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电影《长津湖》成为关注的焦点。灯塔专业版APP显示,截至10月7日24时,《长津湖》打破中国影史国庆档影片累计票房、中国影史国庆档影片人次等24项纪录。影片中,教会新兵怎么活下来、自己却壮烈牺牲的雷公在生命最后时刻,用颤抖的声音哼起了一首来自故乡山东的歌谣《沂蒙山小调》,无数观众为之泪目。

长津湖为什么多次提到临沂 长津湖中的临沂(1)

来源:灯塔专业版APP、猫眼专业版APP

《长津湖》中让人泪目的

《沂蒙山小调》诞生在这里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一次雄壮而艰苦的战役。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影片中,胡军饰演的雷公,人物原型真实姓名叫雷雎生,七连炮排排长,临沂人。牺牲前,雷公哼唱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就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上白石屋村。

20世纪40年代初,正值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时期,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来扫荡,国民党反动派也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黃沙会与抗日军民对抗。为瓦解敌人、教育群众,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两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以文艺为武器,在费县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白石屋村创作了歌曲《反对黄沙会》,因为采用了当地的花鼓曲调,加之通俗易懂的歌词,这首歌很快就传遍沂蒙山区,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欢迎。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首歌曲几经修改,最终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沂蒙山小调》。

长津湖为什么多次提到临沂 长津湖中的临沂(2)

为纪念《沂蒙山小调》的诞生,铭记抗日战争的历史,费县县委、县政府在村前建立了纪念碑、纪念亭,以启后人,永志不忘。《沂蒙山小调》还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沂蒙山小调》一出,仿佛回到了我的家乡,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下虎峪村,外公经常讲他抗战时候的故事。他总是说,战场上枪林弹雨,他的头部一直有一块炮弹弹片,他的耳朵有一只听不见,但他说,比起战友,他已经是最幸运的人了。”网站上一热门影评写道。

蒙阴老兵讲述真实的长津湖战役

“我以后来的不多了,我90岁了!”“再见了呀,再见吧。”9月30日,“90岁退伍老兵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墓前缅怀战友”的视频感动了全国网友。视频中,老人站得挺直,一边敬礼一边哽咽,令人不禁泪目。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视频中的老人韩寿春还是长津湖战役亲历者,和国庆热映电影《长津湖》中牺牲的张小山、“雷公”一样,是沂蒙山人。

受家乡革命志士的影响,1946年10月,年仅14周岁的韩寿春报名参军,成了鲁中军区医疗队的一员。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寿春所在师编入27军入朝作战。1950年的冬天,是朝鲜50年间最冷的冬天,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地面积雪接近1米深。

“俺那个部队还发了棉衣棉鞋,有很多部队连帽子也没发上,穿着单衣。”韩寿春说,跨过鸭绿江,部队接到的第一个命令是星夜疾行150里,天亮前与美军接火。150里路,还下着雪,地下溜滑极易摔倒,那一晚上韩寿春摔了九十多次。除了忍受严寒,韩寿春和战友们还要面对饥饿,敌机不断袭扰轰炸,给养运不上去,也不敢生火,参战官兵几天喝不上水,吃不上饭。

“白天黑夜都不能做饭,一见亮炮弹就来了,只能把炒的玉米压成面,拉到部队一个人分一两,也没碗,放手里捧着,那个东西很干咽不下去,地上有雪,吃点雪,把这点玉米面咽下去。我第五天打仗吃了一个地豆,还咬不动,都冻成冰了。”韩寿春回忆。

缺吃少喝,睡不好觉,冰天雪地里,志愿军战士们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坚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对韩寿春来说,除了胜利的喜悦和军人的荣誉,还有战争带来的伤痛和难忘的记忆。

“一想起这个战役,我就掉眼泪,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都是二十来岁的小青年啊。”长津湖战役是韩寿春一生中参加过的最艰难的一场战役,战斗惨烈程度远比电影《长津湖》更惨烈,战斗期间,韩寿春在担架队,担负从战场后撤伤员的任务,不断从火线上抬下来的伤员最能体现战斗的惨烈,韩寿春所在担架队的效率,直接关乎伤员的性命安危。在与死亡拼速度的奔跑中,韩寿春和担架队的战友也面临枪弹无情。

《长津湖》爱国情怀

引发沂蒙儿女共鸣

沂蒙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1926年沂蒙就建立了党的组织。以八路军115师挺进沂蒙山区、创建沂蒙革命根据地为标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地处沂蒙腹地的临沂市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和山东解放区的首府所在地,是中共中央华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八路军115师、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等党政军机关驻地,刘少奇、徐向前、陈毅、罗荣桓、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生活过。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血肉相连,生死相依,鱼水情深。为了支援革命战争,沂蒙人民踊跃参军,奋勇参战,全力支前。“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就是当年沂蒙人民拥军支前的真实写照。尤其是沂蒙妇女表现尤为突出,她们送子、送郎参军;缝军衣、做军鞋、碾米磨面烙煎饼;抬担架,救伤员,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护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宁愿饿死自己的亲孙子也要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孟良崮战役中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她们对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至今仍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解放战争期间,沂蒙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20万人参军,120万人次支前参战,6万多人牺牲。可以说,沂蒙大地“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大众网·海报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大众日报、百度百科等)

责编:李洪鹏

审核:孙贵坤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