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有哪些冷知识(在乌兰察布海拔2100米30年如一日)(1)

健康卫视乌兰察布网(通讯员:王桂林)苑如斌同志于一九七七年由内蒙邮电学校毕业分配来七O八台工作至今,已连续在七O八高山发射台工作37年。

七O八台建于一九七O年八月,位于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辉腾锡勒草原的脑包山上,海拔2100公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气候恶劣,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属国家广电系统一类高山艰苦台站。

七O八台现有六部电视发射机,其中大功率发射机四部,分别转播《中一》、《中七》、《内蒙汉语》、《内蒙蒙语》、《乌兰察布综合》和乌兰察布“户户通”地面数字无线多套电视节目。五套调频广播节目分别发射“中国之声”、“内蒙古交通之声”、“区蒙”、“区汉”、“乌兰察布文艺节目”共五套广播节目。无线覆盖乌兰察布大部分旗县市区,加周边的山西、河北、呼市等相邻地区。辐射半径100多公里,覆盖人口300多万。

七O八台同时承担着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呼和浩特数字微波干线传输任务,为呼和浩特地区国家地球站传输多路广播电视节目及其他信息数据等业务。为确保安全优质传输和传播党中央的声音,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苑如斌同志政治信念坚定,思想觉悟高,工作认真勤奋努力,严于律已,善于管理,敢于创新。原则性强,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端正,酷爱广播电视事业。

他在七O八一直从事技术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历任机务值班长、机房主任、技术副台长,一九九六年被任命为台长兼支部书记,2000年被晋升为无线电高级工程师,曾两次参加自治区广播电视技术大奖赛,并一次荣获第一名,为乌兰察布赢得了荣誉,九七年被评为“乌兰察布盟跨世纪中青年科技带头人”,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曾受到原国家广电部的奖励。2010年又荣获国家广电总局技术维护先进个人一等奖,受到上级和自治区的表彰和奖励。历年来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业务技术能手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多年来他以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传输为中心,以一个“广电人”满腔赤诚的心,以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动力,三十余年如一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候在“机器”旁边,成为广播电视的“幕后工作者”,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多年来默无闻,吃苦耐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三十多年来,在这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确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为广大电视观众能够收听收到好广播电视传播好党中央的声音,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

七O八台多年来一贯奉行“立足脑包山,心系300万,为民办电视,再苦也心甘,苦了我一个,乐了千万家”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宣传机器”长期树立为老百姓能够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的工作理念,我们的中心工作就是全面贯彻“两个确保”的精神,以“不间断,高质量,即经济,又安全”的十二字维护总方针为指导。在日常工作中对技术维护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在值、检、维护工作中做到台长不离班,主任不离岗,值机员不离机,这“三不离”。使故障和停播率降到最低程度,在多年的技术维护管理工作中苑如斌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从不脱班脱岗,几乎没有请过假,始终带领着全台干部职工在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下,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奋斗着工作着。

七O八台历年来多次地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多次荣获先进集体和先进台站。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赞扬,近年来,在事业建设和发展方面,在台站环境的改善建设发展方面,均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改观。

历年来他在技术革新改造,节能增效,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及技术队伍人才培养,事业建设发展和台站环境改善改造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部分技改项目曾受到自治区广电厅的表彰。历年来在多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程中,他总是亲自参与工程实施,制定方案,冲在前,干在前,统畴安排,现场指挥,特别是在冬季施工中克服了严冬寒冷等诸多困难,充分发扬“广电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和同志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不叫苦,不叫累,多次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从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受到上级的好评。

七O八台是乌兰察布市委较早命名的精神文明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倍加努力,团结带领全台干部职工,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不畏艰辛困苦,立足高山,艰苦创业,以台为家。以苦为荣,充分发扬“爱岗敬业,守土有责,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广电行业精神,以加快广电事业发展为重点,以加强管理为基础,以创建标准化台站为目标,为广播电视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婧

版权说明:转载须注明来自“健康卫视乌兰察布”,合作与推广请nmgxsw@vip.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