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票房超40亿的《你好,李焕英》。

说实在,总体感觉这部片子拍得有些简单粗糙,叙事手法略显稚嫩,小品痕迹严重,穿越不像穿越,梦境不像梦境,还有人说主演沈腾也只去了片场7天。

但是!

她依然让我和周围观众看得热泪盈眶,依然一路披荆斩棘,让影院座无虚席。

最近,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家“李焕英”的老照片,足可见该片与公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已成为现象级的影视话题。不出意外,这部电影将成为刷新华语女导演票房最高纪录的影片。

凭什么?

这部脱胎于贾玲同名小品的电影,被主创人员注入了巨大的真情实感,这份高能量的流动已经完全掩盖了那些瑕疵,因为没有什么比真实的爱更打动人。

你好李焕英原版的小品高清,李焕英简单粗糙(1)

电影里,贾玲饰演的贾晓玲从小到大很少让妈妈感到骄傲和开心,就在她的人生刚刚有起色的时候,妈妈却突然遭受意外,守在病床前的贾晓玲在恍惚中穿越回了上个世纪80年代,她遇到年轻时的妈妈,决定弥补自己出生后的遗憾——

“当了您这么久的女儿,让妈妈高兴的事一次没做过”。

这个主旋律让我想起小学时音乐课本里教的一首歌《只要妈妈露笑脸》:

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云中太阳放光芒,放呀放光芒。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美丽花儿齐开放,齐呀齐开放。

历经苦难的好妈妈,我们的好妈妈,只要您呀笑一笑,全家喜洋洋。

你好李焕英原版的小品高清,李焕英简单粗糙(2)

小学时的我学到这首歌时,被触发了很大的共鸣,这不就是我和好多同学的家庭写照吗?

妈妈露出笑脸,一家人心情都放松;妈妈绷着个脸,一家人神经都紧张。

妈妈的情绪是家庭氛围的晴雨表,也是“我们是不是一个好孩子”的终极评价。

做让妈妈高兴的事,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咨询客户楠楠因为惊恐症(也称急性焦虑障碍)无法出门,请假在家待了一年多后,超出病假期限,面临被单位辞退的境遇。

她找到我后,经综合评估她的现实条件,我建议她放弃工作,好好做内在疗愈,待一切稳定后重新出发。

她在家中时常与母亲发生矛盾,失去工作的事更让自己备受母亲指责。

“赵老师,我觉得自己很没用,总是不能做让妈妈高兴的事!”

“让妈妈能高兴,是你从小到大的夙愿,对吗?你特别希望能用自己取得的成就让她开心,可是现在你却被失去了工作。”

我说完这些,楠楠已泣不成声。

楠楠的母亲人格发展并不完整,已步入老年的她依然擅长用情绪来操控孩子。

楠楠说,自己最怕看到的是“妈妈阴下来的脸”,这也是导致她惊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好李焕英原版的小品高清,李焕英简单粗糙(3)

每个孩子都非常渴望能用自己取得的成就,让父母满意,脸上有光。

这种动力是如此的原始、巨大而普遍。

在我做咨询师之前,一直以为这背后的原因应该是虚荣、愚孝、边界不清,但当我与一个又一个生命深入碰撞,对人们内心的深井进行深入挖掘之后,我发现这份动力的背后不是简单的盲从,而是有着深沉厚重的——爱。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是孩子生命的来处,无论他们之间发生过多少爱恨纠葛,但彼此之间的一份执着,一种情执,在人性的层面是很难超脱的。

有人把这份执着说成巨婴思维,有人说成集体意识,有人说成全能自恋……

我承认不外乎包含这些成分,但在我眼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爱——

孩子们期待带给他们生命的父母以荣耀,希冀能让这份荣耀使父母的生命更为圆满。

上周咨询的大成是福建一家省级体制内单位的工程师,因面临机构改革,他考虑是否要出来创业,是否先从业销售工作而进行咨询。

他很想放手一搏,但把握不足,担心若失败,对不起母亲。

大成幼年丧父,母亲以女儿身份留在爷爷奶奶家抚养他长大,他是家族里第一个研究生,一直是家族的骄傲,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中年任性”,让母亲失望。

“我的家庭情况,培养出我这样一个孩子不容易。”大成的内心很煎熬。

你好李焕英原版的小品高清,李焕英简单粗糙(4)

在评估完大成的职业要素后,他与销售类工作的匹配度很大。同时,若能在已有深厚技术功底的基础上,对销售工作有所尝试,对他未来创业进行总体管理是很有裨益的。

我对他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培养出一个你不容易,所以你的存在已然是他们的骄傲了。剩下的,你只要成为‘你’就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我让大成看到,他已然最大化了原生家庭能给他的资源,用自己的能量奋力地带领家族来到一个,扩展了家族的认知边界。

这已经很棒了!

