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几次排放升级,国三升国四,国四升国五时间都很统一,大家买车的时候也没有太纠结,最近国五升国六就有点不一样了,因为升级时间不统一。

国家要求的统一升级时间是这样的:

2019年7月1日,燃气车执行国六a阶段排放标准;

2020年7月1日,城市车辆(城市内运营的公交车、环卫车、邮政车)执行国六a阶段排放标准;

2021年1月1日,重型燃气车辆执行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

2021年7月1日,所有车辆执行国六a阶段排放标准;

2023年7月1日,所有车辆执行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

实际情况是很多地区率先实行国六标准,厂家也在提前推出各种国六车型,这下子市场就热闹了,国五、国六都能买到,想买车的人心里开始犯嘀咕,到底是选国五车还是选国六车,现在买国五是不是会很快贬值?

现在买车选国五还是国六?这不是一句话的事,要具体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燃气车和一些提前实施国六的地区就不要纠结了,除了国六没得选。

国五卡车可以升级国六吗(卡车排放又要升级了)(1)

重卡,换车周期短选国五

先来说说最常见的重卡产品。如果,你不需要进城,每隔2-4年就换一次车,那就建议选择国五车。理由如下:

1,国五还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国六a要等到2021年7月1日才实现,距离现在还有21个月时间,差不多两年。实行国六之后肯定不会马上限制国五车,国六之后最少也会给一两年的时间缓冲,等到那个时候就是四五年之后的事了,各位也到换车时间了,那个时候买的国六车就是成熟产品。

国五卡车可以升级国六吗(卡车排放又要升级了)(2)

2,现有国六产品不成熟。总质量3.5吨以上的卡车排放关键零部件最短质保期是5年或16万公里,先到为准。尾气排放的质保期非常短,16万公里只够很多用户跑1-2年时间。而国六现在的技术并不是非常的成熟,故障率肯定要比国五车型高,维修成本也更高,市场上缺少擅长维修的技术人员。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2013年国三升国四的事,售后市场一团糟。

国五卡车可以升级国六吗(卡车排放又要升级了)(3)

3,国六卡车成本高。这个成本包含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两方面。购置成本不用说,国六车肯定要比国五贵,国六重卡大概有1-3万元的价格涨幅。

使用成本主要是因为国六卡车更娇气了,特别是后处理系统对油品的要求非常高,含硫量超过10ppm对后处理系统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会缩短后处理系统的工作寿命,而且添加劣质燃油,厂家可以拒绝保修。高质量柴油的成本和后处理损坏的风险成本都需要咱们自己掏腰包。不止是柴油,尿素也必须使用合格产品,别想着用纯净水或者屏蔽尿素系统,国六对这些监管非常严格。国六发动机对机油的要求也更高,需要CJ、CK这种更高级别的机油,机油的价格要更高。

国五卡车可以升级国六吗(卡车排放又要升级了)(4)

重卡,换车周期长选国六

如果,需要进城或者换车周期比较长,最少用5年才打算换车,那么建议选择国六,理由非常的简单。

1,进城限制小。2020年7月1日,城市车辆(城市内运营的公交车、环卫车、邮政车)执行国六a阶段排放标准,就是明年的事。城市车辆实行国六,那么对进城的卡车肯定都会要求国六排放标准,如果需要进城送货,只有国六才能避免处处受限。

2,抗政策风险能力强。由于换车周期长,最少都要使用5年,现在的政策趋势不敢保证国五车可以舒心的用5年以上,为了避免中途被迫提前换车,一步到位选择国六是最好的。

国五卡车可以升级国六吗(卡车排放又要升级了)(5)

获得以上两个便利的前提条件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准备好迎接各种奇怪的国六故障,准备好多掏钱。

中/轻卡,推荐国六和纯电动

中卡需求做个区分,不做城市配送的,可以参照上面重卡的建议。涉及到进城配送的中/轻卡,还是更推荐购买国六车或者租赁纯电动。

中卡和轻卡要进城配送,肯定要满足当地城市法规要求,现在城市内车辆对环保的要求十分严格,有些城市已经在往城市车辆电动化方向发展,因此购买柴油车的,必须选择国六,抗风险能力更强一些。市场上目前也是销售国六中卡和轻卡产品更多一些,说明这一块市场国六来的会比重卡更快。

国五卡车可以升级国六吗(卡车排放又要升级了)(6)

国五卡车可以升级国六吗(卡车排放又要升级了)(7)

轻卡电动化车型已经很常见了,排放不断升级,专门进城配送的还是考虑考虑纯电动吧,优先考虑租赁,其次是购买,具体哪种更划算要看当地的市场情况。虽然现阶段电动轻卡还有很多的缺点,但是不得不承认,城市里面纯电动路权更大,也不用纠结国六车的后处理故障率高,这相当于“刚出(国六柴油车)虎穴又入(纯电动车)狼窝。”

国五卡车可以升级国六吗(卡车排放又要升级了)(8)

宝马的研发总监 Klaus Frölich之前说过一句话,“没有消费者对纯电动车有真需求,一个也没有,有的只是监管机构的需求,而非消费者的需求。”我想套用到卡车上大概就是:没有消费者对国六车有真需求,一个也没有,有的只是……

图/文:陈接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