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江西印记】曾梓清:为桑梓担当 展清新作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曾梓宪简历 曾梓清为桑梓担当?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曾梓宪简历 曾梓清为桑梓担当

曾梓宪简历 曾梓清为桑梓担当

【改革开放 江西印记】曾梓清:为桑梓担当 展清新作为

客家新闻网 王小林 刘滨

走进信丰县西牛镇曾屋村,映入眼帘的现代化果蔬大棚鳞次栉比,村民们在这个被评为“江西省省级生态村”的村子里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七年前,曾屋村还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缓慢的后进村。如今,该村旧貌换新颜,全村19个村民小组的道路全部硬化且安装了160盏太阳能路灯,480户农户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率先在全县修建了半自动化封闭式垃圾集散点,村集体经济从欠债14万多元到年收入超过40万元,去年还引进了“国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

这些喜人的变化,得益于该村有一个好的“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曾梓清。

强村富民的“带头人”

“曾书记上任前,他的家人是反对他担任村书记的,因为他做生意效益好,而村里却‘一穷二白’。但他毅然决定要回报家乡,带着乡亲们谋发展、求致富。”曾屋村委会主任曾龙龙说。

1998年,曾梓清在曾屋村经营着年产值100多万元的天华山蔬菜专业合作社,日子过得还不错。然而面对村里当时交通落后、没有产业的困境,曾梓清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是曾屋人,不能忘根、忘本和忘恩,而是有义务和责任带领群众一起致富。2005年,村里要修建通村公路,他带头捐款1万元,还协助跑单位、发动乡贤筹集修路款,最终建起了长3.3公里和全县第一条宽达4.5米的通村公路。

通过修路这件事情,当地群众体会到了他的担当和情怀。2011年村“两委”换届时,乡亲们极力推荐他当选曾屋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他自掏腰包10万元,把村部办公楼和为民办事服务场所装修一新,方便了村民办事。

多年在外的闯荡经验和宽阔视野,让曾梓清深知:村里要发展,村民要致富,就一定要有产业支撑。于是,他和村干部商量决定在村里发展产业和打造休闲观光基地。2012年,该村流转了430亩土地种植烟叶,一年内就还了村里的7万元外债,之后又发展蓝莓种植,把村里剩下的债务全部还清。2015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又流转了500亩土地,成立了信丰憨农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 合作社 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种植蓝莓、火龙果、白草莓、小香瓜、甜玉米、供港蔬菜等为主的新型特色产业,还培育了能致富、会致富的能人党员11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同年合作社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此时,曾梓清毫不犹豫把自己在城里的房子拿去抵押贷款,还变卖了车库、店面和车子等私有财产来维持合作社的正常运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合作社生产经营性收入达147万元,纯收入达48万元,80多位村民在合作社实现了就业,月均收入2300元。

靠大联强的“追梦人”

“曾书记这个人有理想、有眼界、有想法、有作为,他经常讲,曾屋村要想发展,就要像书记说的那样,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与曾梓清搭档多年的村干部赖小玲发自内心赞叹道。

早年在发展蔬菜产业时,曾梓清就十分关注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这个蔬菜行业的“翘楚”企业。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要让曾屋村“靠大联强”,引进山东寿光这样的龙头企业。几经周折,曾梓清结识了该集团的高管,并多次邀请他们到曾屋村进行实地考察。

在当地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2017年9月,山东寿光集团正式进驻曾屋村,在憨农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创建了信丰七彩庄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3000亩集设施蔬菜种植、果蔬深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特色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将建成“世界先进、全国领先”的中国南部最大供港蔬菜基地,带动全县打造万亩蔬菜基地,实现把信丰打造成中国南部的“山东寿光”的宏伟目标。这其中,曾梓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山东寿光集团进驻该村后,曾梓清又马不停蹄带领村干部开展土地流转、征收和坟墓搬迁工作。为啃下坟墓搬迁这块“硬骨头”,他率先垂范,从自己家和亲戚家的坟头迁起,一个月内就征收和流转土地1200亩,搬迁坟墓120多座。

短短10个月时间,曾屋村已建成208个蔬菜大棚,共25万平方米。如今的曾屋村有了产业,有了名气,有了人气,为曾屋村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别看曾书记平时干事创业风风火火,完全是一个硬汉形象,但他也有柔情的一面!”该村村民曾风勇说,他就像个“活菩萨”,对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诉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他不仅借了十几万元给村民建房子、发展产业,这几年又为村里修路修桥、发展产业等捐款十几万元。西牛镇设立“奖教助学”基金时,作为该镇教育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的他带头捐资助学2万元,还号召村民和亲朋好友捐款15万元。

该村第一书记王帆介绍说,曾书记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他引领3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实现了连续2年按1200元每人的标准入股分红。让48户贫困户每亩土地每年获得租金400元,并优先保证贫困户承包大棚和就业。目前该村有6个贫困户在基地领种了大棚,16个贫困对象在基地务工,确保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8户59 人实现了稳定就业。

曾梓清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全县最美村支书”“赣州市乡村明星”“江西省劳动模范”“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等,今年当选为省人大代表。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瓶银瓶不如群众的好评。2014年“七一”前夕,该村80岁的老党员郭家荣将其珍藏了58年的一面党旗赠送给了曾梓清,并赞叹说:“曾书记一心为民,我们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曾梓清常说,自己的名字叫“梓清”,就应该人如其名,为曾屋村的桑梓担当,为曾屋村的现在和未来担当,用一身正气和清气展现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