于是,大成做了计划,决定用一年时间拿下高工,然后离开现单位。

我们需要知道,无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执多深,爱意多浓,每个人要发展得好,最大化地活出自己的潜能,关键要做到集中发力,最终都只能为自己一个人负责,谁也无法背起另一个人的情绪。

这不是自私不孝,而是给这个家族和世界奉献出最棒的礼物。

希望大成能放下“让妈妈高兴”的执念,轻装上阵,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总有一天,他会看到,这份“做自己”给自己的滋养,才是给母亲最大的荣耀。

你看到了吗?

虽然“让妈妈高兴”是《你好,李焕英》全片最主要的人物动机与剧情线索,片中的包袱和笑点都穿插在贾晓玲为了“让李焕英高兴”而做的所有事中。

你好李焕英原版的小品高清,李焕英简单粗糙(5)

但是,其实到底是谁让谁高兴?

电影的前半段一直在用贾晓玲视角,旁白和行为都表达贾晓玲的情感,也呼应影片开头“反正打我有记忆起,我妈就是一个中年妇女的样子”。

当快结尾处,贾晓玲看着妈妈给她补的裤子,那缝出可爱图案的精湛针法,并不是少女时代李焕英就会的。

贾晓玲恍然大悟,开始边哭边跑向妈妈,那个48岁生命终结时和女儿一起穿越回来的妈妈。

这里也是电影院里抽泣声开始此起彼伏的时刻——妈妈什么都知道,但还是选择让你也高兴。

由此,《你好,李焕英》的情感表达升华到了第二层,引起潮水般的共鸣。

“李焕英”这三个字已经不仅是贾玲的妈妈,她已成为很多很多人妈妈的共同缩影,成为母女、母子情分一场的标志——

我们真的很平凡,没有那么好看,没有那么优秀,没能够成为妈妈的骄傲……

可是,这些一点都不影响我深爱着妈妈,带着全能自恋般的幻想地想让她活得高兴。

你好李焕英原版的小品高清,李焕英简单粗糙(6)

电影里的李焕英看着晓玲撕破自己的结婚证,一定要自己去过另一种没有这个女儿的人生,英子看着撕破了的结婚证,又难受、又无奈地看着晓玲说:“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可以幸福呢?”

同时,妈妈也依然认为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她也在尽其所能地想让我高兴,哪怕方法不对,认知不高,哪怕最后变成了控制,甚至伤害了我们。

但绝大多数时候,这份起源于生命源头的链接里,分明包裹着爱。

一个人要成长到日臻成熟,只有当他学会不再非黑即白,学会整合各种内心的、外在的冲突,学会不要因为有伤害就全盘否认爱在那里,学会爱的时候觉察到自己爱得有限的时候。

只是……

只是,不论贾玲怎样卖力地逗年轻的母亲开心,她都无法留住母亲的生命。无论已经年近中年,功成名就的贾玲如何地不愿接受,“母亲已经离开了她”,这是她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像每一个孩子的母亲绝大多数都有可能先我们而去。

就如余光中在《今生今世》中写道: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你好李焕英原版的小品高清,李焕英简单粗糙(7)

贾晓玲成为李焕英的女儿,“没用得就像一只快乐的小猪羔子”,还没有给母亲带来多少让她高兴的事母亲就离开了。

但贾玲是幸运的,她握有用拍电影这个途径来完成自我疗愈的机会。

那我们普通人呢?

我们或许只拥有和母亲浅薄日常琐碎的互动,终其一生也无法取得辉煌耀眼的成就来荣耀母亲,疗愈自己。

但,我们至少生在这个时代,能通过欣赏这样一部片子来集体共鸣,释放情绪。

何况,别忘了,浅薄往往就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真实深刻!

谢谢贾玲和她的《你好,李焕英》,就是这样让我们在插科打诨的笑声中,拿到我们各自当下需要的领悟。

本文作者:赵忻老师

你好李焕英原版的小品高清,李焕英简单粗糙(8)

火把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师

心理咨询师

高级情感教练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从业经验】

14年省级新闻媒体工作经历,高级主任记者职称。

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见证众多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起承转合,深谙世事规律;常年与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部门打交道,社会阅历丰富,世界观多元,人生观立体,价值观广博。

8年省级政府部门培训授课经验,11次荣获“福建新闻奖”,及其他各类省级新闻业务奖项。

33岁开始转型到咨询行业,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咨询,是女性中年转型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支持者。

【擅长领域】

有丰富的个案咨询和团体教学经验,擅长支持年轻人找到职业方向、中年人职业转型、职场人际困扰、情感及人际关系问题、女性个人成长、中高考前焦虑。

【咨询风格】

聚焦问题迅捷、咨询思路清晰,善于分析问题、促进咨询者深度觉察,走出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