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有17个儿子,为何偏偏选中生母地位不高的15阿哥?

其实比起老爹雍正来说乾隆的儿子可以说是很多了,但可惜的是比起老爹何爷爷来说,他的儿子大多不太适合继承皇位。乾隆六十年,年纪很大的乾隆只有宣布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太子,乾隆六十一年,乾隆帝禅位即帝位。其后3年的时间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永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乾隆帝死后,开始亲政。

乾隆第几个儿子做了皇帝(历史乾隆有17个儿子)(1)

其实乾隆自己知道嘉庆只是个勉强的守成之君,而他在位期间最大的政绩就是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那么为何乾隆最终选择了嘉庆呢?

乾隆曾经中意过三个儿子:第一个是嫡长子永琏,乾隆登基后,将他秘密立储,没有想到的是,乾隆三年,永琏就因病去世,年仅八岁。乾隆只有册立他为端慧太子,以皇太子之礼下葬。第二个同样是嫡子永琮,他出生后,乾隆决定将他立为储君。然而,永琮两岁的时候就出水痘死了。

乾隆第几个儿子做了皇帝(历史乾隆有17个儿子)(2)

这第三位就是《还珠格格》中的皇五子永琪,也是乾隆最中意的继承人,而且他幼聪慧学,少习马步射,武技颇精。博学多才,娴习满语、汉语、蒙古语,熟谙天文、地理、历算。尤其精于天文算法,所书八线法手卷,至为精密。著有《蕉桐賸稿》传世。

其算法传子绵亿,再传孙奕绘,奕绘著《本形篇》记其梗概。永琪工书善画,尤长于书,与其弟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齐名。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初五日,圆明园九州清晏殿火灾,永琪亲背乾隆逃出火中。三十年(1765)十一月,封和硕荣亲王。深得乾隆钟爱,曾属意其继承大统。永琪封王后即染病不起,四个月后不幸英年早逝,谥号“纯”。

值得注意的是,亲王的册封是在其身前,而不是死后追封。这在乾隆的诸子中,只有三人有这样的殊荣: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封和硕荣亲王)、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封和硕成亲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永琰(封和硕嘉亲王,即嘉庆帝)。而永琪是最早享受这一荣誉的。其他皇子的亲王之位,或是死后追封,或是嘉庆皇帝晋封。

乾隆第几个儿子做了皇帝(历史乾隆有17个儿子)(3)

此外,“荣”字也是一个十分尊贵的字。清史上还有另一位荣亲王,就是顺治帝宠妃董鄂妃(即孝献皇后)所生的皇四子,这位皇子只活了三个月便去世,顺治帝本想追封其为皇太子,但因孝庄皇太后阻拦,只得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由此可见,乾隆封永琪为“荣亲王”,本身就已说明了对他寄寓的厚爱的期望。

另外,乾隆曾说:“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此话是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使马戈尔尼谒见乾隆时,乾隆帝在谈到诸位皇子时提到的。在外国使节面前毫不讳言地指出要传位于荣王,又是在荣王逝世二十多年后,足以表现乾隆对荣王的喜爱和怀念。

乾隆第几个儿子做了皇帝(历史乾隆有17个儿子)(4)

失去最中意的继承人的乾隆,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17个儿子儿子中活下来的只有皇四子永城、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六个儿子了。加上皇四子永城和皇六子永瑢,分别被过继给履亲王允陶和慎郡王允禧,过继了的阿哥,就是失去了继承权。

这样,乾隆就只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四个儿子可供选择了。

八阿哥虽聪明且年长,但是脚部有疾,皇帝不能走路没形象,乾隆把他排除了。十一阿哥是个大书法家,文学造诣不错,然而为人太过吝啬,带着数十万两银子,却领着家人喝粥。让他做皇帝,岂不是全天下喝粥?乾隆把他也排除了。十七阿哥和永琰同为令妃之子,然而立储时他才八岁,而且很不爱学习,任性娇纵,乾隆很不待见他,所以也是被排除的。

所以乾隆只有选15阿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