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四块糖”的教育故事广为人知。如果从奖赏制度的角度分析,会有更多启发。

在四块糖的故事里,陶行知时任小学校长,他在课间看见一个叫王友的学生正在用泥巴丢一个男生。陶行知对其大声喝止,并令王友下课后到校长办公室。

下课后,陶行知赶到办公室,王友已先他而到。陶出其不意地拿出一块糖给王:你很守时,这块糖奖励你。

做错了事,不惩罚先奖励,这是什么道理?我想这是因为陶行知相信教育最重要的是塑造良好的行为。惩罚固然可以消除不良行为,但不能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行为,而奖赏可以。

这块糖的第二个用意是把不良的行为和不良的人做分隔。王友拿泥巴丢同学,这是错误的行为,但不能说王友就是坏同学,陶行知用奖赏提醒他:要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他的行为模式。我们不能指望先把对方贬低到一无是处,然后期待他脱胎换骨。

我想如果我是王友,那天一定是胆战心惊地站在校长室门口,等待一阵疾风骤雨的。但校长非但没有批评我,辱骂我,反而赞赏我按时赴约。我一定会很感动,觉得校长是站在我这边,真心想要帮助我的。同时,我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内疚,希望能弥补过错。

奖赏制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行为遵循一条规则:行为带来好结果,人们就会重复行为;行为带来坏结果,人们就不会重复行为,至少在表面上如此。

奖赏分为外在奖赏和内在奖赏。

外在奖赏与行为本身无关,是行为完成后由外界给予的。

进行外在奖赏时,及时奖赏很重要。因为等到被奖赏的人忘记了因为什么而被奖赏,那么意味着这个奖赏不会强化当初的行为。

内在奖赏属于行为的一部分,在过程中就能获得。内在奖赏可以视为热爱。我热爱做某事的意思是,即使我做某件事不能得到外来奖赏,如收到报酬、取得名声、获得赞扬等,但我仍能享受其中。

内在奖赏有时也会以心流的形式出现。

外在奖赏和内在奖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有两点值得注意,某种行为的内在动机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给予外在奖赏有可能使内在动机减退。

有个故事很经典。有一帮小学生天天在一位老爷爷家窗前嬉戏打闹。老爷爷想阻止他们。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

一天,老爷爷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块钱,笑呵呵地说:明天你们再来我这儿玩。玩好后,继续来零钱。

第二天,小朋友果然如约而至,玩得不亦乐乎。第三天,第四天……如法炮制。直到第七天,老爷爷面露难色:不好意思,明天没有钱给大家了。

结果第二天,老爷爷就获得了清静。

在这个故事中,小朋友一开始是自发去老爷爷家玩耍的。但自从领了钱后,动机发生了转变,自发玩耍变成受到老爷爷的雇佣而玩。老爷爷一旦撤走外在奖赏,小朋友的动机也随之减退了,内心生出了损失的感觉,行动也就难以为继。

这个例子说明,要慎用外在奖赏。外在奖赏更适用于内在动机尚未形成时。

内在奖赏使我们获得内在动机,创造内在动机有三个要素:

1.自主感 2.能力感 3.社会关系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不能自主控制,不能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制定计划,安排时间,设定目标,他会丧失自主感;

如果家长老是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目标永远达不到,他会丧失能力感;

老师,家长只看到孩子的弱点、劣势,和弱点劣势在一起攻击孩子,那么就无法满足孩子与他人联结的渴望。

上面三点导致孩子对学习缺乏内在动机。

孩子游戏成瘾,电子产品使用过度是当代家长共同面临的问题。

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不自觉。但如果使孩子快乐的方式只剩下游戏和电子产品的话,孩子很难自觉起来。毕竟学习和游戏不是等价的筹码。看会儿书和追会儿剧,成年人大都会选后者。

就连大名鼎鼎的学者胡适,也在日记中不断为自己沉溺打牌而追悔莫及。

引导比责骂更有教育价值吗?奖赏教育不是万能的(1)

选自《胡适日记》

所以问题不是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上瘾,而是让孩子获得内在奖赏的事情太单一,太匮乏了。

我们应该协助孩子着手打造多维的快乐系统。让他不仅可以在打游戏时,获得内在奖赏,也可以在阅读、写作、瑜伽、跳舞、听音乐、唱歌、桌游、观察大自然、画画、手工等等活动中获得内在奖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