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服。泣涕固辞,因得疾。又固辞,不许。辛酉,即皇帝位,御垂拱殿见群臣。——《宋史·徽宗本纪》

在国难当头之际,宋徽宗害怕担负亡国之罪,匆忙传位于宋钦宗。历史便就此翻开新的一页,来到了北宋靖康年间。

至此,北宋王朝也迎来了第九代皇帝。《水浒传》梁山人物九纹龙史进,隐喻的就是北宋历代皇帝。而且,施耐庵在前七十回书中,两次以“二龙”来隐写北宋灭亡,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在五国城坐井观天这段耻辱的历史。

却说完颜宗望一路南下,宋钦宗继位后的一个月,完颜宗望率兵渡过黄河,直逼汴京。宋钦宗正准备委任童贯为汴京留守,御驾亲征之时,宋徽宗却与童贯、蔡攸等人出逃,到镇江复辟。这就是宋江镇江题写反诗,又在九天玄女庙中见到的“二龙相戏”场景的真实写照。

脱脱在《宋史·钦宗本纪》的结束语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帝在东宫,不见失德。及其践阼,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靖康初政,能正王黼、朱勔等罪而窜殛之,故金人闻帝内禅,将有卷甲北旆之意矣。

大举南下的金兵听闻宋徽宗禅位,宋钦宗整饬朝纲的消息,便打算卷甲北归,放弃攻打北宋。但是,因为宋徽宗不甘心帝权,制造国家分裂,金兵再鼓勇气,一路势如破竹杀到汴京。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7)


施耐庵对此应当是深为痛惜,以踢雪乌骓这匹两度被梁山好汉俘获的战马,来隐喻宋徽宗的祸国亡国。

靖康元年十一月,斡完颜宗望挥师猛攻汴京,迅速攻占了京师外围的青城。不久,“京师陷”,宋徽宗与其皇后退居紫禁内城延福宫 。第二天,金人邀请太上皇出郊。迫于金兵压力,宋钦宗说:“上皇惊忧而疾必欲之出,朕当亲往。”于是,钦宗进入青城,随即被金兵扣押。

靖康二年二月,“金人逼上皇召皇后、皇太子入青城。”宋钦宗虽然取代太上皇做了金国的人质,但是,完颜宗望却没有放过宋徽宗,也将他逼进了青城。至此,北宋最后两代皇帝都成了金国的俘虏。

三月,金人挟宋徽宗北行,夏四月庚申朔:

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簿,皇后以下车辂、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库畜积,为之一空。辛酉,北风大起,苦寒。

这一年是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

施耐庵说,踢雪乌骓不是照夜玉狮子的对手,其原主人必然要被金国王子所败,最终的结局就是“二龙戏水”。

但是,施耐庵以梁山好汉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塑造了一匹神驹“玉麒麟”来制服照夜玉狮子。上文说到,梁山好汉参与了抗金战争,以“招安巨寇”杨志为代表的水泊英雄,在“小种经略相公”麾下,与“金国王子”鏖战于太原一带。

曾头市之战应当是梁山好汉抗金的重大伏笔和隆重铺垫,以梁山好汉大获全胜而收兵。假如施耐庵七十回后的故事没有被明王朝腰斩,照夜玉狮子将有可能在战场上与“金国王子”照面。这也是施耐庵的美好愿望,希望有一支强大的北宋军队抵抗金兵的进攻,以“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但是,历史的悲剧就在于它的真实,它的不可逆转。

著书及此,施耐庵宁不仰天长叹乎?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8)


在榆次杀熊岭之战中,北宋饥兵被完颜宗望重兵击败,种师中阵亡。这也是施耐庵故意让史进走错路,来到“小种经略相公”治所渭州城的缘故。鲁达的故事,也是梁山好汉将追随种师中抗金的伏笔。

据《梁溪集》说,杨志从榆次率残部退出战斗,加入京城四壁守御使刘韐部队,继续抗击金兵。关于杨志的结局,2014年发现的《故赠登州防御史杨公墓碣》说:

公受制于渊,不意缘私憾虚坐失利。越明年八月二十二日例置之以法,享年五十有五。

这个杨志,与《三朝北盟会编》中的杨志是一个人,都曾做过武德郎。《水浒传》中的杨志,也与此杨志有相同的杀人犯罪经历。杨志最终被王渊推卸失败责任而冤杀,与《三朝北盟会编》、《梁溪集》的记载相吻合。

施耐庵给杨志的绰号是“青面兽”,实际上是暗合“玉麒麟”的。杨志的结局是因为始终背负“招安巨寇”的恶名,极其不受待见,很容易被嫁祸。

《故赠登州防御史杨公墓碣》中说杨志“越明年八月二十日”被枉杀,“明年”即指公元1117年,正是靖康之难的半年之前。杨志如此结局,也预示着梁山好汉多半殁于靖康之难。

玉麒麟虽然与照夜玉狮子相抗衡,施耐庵以“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的故事,让梁山好汉打赢了一场“宋金战争”。但是,北宋还是灭亡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理想也随之化为泡影。“玉麒麟”也将在这场悲壮的卫国战争中,与梁山好汉一道殉难。

无论是踢雪乌骓,还是玉麒麟,都随着一个朝代的覆灭而悲壮的结束了传奇。


水浒传连环马有多厉害(玉麒麟踢雪乌骓)(19)


读《水浒传》,总能从施耐庵在梁山好汉的豪情中读到几分悲壮、几分悲凉。这是早就终结的历史,施耐庵再妙笔生花,也改变不了历史。梁山好汉悲壮的结局值得寄托几分哀伤,施耐庵的家国情怀更值得《水浒传》爱好者肃然起敬。

(续书《征四寇》荒诞不经,不屑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