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大家好,我是@云端飞翔 ,祝大家天天开心快乐。

19世纪马克.吐温口中的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在海伦.凯勒88年的生涯中,有87年又盲又聋,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更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成为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成就了这个19世纪和拿破仑齐名的盲聋奇人?

马克吐温的经典事例(19世纪有两个奇人)(1)

了解海伦.凯勒,首先从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开始。这本书是海伦.凯勒一生的自传,记录了她自出生以来的喜怒哀乐,和她怎样逐渐认识世界,直到最后拥有整个世界的艰苦过程。然而,我们在海伦.凯勒的字里行间,看不到抱怨,看不到苦难,唯一看到的是海伦.凯勒对这个世界满满的热爱。这是一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表达。

马克吐温的经典事例(19世纪有两个奇人)(2)

许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盲聋人会这么乐观向上?难道她的内心天生强大?不是的。事实上,有一种力量,而且只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一个盲聋人走出黑暗、遇到光明。这就是爱的力量——这个存续于人间的最伟大的情感。

海伦.凯勒是不幸的,小小年纪失去了人类感知世界最重要的视觉和听觉,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重大的打击。然而,海伦.凯勒也是幸运的,她幸运的遇到了疼爱她的父母,更幸运的遇到了从小陪伴她、教她识字、说话、甚至学习的安妮.莎莉文老师,以及许多给予她帮助的人。正是她们的无私的爱,让海伦.凯勒感受到了人间最伟大的爱的力量,从而萌发了对生活、对世界的希望。书中海伦.凯勒以深情的笔触对所有给予她帮助的人进行详细的表达。

马克吐温的经典事例(19世纪有两个奇人)(3)

同时,书中还记录了爱她的莎莉文老师,教会她认字,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接触到了知识,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强烈的渴求。全书文字,充满着海伦.凯勒对大自然景色细腻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她去骑马、划船、游泳、划雪橇,甚至独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甚至去“欣赏”歌剧。她完全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

马克吐温的经典事例(19世纪有两个奇人)(4)

海伦.凯勒说:当你为没有一双漂亮的鞋子而哭泣时,你该为你有一双可以穿鞋子的脚而感谢。“有视觉的人,他们的眼睛不久便习惯了周围事物的常规,他们实际上仅仅注意令人惊奇的和壮观的事物。然而,即使他们观看最壮丽的奇观,眼睛都是懒洋洋的。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这篇文章中,海伦.凯勒说,也请读者想象一下,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会怎样使用你的眼睛?你最想让你的目光记录下什么?如果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带着这样的思考去读,你一定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最真切的感触,而这种感触将是你未来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海伦.凯勒的这本自传从20世纪上半叶问世以来就风靡全球,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既是上世纪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推荐给青年的励志经典,也是现在团中央评选的最佳青少年读物。为了让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生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在上面这本书中,还专门加入了名师导读和鉴赏。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上面【去看看】购买,只需要9.9元包邮就可以拥有一本受益一生的好书。#今天看了一本好书#

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大家好,我是@云端飞翔 ,如果大家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