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年货打豆腐(老家的年味二十五)(1)

二十五,打豆腐,在老家农村,过了小年,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忙着打豆腐了。

为什么打豆腐要选在腊月二十五这天呢?古时候物质匮乏,生活水平低,豆腐就成了过年最好的食物了。传说农历二十四“灶王”要上天汇报说人间生活很好,家家都有豆腐吃,玉皇大帝会下到人间查访,看各家各户是不是像“灶王”汇报的那样,于是,大家都不想得罪“灶王”,都在这天打豆腐瞒过玉帝。现在,生活富足了,食物也是丰富充足,但二十五打豆腐的习俗却一代一代传下来,同时,因为豆腐的“腐”和“富”谐音,过年打豆腐,寓意年过得富裕、来年的生活也富裕。豆腐打得好、打得多,预兆来年顺而旺。

腊月二十四,家里打完扬尘,将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清洗干净,就将精心挑选、粒粒饱满的黄豆泡在一个大陶缸里,第二天,黄豆已经吸足了水分,肚皮膨胀,一层脱落的表皮在水中隐隐浮起,与黄豆若即若离,用筲箕滤出黄豆皮,将饱涨的黄豆用清水冲洗干净,就开始磨浆了。

备年货打豆腐(老家的年味二十五)(2)

磨浆要用石磨,石磨是自家的,一对互相咬合的磨石搁在磨架上,一根“T”形推杆一头按在磨轴一头被梁上吊下的绳子挂着,保持平衡,用力一送一拉,石磨便“嘎吱嘎吱”声中转动起来。磨浆需要二个人,一个推磨一个喂磨,而且还要配合默契。推磨是个力气活,即使是数九寒天,穿着单衣薄裳,推不了一会就会大汗淋漓。而喂磨的人也很关键还要讲技巧,每次喂进磨眼的黄豆不能多,只有五六粒。多了就磨不烂。少了两片磨就“焊”着了,推不动了,而且推两转才能给磨眼喂一次黄豆。因此,一斗多的黄豆得磨两三个小时。

黄豆磨好后,就开始“摇浆”也就是过滤。过滤有专门的工具“摇架”,也有自制简单的,用两根扁担绑成“十”字架,将一块纱布四角牢牢系在扁担头上。将磨好的豆浆倒进摇包,上下左右摇动着扁担架,豆浆就流出来,豆渣慢慢变成一团,最后再用力挤压,直到再无豆浆流出。

备年货打豆腐(老家的年味二十五)(3)

过滤出来的豆浆上锅烧。烧开后凉一会,再烧开。烧开后就成了能喝的豆浆。把豆浆舀到空出来的水缸里,将先前烧透捣碎的石膏粉用水溶化,倒进豆浆缸里,叫“点浆”,然后用一根木棒在缸里搅动一下,盖上锅盖。十几分钟后豆浆凝固,面上漂着淡绿的水时,豆浆就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

豆浆成了豆腐脑后,就开始做豆腐了。在屋里摆两条板凳,下面放大木盆接水,板凳上搁一个大竹筐,筐内铺上纱布。将豆腐脑舀进竹筐的纱布里,收拢纱布的四角粘起,盖上锅盖,竹筐下瞬时下起了“倾盆大雨”。热气腾腾的黄汤,落进木盆里。等竹筐渗出的水渐渐少了,在锅盖上加一块大青石,第二天,豆腐就成了。

备年货打豆腐(老家的年味二十五)(4)

豆浆过滤出来的豆渣,是不倒掉的,用来做霉豆渣,也是一道美味。做霉豆渣,先要将豆渣炒熟。炒熟后,做成一个个小球。放到大竹筐里。竹筐底部铺着一层厚厚的稻草。放好后,再盖上一层稻草。然后,将它们放到朝阳房间的床底下。不到一个月,豆渣球都长满了毛,滑腻腻的。拿出一个用刀一切,不散,就算霉好了。然后把它们切成一条条的,放到太阳底下晒,一直晒得干枯干枯。装到布袋里。等到来年开春,拿出来,用腊肉炒着吃,好吃得很。没有腊肉,也可以用青菜煮着吃。

如今,机器代替了手工,打豆腐容易多了,虽然很多家庭已经不再自已打豆腐了,但每到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还会买些豆腐回家,过年餐桌上,豆腐仍然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