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觉得课堂枯燥,于是上课各种开小差。有时和同桌找张废纸画着下五子棋,有时恶搞课本上的插图。把一个个正面人物描化的眉飞色舞,还觉得很好笑。然而比起最近的一条关于课本插图的热搜,自己画的那些顶多是无聊时的无心之作。

唐氏幼儿面容(人教版唐氏患儿)(1)

乍一眼看到热搜词条的时候,心想这又是家长的保护欲过头的行为反映。但当点开相关内容看到图片的一刹那,小编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数学教材的插画整个一早衰症患者的形象,瞬时让我想起了电影《返老还童》里的本杰明巴顿。图片里的小孩子穿着打扮是儿童的样子,但是神态举止却像是老人。一点都没有儿童该有的稚气和朝气,活脱脱一个假人。

唐氏幼儿面容(人教版唐氏患儿)(2)

事情引起了很多关注,数学教材的出版社不得不作出了回应。

人教社课本插画画风诡异,不仅失真还缺乏美感

小学生的世界简单又规矩,世界在他们眼前所呈现的也应该是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毕竟小孩子心智发育还很不成熟,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受影响的时候。所以一切学生接触到的内容都应该是审慎的。

唐氏幼儿面容(人教版唐氏患儿)(3)

然而最近网上出现了很多小学阶段教材课本里的图片,让人大跌眼镜。头大嘴大,眼距过宽,这诡异的画风任谁看了都觉得很另类。哪个小孩会笑得这么格式化啊,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不仅表情安详呆滞,就连手和脸庞都好像被水泡过一样很浮肿。难怪学生家长会有意见了。

唐氏幼儿面容(人教版唐氏患儿)(4)

有不少网友表示这些插图中的人物无论是眼神还是五官都不像是现实中学生的样子。不明真相的群众看到这些评论觉得网友们有点键盘侠上身,太小题大做了。但就在他们仔细看过图片之后,又纷纷倒戈,站到这些了网友们的阵营中去。

更有学生发表心声说这些图片越看越吓人,胆小的同学都不想看书了。天天对着这样的图片确实影响到了学习时的心情和状态。

唐氏幼儿面容(人教版唐氏患儿)(5)

反观从前课本里的人物图片,不仅栩栩如生,还能引发人内心真善美的一面。其实很多学生在拿到课本的第一时间都会翻阅教材里的图片,对他们来说教材就是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看着不同颜色不同人物的图片,就会觉得世界五彩斑斓,充满美好。而现在翻开课本却好像在看鬼片,观感实在很不好。

唐氏幼儿面容(人教版唐氏患儿)(6)

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基于脑海中的印象。如果在看到教材的时候是这种“特殊”的图片,很有可能降低学习兴趣,产生抵触心理。教材插图应该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大众的审美情趣,反映时代新风尚和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而不是这样一种安度晚年的感觉。

人教社表示会修改图片,网友发言引人思考。

据了解设计这版教材插图的设计师毕业与闻名美术界的清华美院,并不是业余的插画师。资历深,经验丰富,绝不是二流画手,经验不纯熟,只会些三脚猫功夫。真是不明白怎么会把活泼可爱的小孩子画成不中不洋的四不像呢?

唐氏幼儿面容(人教版唐氏患儿)(7)

家长也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教材图片的问题。可想而知学生们看了这样的图片,心理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不良影响。

人教社见事态越来越严重,只好找来专业人士商讨,并且对公众作出回应,打算再画插图。

对此图片,评论区里炸开了锅。一位网友说真正恐怖的是这些图片过了这么久才被发现问题。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里边的人物又是吐舌头,又是穿丝袜的,打扮一点都不像一个小朋友。表情画风甚至有些猥琐。更夸张的是有的图片甚至裸露出了男性隐私部位。真不知道这位叫吴勇的插画师是怎么想的?

唐氏幼儿面容(人教版唐氏患儿)(8)

作为小学教育的亲身经历者在看到这样的插画以后深觉毁三观。想当年我们的课本里边的插图都是非常正能量的。有为了民族大义牺牲生命的董存瑞,也有乐于助人,发扬精神的雷锋同志。他们可歌可泣,让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什么是伟大,并被中华民族精神深深震触和感染。

课文《金色的鱼钩》中舍己为人的老班长让人怀念。这样触及灵魂的高尚人格对人产生的是升华情操,完善自我的启发。而对于这种弘扬正面价值观的课文现在已经读不到了。

教育祖国的花朵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对于学生而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应该完全由外界环境所决定。虽然年龄还小,到也要有意识地树立正确的三观。家长和老师更应该通过言传身教指引下一代人,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唐氏幼儿面容(人教版唐氏患儿)(9)

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教育的先锋,出版社在各个方面更应该三思而后行。对于教材内容的审校工作日后要更加到位和仔细。

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要彻底。意识到不足之后,相关单位以后也要引以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