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节课(起始课)案例

高一语文第一课要怎么做(高一语文第一节课)(1)

教学设想:

第一课非常重要,既关系到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定要精心准备,一炮打响,让学生在很高的层面上重新认识语文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此“死心塌地”的爱上语文。这便是语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可以称之为“磨刀课” ,主要是调动学习兴趣,讲明学习意义,介绍学习方法,等等。

教学目的:

1、认识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3、谈语文学习的要求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的名字叫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到中学工作的第@个年了,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在这一学期中能跟大家愉快地相处,同学们能够学好语文。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将来的生命中,你还会不会记得高中的生活,还记不记得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有个我,这很难说,生命是个变数。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岁月,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

这一节课不打算上新课,而是想先跟大家探讨三个问题:

1、什么是语文?

2、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3、如何学习语文?

二、什么是语文

1、语文是什么?(请三位同学来说,要说自己的名字)

语文是什么?是一笔好字,是庞中华;是一张铁嘴,是晏婴;是秦汉明月,是先秦诸子;是历史的见证,是司马迁;是壮美的山河,是李白;是为百姓的同情,是杜甫;是爱国的情怀,是岳飞;是开阔的胸怀,是苏轼;是田园的闲逸,是陶渊明;是对社会的解剖,是曹雪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指物作诗立就;是下笔如有神;是满肚子的名篇佳作。

语(语言,也就是说话)语,语言,说话。像墨子劝说楚王停止攻宋;像孔明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像魏书生演讲妙语连珠;像周总理谈判机智幽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进什么场合发什么言,话一出口如春风拂面,如隆冬的炉火,如炎夏的清泉。

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采) 文,文章,文采。他是比喻迭起的《离骚》;是气势如虹的汉赋;是凝炼隽永的唐诗宋词;是琅琅上口、词彩句丽的散文;是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四大名著。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写是读的运用,读是写的基础。写真事、描真景、抒真情,写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使文章情文并茂。

三、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一)学习的需要

1、因为高考,语文主要考试科目。所以,我们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它。

,所以必须学好语文。

2、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

英语也是语言学科,自然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似乎与语文风马牛不相及了,其实,如果语文基础太差,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非常困难。所以,在所学课目的排名中,语文通常排在第一位!

(二)工作的需要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语文能力。求职,要会写求职信;教师,得会写教案;律师,得会写司法文书;公务员,得会写行政公文、述职报告;记者,得会写新闻稿件;工商管理人员,得会写案例分析、策划书;科学家,得会写观测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语文能力,是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即便是工人、农民也离不开语文,也同样置身于言语活动的罗网之中。如应聘时参加面试、笔试,写工作日记、业务报告等。今天,几乎所有与升学、就业有关的人才选拔,都离不开对语文能力的考察,考察的重点又多是放在写(笔试)和说(口试)上。在语文能力中,写、说能力,即言语表现能力,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三)日常生活的需要

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影响着你的生活。人是社会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一般性的思想、情感、事务上的沟通。如:了解生活常识,须查阅资料;想求职,得翻阅广告;要防止遗忘,得写日记、备忘录;处理事务,须签各种文书;等等。平时有什么要求需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希望与别人分享,这些都需要通过交谈、写信、打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这些都离不开语文

(四)提高自身基本的文化修养,促成精神发展的需要

学习语文可以陶冶你的情操。“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位,使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唐代荆洲长史韩朝宗才华横溢,李白非常钦佩,做文道:“生不羡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有文采的人,往往得到众多红颜的追慕,此不必细表。有文采的妙处,还可从下面的对比中来发现。《还珠格格》中小燕子最常用的句式:我好喜欢好喜欢你哟!除了连用两个好,并无其他的妙处,用于表述爱情的美好徒显苍白和肉麻。紫薇表达感情则是: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这里化用乐府民歌《上邪yé》中的“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陵”指山峰ling),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多么有诗情话意。这都是学好语文的妙处。我到过农村许多学生家里,在春节的时候,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但有一次,我却发现有了不同,贴的是: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怎样,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

学习语文将为你开拓了解历史、人生、社会、世界、文化、艺术、科学等的广阔视野。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在增长知识和学养的同时,也将感受文化和文明的八面来风,汲取人类丰厚的精神财富,成为有内涵、有操守的精神健康的人。言语活动,将促使人与他人、社会、历史之间的对话和融通,这是人类成长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建构过程。

四、如何学习语文

(1)、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区别?

请同学们注意:初高中在教法上的区别——搀着走和领着走(老师上课不可能把一篇课文嚼烂了喂给大家,上个五六节课);学法上的区别——高中更注重自主和习惯(很多初中课内的事情到高中要放在课外自己完成)。我们已经是十五六岁的青年,不再是儿童,应该能够自己走路了。所以,请大家尽快摆脱初中的依赖性。

