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上网课到底怎么样(猿辅导明知故犯)(1)

2020年4月13日,北京市教委与北京日报客户端合作的“空中课堂”正式上线。上线当天上午11点,数字学校点播课程突破15万次,上午9点左右,同时在线学习人次高达4.7万;歌华有线在线总学习观看人次突破17万。“空中课堂”力求在“非常时期”为同学们免费提供最优质的课堂教学资源和学习指导,对于规范在线教育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在线教育机构的限期整改时间,以及线下逐步复课和“空中课堂”的上线,线上教育培训机构或将迎来“生死”大考。没有教师资格的“老师”讲授的“天价课程”、收费跨度违规、交费容易退费难等问题必将被严厉打击。

虽然教育部等六部门的《意见》中对线上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内容、时长、价格以及师资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疫情期间,在强烈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却让一些在线教育培训机构频频越线,让很多消费者落入教育培训机构编织的美丽消费“陷阱”之中而不知。

“天价”报名费违规又“违情”

虽然目前在线教育培训已成为很多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大部分线上课程价格相较于线下还算便宜,但是动辄上千元的价格,还是让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报名费太贵。尤其是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的线上教学质量还不及线下实体面授,这就更让家长觉得得不偿失,甚至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在线课程价格大约是实体课程价格的一半左右,每节课在100-150元之间。但在“跟谁学”平台上,有一门“2020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提升班”的课程费用竟然高达6500元14节课,仅一节两个小时的课程就要464元左右。也许一些家长会认为高昂的费用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但事实上,这个价格水平对比线下一对一教学模式来说都属于高价行列,因此对于仅仅是线上小班教学的课程来说,这样的在线课程价格堪称“天价”。

猿辅导上网课到底怎么样(猿辅导明知故犯)(2)

“跟谁学”收费页面

北京市某小学学生家长在采访中说道:“给孩子报了某教育机构一年的课程,仅仅这一门学科收费就高达20000元,成本非常高。感觉没有选择的空间,十分被动。”另一位学生家长也表示,虽然能理解疫情期间在线课程涨价,但这种肆意涨价的行为也确实影响了自己对于课程的选择,在线课程的价格范围应该被规范。

收费跨度超越红线 机构漠视明知故犯

针对机构收费频频违规的现象,教育部4月16日再次发布了《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违规提前预收培训费》,其中明确规定:要严格遵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的相关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过拆分合同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培训费一般应于临近培训课程开班前收取,不应过早提前收取。但经实际调查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线上课程没有做到这一点。

例如“猿辅导”中“初三语文春季系统班”系列课程,一次性收费的时间跨度甚至超过了4个月。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我们向客服进行了反馈与咨询。在提出“课程是按课时收费还是培训周期收费”的问题时,客服明确表示这一课程不是按课时收费,需要整体购买。而当展示出教育部有关规定后,客服却又立刻改口,说这边的课程不是连续性的,是按课时收费的。前后矛盾的话语充分表现了该机构漠视教育部相关规定,以及对家长学生们的经济承受能力、课程体验调整便利性的漠不关心和不够人性化。

猿辅导上网课到底怎么样(猿辅导明知故犯)(3)

“猿辅导”课程介绍页面

无独有偶,在“学而思”平台上,我们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比如,“【春】初三数学直播菁英班(北京人教)这一课程”同样收费时长超过了三个月。在与该机构客服进行沟通。提出机构课程收费时间跨度超过了相关规定后,客服却“理直气壮”地表示,平台为响应校外机构不允许提前三个月收费的政策,已经积极做出了调整,该门课程并没有提前收费。然而,教育部最新规定中,并不只限制了机构提前收费的问题,更是对“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客服这番对于政府规定选择性无视的行为,从根本上暴露了该机构明知规定禁止,却又避重就轻、知错故犯的心理。

猿辅导上网课到底怎么样(猿辅导明知故犯)(4)

左图为“学而思”课程介绍页面 右图为“学而思”客服咨询对话页面

把一次性付费跨度拉长的这种行为,虽然增加了机构短时收入,但从另一方面,这是否也反映出了机构对于自身教育水平的不自信?倘若自信,大可以开设多期短时付费课程,如果效果好,学生家长自然会到期续费。一次性长时间跨度的付费课程,不仅大大减少了消费者的主动选择权,还加剧了消费者对于购买内容不满意的程度,甚至造成因退款而导致的经济纠纷。

交钱容易退钱难 课程售后难保证

除了报名费用高昂以外,不少在线教育机构在退费方面也受到了不少家长的抱怨。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中有16.9%的人遇到了“退课退费难”问题。还有很多机构喜欢玩“文字游戏”,购买课程需要充值虚拟币,退款也以虚拟币的形式退还,但要是想把虚拟币提现可就困难了。“之前选择用某机构虚拟币购课,后来因为个人原因申请退款结果只能返还虚拟币,咨询客服也不能退款,现在账户里还有七千多虚拟币不知道怎么用。”北京某高中学生在有关该机构的论坛中写到。

