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公共政策的推行既要努力保证执行效率,更须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努力提升治理的智慧,不断笃定为民的赤忱,使好政策尽快深入人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策论特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策论特点(吓策其实是下策)

策论特点

作者:李思辉

公共政策的推行既要努力保证执行效率,更须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努力提升治理的智慧,不断笃定为民的赤忱,使好政策尽快深入人心。

时下,各地都在推行高速ETC,河北博野县盛传“未安装ETC的车辆不予年检”,引发争议。当地有关部门随后表示该说法系机动车检测站人员理解有误。(9月2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安装ETC本是一个提高通行效率、省钱省时的好政策,然而一些地方在执行中却出了问题。不装不予年检,不装路桥不免费,不装后果自负……凡此种种,都是一种或明或暗的“威胁”“恐吓”。机动车是否能通过年检,道路交通法有其规定,路桥免费与否也有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定做依据,为了推行一种收费方式,动辄拿不能享受既有的政策和法律权益相威胁,难免给人“一刀切”的霸道观感。

包括推广ETC在内的很多新举措,出发点都是好的,最终也能为公众所接受。然而,往往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往,一些地方为了快马加鞭推进一些政策,常常搞出一些“吓策”。比如,为推行计划生育,喊出“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的口号;为防治秸秆焚烧污染,挂出“哪家地里冒烟,公安把你收监”的标语;为了移风易俗,恐吓清明上坟者:“上坟引发火灾,坟墓一律拆除”;为了威慑不法者,公开宣扬“抓住或打死盗贼有奖”……类似的说法、做法常常令人哭笑不得。

有什么政策不能好好宣讲,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为什么动不动就“出此吓策”?从治理的本质上讲,一切公共治理的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理应有个好态度。从治理效能上讲,现代社会必须按照法律规则办事,否则就很难得到支持,政策制定也好、推行也好,理应更加走心,贴着人心去宣传推进。靠“恐吓”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可能引发抵触情绪,阻碍政策推行,这背后依然是旧的管理思维在作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对应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思维和方式。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从政府包揽向政府负责、社会共同治理转变。说到底,社会治理必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一切接受人民检验”。公共政策的推行既要努力保证执行效率,更须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要让二者达成理想的平衡,必须努力提升治理的智慧,不断笃定为民的赤忱,使好政策尽快深入人心。(李思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