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素喜法师(1924-2006年),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生于河南登封,俗名耿栓柱, 1937年8月17日在嵩山少林寺达摩亭拜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三世、雪庭福裕禅师下第二十九代嗣祖沙门、住持大和尚贞绪禅师为师剃度出家,得赐法号素喜,字清心,1941年9月在西安大兴善寺心道法师座下得授三坛大戒,1955年得贞绪禅师嘱咐嗣法传承少林曹洞正宗法脉,为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四世、雪庭福裕下第三十代嗣祖沙门,历任少林寺首座僧、住持大和尚、名誉方丈,2006年圆寂,僧腊六十九,戒腊六十五,法腊五十一,葬入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释字辈24人都是谁(少林家谱序古今)(1)

释素喜大和尚

名驰遐迩的嵩山少林禅寺自中国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创建,至今已经历了1505年的历史。宏观地看,也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1505圈而已。对宇宙来说,它不过是眨眼之间的一瞬,而对人类来说,1505则是一个漫长而又沧桑巨变的历史过程。少林寺也毫不例外地经历了她的兴衰变迁。

中国的隋朝末年,朝廷昏庸,义军四起。少林寺素有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传统,故而,少林寺就成了起义军首领聚会、谋划的聚集处。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就是叙述当时少林寺十三位武僧从危难中救出义军领袖秦王李世民惊心动魄的那段史实。所以,到唐王朝建立后,唐皇李世民为表彰少林寺武僧的功劳,给了少林寺很丰厚的封赏。同时,还解除了少林寺练武僧人的酒肉之戒。

少林寺向以禅、武双修的圣地而著称。寺僧们不但要静坐修禅,还要练武以强身防身。这就使少林寺僧屡屡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唐朝初年,少林寺达到了鼎盛时期。

但是,天下的事,总是张弛相济,有兴有衰。少林寺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经历过“二武灭法”(即:南北朝时,北周的武帝宇文邕和唐朝末年的唐武宗李炎这两个皇帝毁灭佛教的历史)、“二八火厄”(即: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的事)。到了元朝初年,少林寺首座僧福裕大和尚,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等皇帝赞赏,被加封为国师、晋国公、少林寺方丈。后来,又有无言道公、菊庵照公等18位大师受到皇帝的敕封,于是这18位受过皇封的大和尚被尊为师祖。少林寺僧从此便分成了18个家族,也就是少林寺僧众平时所讲的18门僧人,也叫18门头僧。他们又都在少林寺常住院的四周,各立门户,传宗接代。

少林寺僧历来有“师徒如父子”的传统,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少林各门从元朝一直传了下来,各门有各门的家风和产业。到1928年,军阀混战,国内大乱。当时,有个军阀石友三放火烧了少林寺,大火49天不灭。将好端端一个寺院焚烧成一片瓦砾。寺内外的大部分僧人纷纷离散而去,剩下的僧徒才又合户同居常住院内。各门僧徒谁属哪门子孙,外人不知,但僧徒自己却是十分清楚的。

当年,福裕大和尚就曾为少林禅门曹洞宗传宗不乱,特地拟出70个辈号,写成一首诗。后世少林僧徒拜师取法号时要严格遵守,以便传法辈份有序不乱,这70字辈份诀如下:

福慧智子觉。了本原可悟。

周宏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

衷正善喜祥,谨悫渊济度。

雪庭为导师,引汝归元路。

当今,少林寺首座僧,名誉方丈释素喜大师属于“素”字辈,也算现在少林寺辈份最高的僧人了。若从福裕大和尚那一代论起,素喜大师是福裕大和尚的第30代嫡孙。若从释迦牟尼佛祖算起,他应该是第83代法孙了。而凡是释素喜大师的徒弟均是“德”字辈,如:德禅、德根、德虔、德水、德扬等,都是少林禅门曹洞宗第3l代嫡孙,是释迦牟尼佛祖的第84代法孙。

释素喜大师俗名叫耿栓柱,1923年出生于河南省登封县一个贫寒的农家。当时。正值军阀混战,到处是兵匪肆虐,盗贼横行,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耿栓柱因家徒四壁,无以为生,父母无力养活他,又恐遭兵匪杀戮,无奈,他在12岁时,就到少林寺出家当了和尚,拜在当时少林寺监院释贞绪大师门下为徒。释贞绪公是一位文武兼修、德高望重的大和尚,并在寺院担当重任。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曾有一个连的匪兵前来骚扰少林。释贞绪大师率众武僧出寺抵抗,他发武功,一个扫荡腿,威振群匪,匪兵们抱头鼠窜而去。从此,释贞绪大师威名大振。释素喜在他的教导下,习文、练武,佛经纯熟,武功超群,再加上他品行敦厚,心地善良,所以,他在寺内、寺外、国内、国外都赢得了很高的美誉。

几十年过去了,释素喜大师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又经历了内乱……他逃亡过,抗争过,也被捆绑吊打过。他曾多日吃不上饭,靠采野果充饥。种种灾难没有使他倒下,反而使他对佛教哲学有了更深的了悟。解放前,他曾毕业于南京佛学院;解放后,他又上了北京佛学院。他精通佛理,通晓中文、日文。他虽才高八斗,却处处谦虚和善,从不显山露水,从无半点傲慢之态。他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一位大定大慧的觉者。他一生清净,虔诚向佛,不愧为大德高僧。由于他的德行和威望,各地信徒纷纷前往朝拜,拜他为师。无数的企业家、银行家、艺术家,甚至政府官员,为了寻求灵魂的安稳、心灵的清净,探求宇宙的真谛,纷纷不远万里来到少林寺,向释素喜大师顶礼膜拜。在人欲横流,商品化泛滥的繁杂社会上,要寻一个真的清净地、一个真的德道师,找到自己的那个真我,实在是难上加难。对一些功利主义者,沽名钓誉者,即使剃了头、出了家,也未必能修成正果。

文革以后,在世界上再次掀起了少林热,释素喜大师被寺僧拥戴,担任了少林寺住持一职。在他的主持下,曾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的藏经阁,大雄宝殿,钟、鼓二楼等建筑,都已修复一新。现在的少林寺,又以她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里面包含有释素喜大师多少心血呵!

如今,释素喜大师年事已高,加上他半残的身体,作为少林寺的首座僧兼住持的他,已深感力不从心。于是他主动让贤,少林寺方丈一职,他让给年轻和尚去做。现在,他只担任少林寺首座僧,兼名誉方丈,方丈职务则让由第33代年轻和尚释永信担任。释素喜大师无论是人格、品性,都可谓量大容天。他笃信的佛教事业,也可算是功德圆满了。

少林寺释字辈24人都是谁(少林家谱序古今)(2)

少林寺新任方丈释永信于少林寺山门前

人,自呱呱堕地,就开始了苦苦的寻觅,一是寻找自己的社会位置;二是寻找自己另外的那一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待到大梦醒时,又要寻找自己的归宿,灵魂的归宿。此乃人生三大课题,到死方休。

少林禅寺是禅、武双修的寺院,但她毕竟山高路远,人们毕竟不可能每天爬山涉水到寺院去朝拜。

释素喜大师的皈依弟子释德水和国内外少林弟子联手发起,并征得了师父和现任方丈释永信大师的首肯,在城市或在家庭中建立“少林居士林”(详见“少林居士林”章程),以为广大少林居士寻求清净、交流心得创造一个最便利的方法。

阿弥陀佛!(原文刊于《少林与太极》杂志2001年第1期)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