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传》~第197篇

他是皇帝的知交,一生不仕。诗书画印戏曲,玩的风生水起

文/卢秀辉

徐霖(1462-1538),字子仁,号九峰、髯仙,又称徐山人。先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生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后移居金陵。

徐霖是个人物,卓然自傲,如孤松凌雪独立。

徐霖6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跟随哥哥居住在南京。14岁就中了秀才,但是,随即因为被人诬告,又被革去了功名。从此,徐霖绝意举子业,把精力全部放在了书画篆刻和戏曲创作。

琴棋书画样样通的皇帝(他是皇帝的知交)(1)

徐霖是个玩角,没有了功名的羁绊,没有了道统的羁绊,文人的玩,就会如天马行空,自由自在,且雅俗自得。这种性格的人,必定会是朋友遍天下。

徐霖对下层人民的需求比较熟悉,他笔下的《绣襦记》,就是他利用前人素材,结合他对生活的了解,以及对人民心理需求的把握,讲述了唐代妓女李亚仙与郑元和的爱情故事。他对沦落娼门的李亚仙的描画,入木三分。把一个心地纯洁,对情人情深义厚的李亚仙,活脱脱地站在了观赏者面前;把官僚郑儋披着的道貌岸然的画皮,剥得干干净净,揭示了他的残忍无情,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对剧中的角色扬州阿二,做了成功的铨释。而且一改戏剧之风,让阿二说上了扬州话,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此剧是昆曲的主打戏,一直传唱至今。

徐霖在戏剧圈影响很大,戏剧圈因为极大的流动性、极大的与各种人物的互动性,以及与生俱来的江湖习气,使徐霖的影响力空前释放。相对于戏剧圈,文人圈都是酸头巴脑的端着,尤其是小文人。别人比他本事大,他嫉妒;别人不如他,他嘲笑。当面老师声声长,背后废话一大堆。各种阴阳怪气,各种幸灾乐祸,各种小圈子,这是文化人的通病。徐霖得益于江湖习气的戏剧圈,一个叫臧贤的皇家伶人,将徐霖推荐给了明武宗正德皇帝。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个大玩角,纵情享乐,大臣们对皇帝玩物丧志的行为提出了规劝:“皇帝正值英妙之年,本该力学求知,但帝师讲课之际,课业未毕便忽升享乐之思,身为帝王,一念不纯,影响巨大。”而武宗全当作过耳风。早想巡游江南,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江西宁王朱宸濠杀死朝廷命官,率众起兵作乱。朱厚照借口御驾亲征。怕大臣谏止,下旨“再言之,极刑”。群臣也只好随他去了。

琴棋书画样样通的皇帝(他是皇帝的知交)(2)

同年八月二十二日,朱厚照率领大军从北京出发。八月二十六日后,大军走到涿州,却传来了王阳明把不争气的宁王活捉的消息,朱厚照气得跌足不已,但他隐匿捷报,继续南行。十二月一日,武宗抵达扬州府。十二月十八日,明武宗亲自前往妓院,一时妓女身价暴涨。徐霖所填南北词,大有才情,语语入律,句句贯耳,传唱四海,更是乐妓娼家的“流行音乐”,乐妓娼家都很崇拜敬奉他。歌词如此声声入耳,皇帝查问作词者何人?在伶人的牵引下,朱厚照与徐霖两大玩角,胜利会师了。玩角,对正德皇帝朱厚照来说,是昏君误国;对落魄文人徐霖来说,是文人风流自得。位置不同,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了。

徐霖请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他家做客,他精心准备了一桌蔬菜、鲜笋,这对吃惯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朱厚照,很是新奇,也很对味口。两人酒到酣时,除了君臣之义,互相叹服。尤其徐霖所填词曲更为朱厚照欣赏,相见恨晚。武宗朱厚照有一次在他家玩嗨了,看中了他的一把长须,徐霖自号髯翁,可见其须之美。朱厚照将他的长须剪去,作了一尾拂尘,时时拿着,以彰其深情厚谊。

两人经常对饮垂钓,玩的朱厚照一时兴起,留连江南,从正德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离京,到十六年正月才回到北京。正德一直到死,都把徐霖带在左右,作为“传奉官”,以备顾问。“传奉官”是当时人们称呼那些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过程,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很明显,这违反了正常的手续,却只是为了满足皇帝或者后宫中某个妃嫔或宦官的愿望。

武宗赐他一品服,以供穿戴。他则甘为林下人,乐为逍遥游。武宗建立了一个名为“豹房”的玩乐场所,里面是宦官在民间搜集而来的乐户和美女,以及各种罕见的动物植物。豹房一共修建了五年,有房屋二百余间,耗费国库银两二十余万两。可以说,有了这样一个场所,朱厚照玩起来就更加肆无忌惮了。有一年,乾清宫失火,朱厚照在豹房搂着美女,看着火光冲天的寝宫,居然还洋洋得意笑着说:“好大一只烟火。”

琴棋书画样样通的皇帝(他是皇帝的知交)(3)

武宗的豹房里面建有青楼、酒馆、佛寺、戏园,甚至在一个区域还豢养了许多珍禽野兽。

武宗朱厚照在豹房中纸醉金迷,夜夜笙歌,荒淫无度。他是男女通吃,还豢养男宠,男宠和皇帝共同出入豹房,同起同卧。武宗得到徐霖后,多了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法,如鱼得水。徐霖此时五十多岁,长期待在明朝之最的烟花风流地,各种玩法自然层出不穷,叹为观止,武宗如何不入迷?

