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得不承认,对于多数社交能力堪忧的国人来说。

开玩笑,算得上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氛围催化剂。

在正常的定义里:

开玩笑是指“用幽默,轻松的方式逗别人,以双方都能接受为宜”。

而在朋友闲聊、家庭聚会、迎新派对之类的非正式社交场合。

一句适当的玩笑,也的确能炒热现场气氛、消解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

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回忆起自己被开玩笑的经历,感受却不一定是愉快的。

愚人节和朋友开什么玩笑比较好(怎么开不起玩笑啊)(1)

开玩笑的界限本就是暧昧不清的。

当然存在那种摆明了就是来羞辱和戏弄人的失败“玩笑”。

但也有的时候,过火的那一方未必是在纯粹地宣泄恶意。

玩笑开得过头,就不免会让另一方感到冒犯。有时,是长辈之间特别流行对孩子们开的中国式玩笑:

“你妈妈不要你了”

“你妈妈更喜欢弟弟”……

说者也许无心,但听者却有意。

有时,则是针对他人外貌、喜好等私人领域的轻佻评价:

“你怎么越来越横向发展了?”

“你的爱豆应该没法靠脸吃饭吧?”……

不是每个人都会介意,但总有人会介意。更让人憋屈的是,很多的确不太礼貌的玩笑,因为“从来如此”、“都是自己人”。

即便当事人明确表现出不满的情绪,仍然会被开玩笑的一方冠以玻璃心的标签一笑置之。

明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想让人触碰的雷区。

02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愚人节。

节期为公历4月1日,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

愚人节其实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

在这一天里,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在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

这些捉弄的性质极少包含实质恶意,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

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

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

愚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源自印度的“诠俚节”。

愚人节和朋友开什么玩笑比较好(怎么开不起玩笑啊)(2)

该节规定,每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节日这天,情侣之间互相愚弄欺骗来娱乐。

另一种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

1582年时,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通用的阳历),以一月一日为一年的开端,改变了过去以四月一日作为新年开端的历法。

但在新历法推行过程中,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仍沿袭旧历,拒绝更新。

他们依旧在四月一日这天互赠礼物,组织庆祝新年的活动。

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于是他们在四月一日这天给顽固派赠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庆祝会。

并把这些受愚弄的人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之鱼”。

因此,在这天的互相愚弄,日久天长便成为了法国流行的一种风俗,也就是如今的愚人节。

03

有一句话是,什么是玩笑?

玩笑是让对方觉得好笑才是玩笑。

而大多数人其实是不知道,他们以为玩笑是谁都能开、什么时候都能开得的事。

其实,玩笑是最体现情商的时候。

我曾经和人探讨过什么是真正有情商的开玩笑?

有分寸,逢场合,这两点做好了,才是玩笑。

而随便跟人开玩笑,真的是特别没教养的行为。

我见过善于开玩笑的人在一顿酒席上进退有度地调节气氛,展现出他的高情商与他平日的人品素养;

我也见过与朋友间开玩笑,抖其不堪,戳其痛处,当朋友生气的时候,就笑着说“我开玩笑的”的人,他丝毫不顾及朋友的面子,最终朋友不堪忍受,慢慢地疏远了他。

开玩笑是相互的,你掌握好开玩笑的尺度,才会更容易收获其他人的好感度。

出言有尺,玩笑有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愚人节和朋友开什么玩笑比较好(怎么开不起玩笑啊)(3)

然而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很多人喜欢打着“开玩笑”的名义,来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和龌蹉的想法。

你若是生气,他反倒还会指责你“不就是开个玩笑吗?

还生气了,真是玩不起。

那样理所当然的语调,好像受欺负的不是你而是他一样。

最后尴尬的只有你自己。

但是,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一句“开玩笑”来搪塞,不是所有人都有义务配合你的为所欲为。

04

其实,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开玩笑的尺度就知道。

情商高的人懂得开玩笑的尺度。

而人品好的人懂得开玩笑的底线。

玩笑开得好,可以活跃气氛、增进感情;玩笑过度了,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甚至摧毁一段关系。

韩寒有一句话:

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闭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应该闭嘴。

每个人都有其脆弱处,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调侃就是不能承受之重。

愚人节和朋友开什么玩笑比较好(怎么开不起玩笑啊)(4)

每个人都有止于口的不堪,你一再提及无异于伤口撒盐。

玩笑是否得当的标准不是由自身界定的,而是取决于他人。

作为成年人,我们说话做事不能不计后果,我们已过了说话做事可以肆无忌惮的年龄了,该学会用脑子去思考。

很多人可能会说因为我与你很熟吖,所以才会和你开这样或那样的玩笑。

但是请注意,正因为我们很熟悉,才要相互理解,相互宽慰,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而不是相互讽刺,相互嫉妒,不然朋友和闺蜜这样温暖人的字眼存在有何意义呢?

凡事过犹不及,玩笑亦是如此。

玩笑若把握好分寸,才能真正博得他人一笑,消弭隔阂。

玩笑若是过度了,就成为伤人的恶语。

愿我们口出之言,如三冬之暖阳,四月之春风,让他人心生舒服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