以上情况是否合理合法?北京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戴宏坤律师表示:“消费者把现金充值到在线教育机构上的行为是一种预存行为。即便消费者的钱到了平台之后会发生一些形式上的转换,但消费者仍然享有对财产进行处分或收益的权利。比如,平台可能会把消费者预存的金额冠名为各种币,但这只是一个虚拟的转换,并不影响财产的性质。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账户中充值的资金所有权仍属于消费者自己,平台不得利用‘各种币为虚拟币,充值后不得退款、提现’等格式条款对消费者做出不公平的规定。

另据4月16日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报道,哒哒英语消费者杜女士透露,她在哒哒英语不到一年的学习时间里,发现哒哒英语虚假宣传,孩子在上课时频频被放鸽子,导致课堂质量无法保证,退课时却遭遇“霸王条款”。其实,早在2017年11月,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检查总队就以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发布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用语广告等原因,对哒哒英语进行了30万元行政处罚。

教师资质疑点重重 教育质量良莠不齐

在线教育市场的井喷式发展,吸引大批在线教育培训机构涌入,面对求大于供的市场,很多在线教育培训机构为了快速发展,对招聘教师方面降低了门槛,导致入职教师鱼龙混杂。很多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也以教师身份出现在教育培训机构官方网站甚至开讲授课。

对于机构从事授课培训人员资质问题,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意见》中也有明确要求:“从事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在培训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

但经调查发现,很多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讲师介绍重点都落在了“老师”的学历背景以及教学效果上。但对于教师资格证件的说明却只字不提或含糊不清,这种情况在低龄段在线课程上更为明显。

猿辅导上网课到底怎么样(猿辅导明知故犯)(5)

例如在“某某课堂”平台上,“【2020-春】二年级英语精讲班”这一课程的讲师介绍中,教师资质证明上并没有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提供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编号,而是使用“已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这种含糊不清的词语打擦边球。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某些平台上的教师资历中写着“教师资格证考试已通过”“等待证书发放”等,然而教龄却长达3,4年。

应聘某教育平台的求职者小李,在采访中这样说道:“我是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春招打算应聘某教育培训机构的语文科目小学讲师岗位,面试就两轮,第一轮介绍学校背景,然后进行5分钟试讲,第二轮部门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问了一些问题,大概3天后就被通知录取了。”由此可见,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在市场极速扩张带来的利益驱使下,大大降低了应聘教师的门槛,甚至出现了粗招滥招的现象。

在线教育培训行业中的远程外教领域,更是成为了教师资格认证缺失的重灾区。比如,“VIPKID”在线外教平台上,部分外教并没有资格证书的展示,仅仅是在自我介绍里一笔带过的写到“已获得某地区颁发的教师资格证”。

猿辅导上网课到底怎么样(猿辅导明知故犯)(6)

“VIPKID”教师介绍页面

没有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上课严重影响了在线教育的教育水平。“缺乏耐心,25分钟的课程18分钟上完,没有引导只顾自己讲,孩子上完这节课很不开心。”某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在授课后评价中被这样写到。

根据《2019- 2020 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掌门的一对一”拥有近八成的在线 1 对 1 全科辅导类用户份额占比,实现了K12 在线 1 对 1 全科辅导领域的绝对领跑。然而在超高市场份额的背后,“掌门一对一”的教师介绍却依然存在疑点。名牌学校背景、多年教学经验……在铺天盖地经过“美化”的教师介绍中,却并没有看到教师资格证明的身影。

猿辅导上网课到底怎么样(猿辅导明知故犯)(7)

“掌门一对一”官网教师介绍页面

如今,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宣传愈发“标签化”,大部分机构都在竭尽全力地渲染“老师”的“清华、北大、人大、师大、复旦”等名牌大学背景。但需要指出的是,名牌高校毕业不等于具备教师资格,不具备教师资格更不要轻言教书育人,至于教学水平更是不知从何谈起。面对这样的“老师”,家长们真的敢去花重金冒险吗?

针对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种种乱象,戴宏坤律师建议消费者要树立良好的权益保护意识,如果遇到在线教育类的消费权益纠纷,一定要保全有关证据(支付凭证、网络截屏、录音、录像等),并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首先,和机构沟通协商;其次,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最后,通过各类投诉网站、投诉平台、媒体平台进行曝光。

教育部也在近日提醒广大学生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成才观念,了解国家关于校外培训管理的相关政策,理性为孩子选择课后学习方式和内容。提前交费有风险,退费有困难,家长安排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要认真阅读、充分理解培训合同文本内容,不要超期超前交费,保留好合同文本和交费发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在此向广大教育培训机构提议:育人成才是在线教育的首要任务,建立严谨规范的教师审核制度,为芸芸学子提供最优质的教学培训服务是教育机构的根本要求和宗旨,时刻谨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莫要只为眼前的经济利益,让“教育”二字蒙羞,悉心呵护来自家长和学生们的信赖与期待!

编辑:顾昕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