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

更难得的是,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落落落,不停遭到贬谪,晚年最远贬到海南,过日子没钱,生了病没药,又穷又压抑,可他却能在这么起伏的生命中活到66岁。

无非是因为他苏东坡乐观呀,热爱生活,钻研养生,一不小心就养成了宋朝第一养生博主。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2)

他有句话说得好:“着力即差”,意思是人生这个事顺其自然就好,他的养生总结起来也就是这四个字。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3)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4)

人间烟火里,顺自然而养

1079年乌台诗案发生后,苏东坡迎来了人生的低谷,自此,就是落落起起落落。一下子从小康落入贫困,衣住行,成了问题;唯独食,不成问题。毕竟,如果连吃都成问题,苏东坡就不是苏东坡了。

他一生就是一场舌尖上的贬谪,跟随百味人间,顺应四时风物,从东坡肉到烤生蚝,成就了一个千古美食家。

养生在食,在博主东坡眼中,一切皆是人间至味,有什么就吃什么。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5)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6)

在黄州时,猪肉便宜,富贵的人不肯吃,贫穷的人不会煮,只有东坡研究了它,“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炖肉如人生,要从容点去等。所以他在困顿时还能淡定地研究炖猪肉,这才有了这留香千年的东坡肉。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7)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8)

苏东坡觉得,健康的饮食要荤素搭配,当然也可能是穷,天天吃肉吃不起。所以他就又开发了一道菜,把萝卜、芥菜、豆粉等混在一起熬成菜羹,取名为东坡羹。还自诩得意道:“大白菜的味道不比羔羊、熊掌差,而且有泥土的香味,蕴含风霜雨露,什么美食佳肴都比不过啊。”

在贬到海南后,蔬菜少,肉更少。而中原人苏东坡却能迅速适应海鲜之美,饱口腹之余,还发明了酒煮生蚝,烤生蚝,烤螃蟹,烤章鱼......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9)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0)

吃完转头跟儿子说:“不要对外宣扬这里海鲜多好吃,不然给京城那帮仔听到,都得和我争着吃。老子在这里快活潇洒,不能给他们知道啊。”

有人说:“苏东坡到哪里都能找到美食,不是他的食缘好,而因为他的旷达。不必只求罕见的山珍美味,也不必工艺繁巧的盛宴。只要乐天达观,什么野菜粗粮都能变成人间至味。”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1)

但他也不是一直胡吃海塞,他也怕尿酸、胆固醇过高,虽然也可能是因为穷,他就冠以养生的名义,写了一个“特别声明”:

“我东坡从今往后,每顿饭绝不超过一杯酒,一种肉;如果家里来客了,菜式可以丰盛三倍,但是不能再多了,只能少。有想请我吃饭的朋友,请提前了解下这个声明。”

他的美食人生,胜在随心所欲。有山珍海味时,懂及时克制;粗茶淡饭时,也不挑。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2)

诗书风月里,向内心而生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因为每次贬谪后,东坡一开始都会努力表现乖一点,不然又被贬得更远。但过段时间,这家伙就释放天性了,吃喝玩乐,弄诗做词,硬是把苟且活出了诗与远方。

这个男人只要一写起诗词来,压根儿没有就贬谪什么事。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3)

《东坡寒夜赋诗图》局部

所以他能够安心地“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能畅游赤壁,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能就着快哉亭,写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旷达。

诗词安放情绪,孤傲时,他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年迈时,他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相思时,他可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顿悟后,则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4)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5)

最终,当他回首往事时,是一种“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

对于酷爱养生的东坡来说,在衣食住行能养生,在诗词里能养生;甚至游山玩水也可以养生。

年近半百时,乌台诗案差点殒命,贬到黄州后,尝尽人间冷暖。那时,赤壁几乎成了东坡在尘世间的安慰。

在那个秋天,他和朋友游览赤壁。当时清风徐徐,江面如镜,东坡举杯痛饮,咏颂着诗歌。从白天一直喝到晚上月亮升起来,在萧声中觥筹交错,至杯盘狼藉,又喝到东方既白。

那一瞬间,苏东坡觉得所遭受的困顿都在这个秋夜里悄然消失,只留下赤壁的清风明月,飘逸与辽阔,幽雅与超脱。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6)

寄情于山水,耽情于诗书,是东坡怡情养生的不二法门,所以他能嬉戏笑骂没有哀伤,任性旷达没有颓废,超然于境遇,飘然于尘心 。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7)

坐行起居时,返璞而归真

苏东坡曾闭关七七四十九天练习打坐,只为排空思绪,做到一无所思,以达到一种极致的简单,思想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东坡被贬谪到海南后,生活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但没有肉,他尝到了海鲜,没有医生,他反而开心:“每次想到京城无数人死于庸医师,我就倍感庆幸。”

对于苏东坡这样的人来说,所谓幸福,在奢华和简朴的生活之间,都是一样的。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8)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19)

梳子何须金银,一把木梳,就能梳出素雅,东坡每天必定梳头,以梳发强身。梳个头,他能写个诗:“羽虫见月争翾翻,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

苏东坡刚刚被贬时的人生态度(一个死性不改的乐天派)(20)

当时就算身处监狱中,东坡都坚持泡脚。贬到海南后,瘴气很重,更是以泡脚养生。泡个脚,东坡也能写首诗:“瓦盎深及膝,时复冷暖投。明灯一爪剪,快若鹰辞鞲。”甚至说道,泡完脚,就再也不想过回以前那种失去自然,装模作样的生活了。

苏东坡曾在给弟弟的信上写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

可见东坡的养生,就是洗尽凡心,返璞归真。

欢迎关注诗书画印笔记,每天发送专业的诗书画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