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到底死了没?或者还残存着一点风骨,已经无从得知。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爱情被保存在书信和泛黄的照片里;在更早的年代,爱情被保存在口耳相传的故事。而到了信息膨胀的今天,爱情也被爆炸的信息所湮没。有时候,我们根本看不见爱情的样子。它还有早期含蓄和淳朴的样子吗?或者因为张扬和奔放而黯然失色?

曾经爱情是心灵的支柱,所以米兰·昆德拉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在灵魂和肉体之间,我们曾经以心灵为主,而现在我们的心灵已经被物质充满,爱情无疑充满了局限。譬如才子佳人模式,中国古代流传的这类小说,表达了对爱的权利和义务的探讨,对爱本身的尊重。到明清时期,三言两拍则更将爱情世俗化和平民话,讲述了爱情的多种可能性。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现在看来确实有些变味,都在试图突破礼教和传统观念,譬如门户之别、等级之差、甚至财富区分等。而今早已没有了万恶的封建礼教,开放的时代,我们的爱情也变成速食主义的分支,娜拉不再出走,只会离婚复婚和出轨。当青春的情人变成“二奶”叫着另外一个男人“干爹”时,爱情已经如同失了味的盐。

余世存纪录片(黑子读余世存非常道)(1)

非常道 作者: 余世存 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05-5 ISBN: 9787801905758

速食时代的爱情,讲求的是物质,搭讪、泡——其实就是勾引,酒吧里请人喝酒,餐馆里约人吃饭,酒店里叫人开房,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当然,对于我们这些穷酸书生来说,不得不采取远古流传下来的手段告诉姑娘这首诗的美妙,它讲述了白头偕老永不分离朝朝暮暮并非凄凄惨惨戚戚。不信?且让我们看看这则故事。

“有一次,在丹麦,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跟情人玛利亚一起望着星空。布莱希特用一根手指指着天上问道:‘你看见那个W了吗?5颗星组成一个仙后座。从现在开始,它就是我们的形象,赖荼。我们的眼睛将在那里相遇,我们永远在那里。’他们在仙后星座下接吻。布莱希特给玛丽娅写了这样一句话:‘你的爱能给五大洲带来幸福。’”

此文来自余世存《非常道Ⅱ》之《男女第二》章,这是20世纪西方的浪漫泡妞方式,描述了看星空谈诗意及爱情的过程,当然,现在我们也会去看流星雨,数着流星摸着小手算算是钟点房划算还是小旅馆合适。西方的爱情方式,相对来说注重于灵与肉的互衬,有时候个人对爱侣的灵魂和感知大于其他需求,也就是说在追求爱情的时候注重于个人感官感受的表达。这一点,男男女女都不例外。不信再看:

“1908年7月,演员茅德·冈小姐从巴黎给诗人叶芝寄来信笺,说她被一种感觉抓住了。‘昨天晚上我有一个美好的经历,我必须马上知道,这种感觉你是否体会到?怎么体会到的?’她在信中这样写道,‘昨天晚上11点一刻,我穿上了你身体和思想的外衣,渴望来到你的身旁。’叶芝将这封信粘在了笔记本上。”

这是明显的女追男的方式,通过个人对男方的幻想,来试图让男方感同身受。这样的表达方式,在当今也依然存在。比如在百货商店,盯着一条金项链看;如果告诉对方我很喜欢苹果手机的话,让伴侣感受到自己对物质的迫切需要。所以有人说,现在的爱情一点都不浪漫,只会浪费。说到浪费,《非常道Ⅱ》里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余世存纪录片(黑子读余世存非常道)(2)

非常道II 作者: 余世存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1-7 ISBN: 9787508628608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同学罗斯结婚后终生不渝)弗里德曼曾说他的作品无一不经罗斯审阅,更笑言自己成为学术权威后,罗斯是唯一胆敢跟他辩论的人。当弗里德曼病逝后,罗斯说:‘我除了时间,什么都没有了。’”

两人在一起,更多的是为对方投入自己的时间和感情,金钱并不占主要,比金钱更重要的还有精力和工作上的相互扶持。西方注重于个人感受和为对方默默付出的爱情,无疑令人感动。相比较之下,同时代的中国,也不缺乏浪漫的爱情存在,在20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我们也看到中国爱情中的勾引方式。我们看余世存的《非常道》便可知:

“陈璧君有俄国十二月党人之风,她与汪精卫并不认识,当汪精卫决定去刺杀摄政王时,她作为革命党人鼓励汪说:你去干吧,你明天就要去死,我没有旁的送给你。就这样,她跟汪精卫睡了一晚。”

这个段子,倒是中国爱情中的极端,姑且放下陈璧君与汪精卫二人的历史功过不谈,两人在一起时,陈璧君的付出是比较张扬的,以肉体为报,鼓励汪精卫做英雄。相较现在,民国之初的爱情,都比较豪放而直白,有些思想,甚至和当下的思想相近。再看《非常道》中冯玉祥这段感情:

“1923年秋,冯玉祥在任‘陆军检阅使’时,原配夫人刘德淑病逝,有些原来抱独身主义的北京姑娘,放弃了永不嫁人的主张,想成为陆军检阅使夫人。冯玉祥选择的方法很特殊。他采取当面考试的办法以定成否。他问对方:‘你为什么和我结婚?’许多姑娘羞涩地回答说:‘因为你的官儿大,和你结婚,就是官太太。’或是说:‘你是英雄,我爱慕英雄。’这样的回答,冯玉祥将军都是摇头,以表示不可!当马伯援介绍李德全和冯玉祥见面时,问李德全为什么要和他结婚,李德全爽直地说:‘上帝怕你办坏事,派我来监督你!’冯对这一回答,频频点头,认为这个女子不凡,随即奠定了两人结婚的基础。”

这其中面试时很多姑娘的回答,与当今的物质爱情观还是有着继往开来的关系。中国古代近代的爱情,追逐的大多是郎才女貌、达官显贵、英雄主义,这与西方的爱情有着不同。西方爱情的勾引方式,注重于表达自我感受,表达对爱情火花产生的感官把握,大概与天赋人权思想有关,他们会以自我表达包括赠送物件都是蕴含个人内心希望倾慕对象了解自己;在成就爱情后希望上帝来见证。而中国的爱情勾引方式不同,从古代的红叶传情、香灰传情、锦囊寄情、玉镯寄情,虽然都是赠送给对方,期望对方爱上自己,但往往用一些神神道道的方式,硬要弄得仿佛上天注定一样。

所以西方爱情讲求胃口相对、感觉相近,中国爱情讲求缘分到了、上天注定,勾引时所用的技巧虽然大同小异,可造成的效果却是千差万别。归根到底是,国人对自己都不自信,对爱情从来没有一门正规的学问。缺乏理论基础,爱情始终还是恍若空气,所以国人在表达爱情时,借助物体的方式相对较多,因为这样使得爱情有了一种依附。在这点上,西方则有所不同,人们在勾引对象时,通常使用的一招是,爱你想和你在一起生十个八个孩子。简单、明了,比徐志摩等我们所喜欢的诗人明了直白。

但无论中西,爱情中的勾引,都是为了让对象能到手,有雄性动物,就捕捉猎物送给雌性动物,这也是为了为了和雌性动物结合。勾引的方式不一样,但目的却基本相同。当然,这样的表述不一定正确,也有人为了上床下床,也有人为了钱财权欲,似乎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很多时候,爱情成为一种虚空的表达和达到目的的方式,或者是寂寞后的寄托,随处可以抛弃,又时时可以拾来。

当然,以上无论洋玩意还是国产货的勾引技巧,对于像我这样生活平凡、相貌普通、闯荡四方的普通人来说,都不太实用。我只会像海子那样“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你,我关心人类”,因为我还幻想着只想要真爱,而这个时代,真爱这东西,比看到外星人还不容易。而我看到和体会到的爱情,都充满了太多的附加值,而失去了纯净感。

同样,余世存的《非常道》和《非常道Ⅱ》也并非是围绕着风月去八卦,在历史的边角料里,饮食男女只是陪衬。生活的主角,往往少了风花雪月,多了务实进取;少了治乱兴亡,多了突然的死亡、决定和判断。历史充满巧合和可被借鉴,历史也同样充满了不可预料与突如其来,爱情亦如是。

余世存纪录片(黑子读余世存非常道)(3)

时间之书 作者: 余世存 / 老树 出版社: 铁葫芦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7-1 ISBN: 9787505739338

#读书##那些小事叫爱情##阅读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