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许多人可能只记得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属于偏冷门历史时间段。其实东汉星光璀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东汉的历史。

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了西汉的皇位,建立新朝。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王莽实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可惜王莽的政策并不得民心,上至贵族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并不领情,新政阻力重重。

公元17年,天下饥荒,南边的民众反叛,称为绿林军。俗话说得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公元18年,北边的樊崇起义,称为赤眉军。北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也反新朝,王莽到处扑火,谁料火越烧越旺。

到了22年,全国大乱,各地纷纷反叛。

乱世出英雄,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即将上场。

刘秀出生南阳,据说出生时有赤光照亮了整个房间,父亲是个小官员。小时候刘秀在长安学习,看到执金吾好生威风,感慨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执金吾官名,阴丽华,东汉时期大美女)

东汉时期的历史归纳整理(冷门不代表黯淡)(1)

虎狼之师

非常之人的刘秀站了出来,率领三千敢死队,冲入敌营斩杀王寻,打败虎狼之师,取得昆阳大捷,起义军节节胜利,于9月到达长安城,同年10月王莽被部下所杀,新朝灭亡。

刘縯因为功高盖主,被李轶朱鲔(wei,三声)设计杀害,刘秀不得不明哲保身,表面痛斥刘縯的罪过,暗地里对着哥哥的令牌独自哭泣。为了打消刘玄的猜忌,刘秀主动请缨去安抚河北各起义部队。

刘秀到了河北,平叛了王朗政权,安定北方后。此时天下形势已成三足鼎立之势,刘玄在长安城醉生梦死;赤眉军樊崇立刘盆子为帝,百万赤眉军自成一派;刘秀在河北也扩充了地盘。公元25年6月,刘秀在千秋亭称帝,建立东汉,史称汉光武帝。

东汉时期的历史归纳整理(冷门不代表黯淡)(2)

三足鼎立

刘秀定称帝后,在洛阳城打败刘玄余部,迁都洛阳。经过10多年的南征北伐,终于消灭了百万赤眉军,统一全国。

刘秀能文能武,为人向来低调宽厚,手下也有邓禹,冯异,耿弇等名将,只是刘秀光芒太甚,遮盖了他们,才造成了貌似东汉无大将这种假象。

与秦朝始皇帝相比,刘秀暴力少,后代继承更顺利;

与汉高祖刘邦相比,刘秀更有军事才干;

与唐太宗李世民相比,刘秀则名正言顺;

与宋太祖赵匡胤相比,刘秀统一了全国;

与明太祖朱元璋相比,刘秀能善待功臣。

天下平定后,刘秀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政治清明,史称光武中兴。

刘秀驾崩后,东汉经历了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的修养生息,史称明章之治,国立逐渐强盛。在汉和帝刘肇亲政期间,东汉国力到达顶峰,又称永元之隆,与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之治相对应。

定远将军班超平定西域,36人入西域,以夷制夷;伏波将军马援马革裹尸定西羌。北面彻底打败了北匈奴,匈奴被迫西迁到欧洲;同时佛教也传入中国,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班固班昭写成《汉书》 ,东汉时期文化科技蓬勃发展。

东汉时期的历史归纳整理(冷门不代表黯淡)(3)

蔡伦

刘肇驾崩后,东汉政权又落到了外戚的手中,从此东汉中后期国力日衰。

在汉朝历史上,外戚是一支相当厉害的力量。皇帝年幼,太后常常专政,权力就落入了外戚的手中,无论是西汉的吕雉吕太后还是王政君王太后,又或者东汉的窦太后,阎太后,梁太后。外戚势力强大,而且外戚势力不仅仅只有一支,太后有一帮外戚,皇后有一帮外戚,有时皇帝的乳娘还有一帮外戚。

皇帝实力被架空,就需要扶持宦官集团,士大夫集团来对抗外戚集团,三派天天斗地主,内耗不断,国力衰退在所难免。

东汉时期的历史归纳整理(冷门不代表黯淡)(4)

三足鼎立

184年,终于爆发了张角黄巾起义,东汉统治受到巨大冲击,汉灵帝刘宏公开买卖公爵,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各地纷纷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此后董卓专权,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乱世开启,东汉名存实亡。

22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刘协,建立魏国,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纵观二百年东汉史,前期四帝勤勤勉勉,中后期外戚宦官玩弄政权,未成年皇帝占了大半。帝王无能,内斗不止;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中国从此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

东汉时期的历史归纳整理(冷门不代表黯淡)(5)

魏蜀吴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