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中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发电系统宜釆用多级汇流、分散逆变、集中并 网系统;分散逆变后宜就地升压,升压后集电线路回路数及电压等级应经技术经 济比较后确定。

2、1.2光伏发电系统中,同一个逆变器接入的光伏组件串的电压、方阵朝向、安 装倾角应一•致。

3、1.3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的设计电压应高于光伏组件串在当地极端气温下的 最大开路电压,系统中所釆用的设备和材料的最高允许电压应不低于该设计电 压。

4、1.4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配置容量应与光伏方阵的安装容量相匹配,逆变 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功率应不小于其对应的光伏方阵的实际最大直流输出功 率。

5、1.5光伏组件串的最大功率工作电压变化范围应在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电 压范围内。

6、1.6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容量应根据负载所需电能和当地日照条件来确 定。

7、光伏方阵设计应便于光伏组件表面的清洗,当站址所在地的大气环境较 差,组件表面污染较严重,且又无自洁能力时,应设置清洗系统或配置清洗设备。

光伏发电系统维护依据(光伏发电系统的一般规定)(1)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1、光伏发电站按是否接入公共电网可分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独立光伏发 电系统。

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按接入并网点的不同可分为用户侧光伏发电系统和电 网侧光伏发电系统。

3、光伏发电系统按装机容量的大小可分为下列三种系统:

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小于等于IMWp;

中型光伏发电系统:大于IMWp和小于等于30 MWp;

大型光伏发电系统;大于30MWpo

4、光伏发电系统按是否与建筑结合可分为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和地

面光伏发电系统。

主要设备选择

1、光伏组件可分为晶体硅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组件和聚光光伏组件三种类 型。

2、光伏组件可按下列技术条件进行选择:类型、峰值功率、转换效率、温度 系数、组件尺寸和重量、功率辐照度特性等。

3、光伏组件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太阳光谱辐照度

光伏组件工作温度

4、光伏组件的类型可按下列条件选择:

按太阳辐照度、气候特征、场地面积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太阳辐照度较高、直射分量较大的地区宜选用品体硅光伏组件或聚光光 伏组件。

太阳辐照度较低、散射分量较大、环境温度较高的地区宜选用薄膜光伏 组件。

在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宜选用与建筑 结构相协调的光伏组件,并应符合相应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

5、用于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逆变器性能应符合《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 术规定》GB/Z 19964的规定,并具有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连续可调功能。用于 大、中型光伏发电站的逆变器还应具有低电压穿越功能。

6、逆变器可按下列技术条件选择:型式、容量、相数、频率、冷却方式、功 率因数、过载能力、温升、效率、输入输出电压、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保 护和监测功能、通信接口、防护等级等。

7、逆变器应按下列使用环境条件校验: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海拔高度;

地震烈度;

污秽。

8、对于使用在湿热带、工业污秽严重和沿海滩涂地区的逆变器,应考虑潮湿、 污秽及盐雾的影响。

9、对于使用在2000m及以上高原地区的逆变器,应选用高原型(G)产品或 采取降容使用措施。

更多资料可添加18001396871 领取详细资料,备注 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