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前后变化(青春期的变化)(1)

青春这个词最初是指季节中的春季,大家这个年龄段也是人生的春季。李大钊有诗说:一生最好是少年,少年最好是青春。

青春期应该是人生最美妙的时期。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青春期是一个人由童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岁到20岁,10岁到12岁是青春期的初期,小升初阶段的女孩男孩正当这个年龄段;12岁到18岁,青春期的中期,这段时间身体变化最明显;18岁到20岁,身体发育基本成熟。

通常情况下,我们经历了这个时期的发展,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会一天天变得成熟起来,所以我们进入青春期,是值得我们感到快乐的一件事。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期,愉悦接纳身体变化,与身体做朋友。

青春期前后变化(青春期的变化)(2)

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女人来月经是指有规律和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严格来说,伴随着这样的出血,卵巢应该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

正常月经提前2-8天或推后一周都属于正常范围。月经不能和闹钟一样。每个月都准时来。

初潮,又称为初经,是指第一次月经,通常在12-16岁,它代表少女的身体经历青春期的变化,初潮通常在胸部开始发育后两年出现,少女第一次来月经,是青春期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

青春期前后变化(青春期的变化)(3)

●二个一

  每一天阴道每天都要产生一些分泌物,这些分泌物经微生物(霉菌、细菌、病毒)污染,可引起外阴的各种疾病。因此,清洗外阴和更换内裤,应是女性每天晚上都要完成的必修课,这关系到女性生殖健康。遗憾的是,部分人做不到。

女性每个月中最该注意的事情就是经期卫生。

青春期前后变化(青春期的变化)(4)

二、青春期心理变化

青春期指12-18岁。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性。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他有不同的解说,例如:“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在说明被预期的事物时出现的一种内在的自信”。

自我同一性这个词含义非常广泛,包括社会与个人的统合、个人的主体方面与客体方面的统合、自己的历史任务的认识与个人愿望的统合,等等。

虽然,同一性的形成是个终生过程,但这个问题在青春期出现了危机。其原因是:

1、各种本能冲动的高涨助长了青年同一性危机。青年人突然觉得仿佛他们的那些冲动已受自己意志的约束,不再为所欲为了。

2、青春期身体的急剧变化导致了青少年急切地要认识自己。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总是花很多时间对镜左顾右盼,或者耗费不少时间整理自己的仪容。

3、承担社会义务压力的青年急切地想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是否符合他人的心意,并为自己在社会中占有什么地位而苦恼。

青春期前后变化(青春期的变化)(5)

如果青年在这一阶段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淆和消极的同一性。

角色混淆是以不能选择生活角色为特征的,或者只是口头上承担一定的角色,但很快有改变角色。消极的同一性(反向认同) 就是获得为一定的社会文化所不予认可的、令人厌恶的角色。

青年往往痛苦地感到他们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他们感到要做出的决断来得太多太快。为了避免同一性的提前完结,避免过早接纳四分五裂的社会角色,他们有时就进入了一个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

青春期前后变化(青春期的变化)(6)

例如,有些青年人,在做出最后决断之前,暂时离开大学去旅行,或者去经历各种不同的工作。这是青年寻求某种同一性的时期。 随着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青年就具备了忠诚的品质。

忠诚就是:尽管价值体系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仍能效忠发自内心誓言的能力。如果不能成功地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就会在青年人格中留下不确定感。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给男孩女孩心理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表现出许多不平衡的现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我们产生成人感。

青春期前后变化(青春期的变化)(7)

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第1点 是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不平衡。

第2点 心理独立和精神依赖之间的不平衡。

第3点 是心理封闭和开放之间的不平衡。

第4点 是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第5点 就是情感和理智的矛盾。

第6点 成材欲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