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流传着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在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俗语的覆盖面很广,其中有很多俗语是和我们的出行有关系,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朔日不出门,望月不回家”,朔日和望日分别指的是哪一天?老祖宗的话有没有道理呢?

古人说的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啥意思(农村俗语朔日不出门)(1)

朔日和望日其实是月相变化对应的日期,朔日对应的是农历每月初一,望日则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在大月时望月可能落在十六)。我们现在所说的农历,其实是将阴历月份作为农历月份,将阳历的年天数定为年份。阴历是根据月相周期变化总结的历法,也就是根据朔望月最确定历月的基础。由于太阳、月亮一直以自西向东的移动方向来转动,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在朔日这一天我们是看不到月亮的,因为此时的月亮应该在太阳的上方或下方,在朔日时则是满月,也就是月影成圆形。

古人说的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啥意思(农村俗语朔日不出门)(2)

在知道了朔日和望日分别指的日期后,我们再来看俗语“朔日不出门,望日不回家”,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每个月的农历初一都不能出门,农历十五都不能回家。在有些地方还有“初一不出门,十五不回家”的说法,这两个说法的意思相同。

古人说的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啥意思(农村俗语朔日不出门)(3)

在农村生活或曾经去过农村的人可能会知道,在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和十五时,很多老人都会在自家的大门两侧烧香,听农村的老人说,之所以在这两个日期要烧香,是因为这两天是人界、冥界和神界三个大门都打开的日子,在这一天很多孤魂夜gui会来到民间作乱,为了防止有脏东西到自己家中来,人们便会在门前两侧烧香来驱赶脏东西。

古人说的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啥意思(农村俗语朔日不出门)(4)

在农村会有“朔日不出门,望日不回家”的说法便是因为这件事情,过去由于交通不畅,即便是在现在看来很近的路程,在过去却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会到达目的地,再加上过去的社会中,男女关系不平等,男人主外,女人主内,所以通常是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小孩。男人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家人很担心男人在出门办事时遇到风险,所以在男人出门时,家人们便会挑选一个良辰吉日,从而祈祷男人在外能够平安归来。人们觉得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是很不吉利的日子,所以不管是出门还是回家,都应该避开这两个日子。

古人说的七不出门八不回家啥意思(农村俗语朔日不出门)(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变得越来越畅通,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出行已经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再加上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改变,人们觉得“朔日不出门,望日不回家”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出行时已经不再像老人那样看日期,而是根据自己的出行计划来安排出行和归来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