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1)

清朝作为最靠近现代的朝代,先后一共出了三位有名的皇帝。康熙帝幼年登基,有能力后擒鳌拜,一面加强中央集权,一面休养生息,虽然晚年倦政,但总体来说奠定了清朝兴盛的基础。

雍正经历九子夺嫡后登上大统之位,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改土归流,设立军机处,在他的统治下清朝蓬勃发展,为康乾盛世起了衔接作用。

而乾隆不仅开创了康乾盛世,还是康熙最喜欢的孙子,康熙在第一次见到他时就惊讶地放下杯子。

幸运的皇帝

乾隆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幸运的皇帝,他虽然不是皇后所出,但是出生时哥哥都早夭,实际上兄长只有弘时一人。而他也聪明好学,五岁就过目不忘,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天才。

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2)

身为皇家子孙,虽然享受了优越的生活,有着旁人所不能的权利,但是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尤其是成年皇子,更是在腥风血雨中争夺唯一的帝位,其中的凶险不言而喻。

成王败寇若是胜利了,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若是失败则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雍正就是如此,他从九子夺嫡中走出来,如履薄冰,步步惊心,也因此做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早立储君,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经历这些凶险。

所以乾隆是一个幸运的人,皇室子弟虽多,但是能担当大任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其中能威胁到他的也就是兄长弘时。

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3)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弘时居然因为年少无知,被处罚后直接踢出储君竞争,年仅十三岁的弘历就这样成为雍正心中的储君人选,在雍正即位后直接被立为储君。

而在政治上,乾隆也非常幸运,清朝已经是封建王朝统治末期,很多制度已经不适合当时的发展,西方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改革之路,想要治理国家容易,但是想要把国家治理好难。

可是对于乾隆来说却没有那么难,他前面有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为他铺路,而他自小就被当作储君培养,颇有治国之才,在他的统治期间不仅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统一,经济也得到发展,而他和康熙的统治也被合称为康乾盛世。

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4)

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前半生太过顺风顺水,乾隆的幸运在晚年已经消耗殆尽,他六次下江南虽然是一桩美谈,却浪费了无限人力物力财力,而他后期统治也有些衰败,导致多地起义,而他身上也多了无法洗去的污点。

被器重的皇帝

虽说各朝各代都有短命皇帝,可是乾隆却不和他们同流合污,乾隆可以说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了,不仅如此他还是实际掌权最久皇帝,而他能够这么幸运都源于他和康熙的见面。

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5)

虽然后来乾隆非常受康熙喜欢,但事实上一直到12岁,乾隆都从未见过康熙。这听起来或许不可思议,可是想想康熙的子嗣就有一百多人。

虽然这个数量对我们来说不算多,也就两个班的学生,可是不要忘了康熙是皇帝,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了解这些孩子,如果父亲不受宠,有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他一眼。

而他提起见弘历也是源于一次谈话,在雍正与康熙一次喝酒时,雍正状似无意地提起自己儿子还未见过康熙,这叫康熙来了兴趣,弘历就接着这个契机见到了康熙。

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6)

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就觉得他不是等闲之辈,他年纪虽轻,但是做事有条不紊,行李也分外沉稳,让人揪不出错来,被问起功课时他表现得更加亮眼,从头到尾都一直不落地背下来。

康熙发现了弘历的不同之处,直接把弘历接在身边培养。这对当时还没有即位的雍正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儿子受到父亲赏识,他也有好处。

而弘历也没有辜负这父子二人的期盼,虽然跟在康熙身边的时间短,但是却受益良多,康熙在处理政事时也不避讳他。

可以说乾隆和雍正是相辅相成,雍正因为乾隆受到康熙赏识获得不少好处,而乾隆也因为自己帮父亲在祖父眼前刷好感,从而获得雍正的喜欢也获得了储君之位。

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7)

其实现在想来,康熙第一次见乾隆就惊讶地放下手中的杯子,其实大概也是因为自己后代中出了这么一个人才,有他在清朝的统治也能延续下去,他自然也就喜欢乾隆了。

晚年失职的皇帝

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都没有看错他,在乾隆即位后他统治下的清朝欣欣向荣,经济文化都在发展,而乾隆也不算滥情,对皇后情根深种,子嗣也不似爷爷那么夸张。

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8)

可惜晚年时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乾隆也作出了许多不可理喻的行为,他闭关锁国导致科技落后西方许多年,他的专制也导致百姓乃至官员失去活力,他晚年的统治也导致清朝从此一蹶不振。

而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他重用贪官和珅。关于乾隆的清宫剧很多,比如《还珠格格》,但是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要数《铁齿铜牙纪晓岚》,许多人看剧时都对贪官和珅恨得牙痒痒。

和珅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因其处理了几桩案子非常清廉,所以受到乾隆的喜爱,而且和珅办事能力也很强,只要是交给他的事情,他都办得漂漂亮亮,于是乾隆也愈发宠信和珅。

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9)

晚年时期乾隆愈发奢靡铺张,和珅也就成为他手下最合适的剑,他帮助皇帝背了黑锅,相应的也就愈发肆无忌惮,疯狂受贿,成为一个大贪官。

清朝的衰落虽然是历史的必经之路,但是衰败得那么快离不开和珅,而乾隆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

乾隆这一生比起其他皇室子弟幸运很多,他几乎没有经历残酷的夺位之战,康熙的喜欢也是他的护身符,他这一生的成就也不容置疑。

乾隆几岁见到康熙(康熙初次见到自己12岁的孙子乾隆)(10)

可惜晚年的他失去了理智,奢靡无度,最终间接成为清朝覆灭的推手,正所谓成也乾隆,败也乾隆,历史的车轮终究不会对任何人手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