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河北省内的11个县区的故事。

石家庄市元氏县以后怎么发展(栾城元氏黄骅市)(1)

刘邦画像

河北省内有11个县因人名而来,这其中包括了沧州的黄骅市、献县、任丘市、吴桥县、孟村回族自治县,石家庄的正定县、元氏县、栾城区和邯郸市的永年区,邢台市的南宫市和内丘县。

石家庄市元氏县以后怎么发展(栾城元氏黄骅市)(2)

献县的名字来自于西汉时期的河间献王刘德,他是汉景帝的儿子,他崇尚儒学喜欢收集整理文献。他死后的谥号为河间献王,后来由此有了献州和献县。任丘的来历据说和西汉晚期的驯海中郎将任丘其人有关,此说见于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不过,任丘其人不见于史书记录,这个说法很可疑。

石家庄市元氏县以后怎么发展(栾城元氏黄骅市)(3)

隋文帝画像

吴桥县和孟村回族自治县是因为移民姓氏而来的县。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年(1162年),朝廷将将陵县县治迁到了吴桥镇,这就有了后来的吴桥县。显然是先有吴桥镇再有的吴桥县。根据《吴桥县志》的资料记录,吴桥县城南原来有吴姓大户居住,城南河边有桥梁,所以这里合称为了吴桥。

石家庄市元氏县以后怎么发展(栾城元氏黄骅市)(4)

雍正皇帝画像

孟村回族自治县境内原本有饶安县,明初有孟氏移民建村,所以有了“孟村”的名字。

元氏县得名于东周时期,当时封赵公子元在此,遂有“元氏”之名。另外,栾城区得名是因为本地曾是栾武子的封地。邢台市的南宫市的得名和孔子的弟子南宫括有关。据说,此地曾是南宫括的居住地,遂有“南宫”的地名。

石家庄市元氏县以后怎么发展(栾城元氏黄骅市)(5)

隋文帝画像

黄骅市原名为黄骅县、新海县。最初是河北省主席宋哲元看到盐山县地域范围过大不好管理遂决定设立了新海县设治局(准县级单位)。后来人民政府为了纪念牺牲在沧州的八路军将领黄骅,所以就有了黄骅县。在改革开放后,各地掀起了县改市的浪潮,黄骅县也就改称为了黄骅市。

此外,河北省内还有几个为了避讳而得名的县区。

石家庄市元氏县以后怎么发展(栾城元氏黄骅市)(6)

黄骅烈士塑像

永年县本名为广年县,隋文帝杨坚立杨广为太子,为了避讳所以就改称为了永年县(永年区)。正定县本名真定县,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县,得名历史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雍正皇帝继位后,为了避皇帝胤禛名讳,就将谐音的“真”改为“正”,这就有了今天的正定县。

另外,内丘县本名中丘县,杨坚继位后为了避开祖父杨忠的名讳就下令将中丘县改名。因县内有山丘,于是人们取这个含义改称为了内丘县。

石家庄市元氏县以后怎么发展(栾城元氏黄骅市)(7)

宋哲元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