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今河南省巩义人,祖籍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习诗录:迟日江山丽)(1)

今天复习杜甫的《绝句二首》,原文如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习诗录:迟日江山丽)(2)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的白日,一天比一天长。春日阳光普照,无限江山沐浴着春光,格外秀丽,景色宜人。春风轻轻柔柔,不时送来一阵阵花草的芳香。经过春雨的滋润,泥土变得湿润松软。春燕飞来飞去,忙忙碌碌,来回衔着湿泥,忙着构筑巢穴。在春日的照射下,沙子上很暖和,成双成对的鸳鸯在上面打起瞌睡。

江水蔚蓝,碧波浩荡。碧绿的江水,衬托着水鸟,显得其羽毛更加雪白。重峦叠嶂,郁郁苍苍,绿意盎然。花红似火,在青山的衬托下,像要燃烧似的。今年这个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习诗录:迟日江山丽)(3)

杜甫的《绝句二首》,写于成都草堂,以诗为画,简洁明快,色彩浓艳,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第一首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甫诗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反映了杜甫经过多年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杜甫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第二首是一首抒情小诗,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情景交融,以景寓情,情深意长,言婉意深,独具风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杜甫心中沉重的乡思。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的不同特点:前者充满浪漫意义色彩,想象力丰富,词藻华丽夸张;后者充满现实主义色彩,对景物观察细致入微,描写出来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有如临其境的感觉。二人的诗歌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不愧为“诗圣”和“诗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