本学期语文学习的安排:期中之前完成《必修1》,:期中之后完成《必修2》。

(2)、如何学习语文

学习语文没有捷径,但绝对是要讲方法的。方法因人而异,但原则是需遵循的。古人讲:功夫在诗外,很适合现在语文学习的现状。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要从课本中寻找到高考试卷的标准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灵活,不能死板,要以教材为参照,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原指写文章的最佳状态,引用到这里就是指学习语文的感觉,只要有了这种感觉,你的语文水平也就真出来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四方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对语文感兴趣,源于连环画。爱上语文这门课,源于文学作品中那精灵一般的优美语言。你看一个非常复杂的意思,仅用四字就表达得清楚完整形象生动。比如用一个“鞠躬尽瘁”就可以概括温总理一心想着人民利益,从不考虑自身安全,第一时间赶赴汶川地震第一线的光辉形象;同学们非常喜欢一件东西,就可以用“爱不释手”来形容喜欢程度,如果不喜欢,可以用“不屑一顾”表示;说一个女子长得非常美,可以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究竟长得多美,任你想象了。成语的表现力实在太丰富了,一部成语词典简直就是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成语又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对提高作文层次也有很大帮助。所以希望大家每天积累一个成语,这样日积月累,就能集腋成裘。

(二)注重积累。

有了学习兴趣还不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积累。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不积……”,说明了语文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你看《汉语大辞典》,收汉字56000个,《中华成语辞海》收成语36000个,别说包举囊括,就是拎出十分之一,亦非一蹴而就,必须日积月累,方能水滴石穿。所以,建议大家准备一个语文学习摘记本,记录下每次阅读后的心得,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就是一笔财富。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博闻强志,学贯中西,其中一个“秘诀”就是善做读书笔记。

当然,要积累,就要广泛阅读。读什么呢?读教材、读本、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等。本学期我们的阅读任务:

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

读本中的几篇美文

课外名家名篇

优秀刊物〈读者〉〈意林〉〈格言〉等等。

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读者》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多读之外,还要多看,看身边人: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看身外人:弱势群体、强势群体、另类人物等。比如社会福得院,黄包车夫,擦鞋工,残疾人,吸毒者,罪犯等。

语文是一门每人都受用终生的最基础的学科,语文知识并不像我们有些同学所以为的那样,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学到。可以说,跳不出语文课本,跳不出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知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校园里的墙报,街上的招牌,旅游景点里的楹联,报纸上的广告,庙宇里的碑文……都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比如报纸上的广告,其用语既要精练又要引人注目,甚至有时还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所以,广告策划者如果没有较好的语文功底,就难以收到“一语惊人” 而令人“过目难忘”的效果。另外看电视、听广播,开校会,乃至听其他人聊天,也一样可以从中学到不少语文知识。

(三)养成习惯。

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该学的东西学会了。那么,语文学习中,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呢?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很重要的:

1、认真书写的习惯。

虽说电脑已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高考也实行网上阅卷,但网上阅卷对卷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其实要写好一手字并不难,每天抽出5-10分钟的时间临帖(最好是钢笔字帖),临习三年,坚持不懈,那么最终就一定能出手不凡。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对错别字的处理:错一字扣一分。不要以为错别字是改不掉的,其实,只要我们把自己平时作文中的错别字搜集一下,你就会发现,原来常见的错别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也就那么100来个,一天要求自己纠正一个,不用一个学期,就可将常见的错别字消灭掉。同学们,当你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尤其是当上领导后,一出手就出现错别字,那种尴尬,是令人羞愧得无地自容的,还是趁着现在下一番不算“苦”的工夫吧!

2、 经常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必备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3、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报纸杂志常翻阅。

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其中亦不乏语文方面的知识。差不多每份报纸每周都会有文学版,每期都会有不少好诗文。即使是看每天的新闻、通讯,我们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甚至光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我们都能够收益良多。所以,有看报纸杂志习惯的人,其语文基础一定不会差。有哪些报纸、杂志值得我们欣赏呢?报纸有《青年参考》、《中国青年报》、《语文报·高中版》、《作文点评报》;杂志有《读者》(最好是每人都订阅,这是一份品位相当高、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值得同学们订阅、珍藏)、《中学生》、《美文》、《杂文选刊》、《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中学语文(学生版)》、《语文月刊》、《青年文摘》等。

4、写日记、随笔、读后感的习惯。

练笔的题材广泛得很,校园中,家庭里,社会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成为练笔内容;文体也可不限,长短也可随意,每次既可写全篇,也可写片段,还可写“小说连载”式的文学作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读小学时就喜欢把班上的同学写进自己的“文学作品”了,到了高中,他所读的语文课本里,竟然有他自己写的小说!至于大家熟悉的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成名之前,不知有多少篇心血之作被编辑扔进了纸篓!如果没有当初那些“失败之作”,他们能有成名的后来吗?

5、准时完成作业。

6、预习、复习的习惯。

7、认真听好课。课堂上要思考、合作、交流、发言。

8、有感就发的习惯。

五、高中学习的要求

1.准备积累本

积累:字音、字形、成语、文言词语、名句、写作素材……

2.准备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3.重视预习:

熟悉课文、标记疑难点

4.课堂常规: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回答、主动质疑

5.做好整理和小结:

课后小结、单元小结、考试小结

6.认真练笔:

我手写我心,不应付,不抄袭

7.坚持阅读

做好笔记,学以致用。

8.认真练字

字如其人

六、祝愿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有人说:

高一是兴奋期,有动力

高二是倦怠期,需要耐力

高三是冲刺期,有压力

高中三年,希望大家做好拼搏的准备,吃苦的准备.明确目标,奋勇向前!

七、布置作业

预习第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