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的国际空间站,中国人从未登上过

提起空间站这个名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了,比起卫星、载人飞船等,空间站最大的作用就是能让宇航员长期在里面从事各种科研活动,最早空间站的概念还只是1869年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科幻文章《用砖搭建的月球》的一个小片段,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可以在太空长期生活的航天器产生了兴趣。

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建立自己的)(1)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上了月球,这无疑让苏联在太空竞赛中狠狠地吃了大败仗,为了挽回超级大国的颜面,苏联开始将目光转向空间站的研发,于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成功升空,不过由于当时的技术问题,空间站虽然成功发射,但上面的3名宇航员在乘坐空间站上的联盟号飞船返回时因意外不幸殉国,之后的两年,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他们的空间,至此,空间站开始走上了航天的大舞台。

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建立自己的)(2)

目前最常提及的还是国际空间站,相较于先前的“礼炮1号”、“和平号”,国际空间站先后由16个国家经过十多年的漫长建设,于2010年全面建成,整个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重达400多吨,成为了当前体积最大、功能最全、科研器材最先进的空间站,可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

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建立自己的)(3)

但是不管国际空间站多先进,参与国家再多,中国自始至终都没有登上过。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曾经对于青年提问“国际空间站是否拒绝过中国的加入”中提到过中国自始至终坚持独立自主的航天路线,从来没有申请过。

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建立自己的)(4)

结合当时的航天领域对中国的封锁,以及后来的“沃尔夫条款”,中国航天人早已坚定了独立自主的路线,正如1949年8月14日毛主席写的那篇《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所表达的那样。

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

中国空间站的源头还要追溯到1992年9月21日,当时我国确立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伟大发展路线。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号),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技术并发射空间实验站(天宫号),第三步建立载人空间站。

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建立自己的)(5)

2011年,我国发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性空间站“天宫一号”,天宫一号作为实验性空间站,全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8506千克,仅有实验舱和资源舱两部分,其设计目的就是完成与神舟号飞船的交会任务,以及载人安全技术和一些空间实验。天宫一号在完成与神舟8号、神舟9号、神舟10号的完美对接后,于2016年失联,在不受控制的两年后安全再入,残骸掉落在太平洋,我国也一跃成为国际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其暴露的问题也为天宫二号积累了经验。

2016年天宫二号成功发射,相对于技术不成熟的天宫一号,它可以算得上真正的实验站。在天宫二号在轨期间,我国进行了4大领域、8个主题、14项的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实验,创造了26天中国航天员最长太空生活记录,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完美对接,为下一步我国空间站的维护和补给打好了根基。

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建立自己的)(6)

“自力更生”,概括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再到辉煌的一路辛酸,我国实现载人航天目标的决心有多大?1992年-2005年我国投入了超过200亿,2005年-2011年我国投入了150亿,目前载人航天项目经费占到了航天总经费的33%,超过了美国的27%

未来在空间站上还会投入多少经费,这都是未知数,国际空间站公开投入高达1551亿美元,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烧钱”的单个项目。

中国空间站别看现在规模小,未来将定调太空话语权

在中国空间站“天和号”升空后,不少细心的网友注意到了天和号的规模,本次升空的只是天和号的“天和核心舱”,天和号的核心舱长达16.6米,直径4.2米,重约22吨,内部加压空间50立方米,比当今的国际空间站的核心舱还要大一些。

未来将会配备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成“T”字形,基本规模可以达到66吨,大概是国际空间站的1/6。虽然整体规模不如国际空间站,但是空间站的价值不单单是用规模去衡量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国的空间站在设计和使用时完全按照当前的综合国情考虑的,够用就可以,以后经济实力更进一步完全可以继续扩建。

什么叫不惜一切代价(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建立自己的)(7)

随着天和号核心舱的部署,未来计划将有一系列的重大航天任务密集执行,来实现天和号空间站的正常运行。

面对中国空间站的加入,隔壁国际空间站的问题可是频发,相继因为老化问题出现了漏气的事故,毕竟国际空间站是设计寿命只到2015年,现在属于超期服役,美国也宣布了预计延长至2028年退役。

也就是说,如果2024年世界首个商业性空间站公理号发射成功了的话,在我们上空,也只有3座空间站运行,中国人,势必将未来太空的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