朱厚照去逝时,首辅杨廷和力主裁撤“传奉官”之类的闲人。对于一个文官政府来说,混杂着一大批出身于军人、僧道、工匠、画士、医官的官员,政府的文化认同性必然产生问题,政府运作中的冲突必然加剧。而传奉官中多数是一些佞幸之人,靠着结交宦官或者行贿的手段取得一官半职,他们的在职也就大大地败坏了吏治。徐霖是聪明之人,未及裁撤,竟拂衣而归江南。又二十年后,才以寿终。

徐霖誓不为官后,以词曲为乐,以书画为伴。他工山水、花卉、松竹、蕉石,皆奕奕有致,极有味道。他与沈周相往还,弘治三年(1490),徐霖专程去苏州拜访沈周,时吴伟在座,吴伟为此作《沈徐二高士行乐图》以纪念。吴伟,明孝宗因画授他锦衣百户,特赐印章:“画状元”。徐霖还精于篆刻,而在书画印中,最讨巧的是治印,能治印标志着饭碗无虞;而书法,民间有“好字不如烂画”;而画,只要能成形,就能哄人,而哄饭吃则不如治印了。在徐霖的诸般技艺中,最靠谱的是治印。

徐霖喜欢藏书,在金陵筑有“快园”,用来收藏宋元版本和其他各类图书。他死后,部分精抄宋椠本,归于毛青城,被他带至四川。后继无人,这是藏书家最大的悲剧。

他还工书法,所书《千字文卷》(分草、楷、篆三幅,现藏故宫博物院)。他的正楷出入于欧阳询、颜真卿之间,擘窠大字学朱晦翁,笔力遒劲,结构端谨,几可乱真。又着力手摹赵孟頫,字形愈发玉润可爱,而笔力则显劲丽苍古。当时被人称为“篆圣”的李东阳和乔宇,见了徐霖的篆书,许为“当代第一”。影响波及彼邦,朝鲜人、日本人,都争相购其墨迹,认为古迹再出。

琴棋书画样样通的皇帝(他是皇帝的知交)(4)

徐霖的篆书,当时就赢得了时贤的佳评。篆书一道,自唐以后,日渐式微,几乎不振。至明以后,书学为赵孟頫所笼罩。加上人主力推“馆阁体”,书学由是倍感艰难。李东阳辈,稍肯作为。艺术一直在那,不言不语,不动不游,等着人才去张扬它、发掘它。徐霖虽为艺如此,绝不张狂。四明人葛浒,侨居南昌,也能篆书,闻徐霖名,往金陵访之。和徐霖语及误从偏傍,徐霖很敬服葛浒,从此,两人相友善。葛浒用笔喜欢烧去笔尖,徐霖对他说:“篆书的奥妙在于藏锋,烧去笔尖则无锋可藏。葛浒没有听他的,所以格调不高。

徐霖的好友顾璘有首评价他的篆书的诗:

篆法久衰绝,中兴有徐翁。

铁笔渍膏泽,屹尔疆蛟龙。

李斯作者圣,后世安与同。

得意且遗象,举世乃归工。

商鼎数识古,孔碑额画丰。

迩来出新制,彷佛传遗风。

惜哉翁已老,无金铸其躬。

洞庭水之大,衡岳山之崇。

安得置其间,大书刻穹窿。

东望乏鹏翼,浩歌意何穷。

徐霖曾作传奇戏曲8种,今仅存《绣襦记》。《绣襦记》是在唐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宋元南戏《李亚仙》、元杂剧《郑元和风雪打瓦罐》、《李亚仙花酒曲江池》及朱有炖杂剧《曲江池》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描写得最为细致完整。

卢秀辉有《赞徐霖》一首,诗云:

年华空自入古刹,

艳词青楼竟演衍。

坠粉飘香享尽情,

君臣犹恨迟见面。

兴如逐浪舠重识,

帘卷排晴鸾分见。

飞云弄晚笼澹月,

玩乐花样广弘愿。

每新空劳几度毕,

载酒梦里买花转。

引得玩兴高,

如雨英纷霰。

春酲飞琼窟,

黛眉锁香堰。

绣襦人性深,

箫声不入殿。

风日笙歌薄心拂,

趁时唤愁旧情现。

琴棋书画样样通的皇帝(他是皇帝的知交)(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