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1)

闺蜜家的小男生喜欢数学,见到数字就很爱,曾自己把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0位都打出来,兴致勃勃地背。背了两三天,他跑去学校给数学老师秀。年轻的女老师说:背这个有什么用啊?结果小男生立刻就把那张纸扔了,到现在也只能背到小数点后20位。

闺蜜说,当她听说这事,心都碎成片片。

我完全理解这个女朋友的心情:背诵圆周率到千位可能跟小男生两周后的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可能跟小男生今后的幸福人生有关——

因为,将来说不定哪个漂亮又聪慧的妹妹会跟我们一样,觉得能够把π背到一千位去的男生跟弹吉他唱歌的男生同样性感呢!

讲这个故事,是想说,考虑孩子现在做什么的时候,我们需要对他们的未来多一些想象力。

人生的变数太多,可能性无穷。我们看得到摸得着写得出的那些东西,不过是“1”而已,为了最终获得一个幸福圆满的“2”,孩子需要的,一定远远超出书本和课堂。

因此,我们作为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是尽我们所能,多给他们一些探索和尝试的机会,给他们把“基础”弄扎实一点。这里的“基础”,不是每天让他写多少道习题背多少课文,而是生活的基础,感受的基础,各种分数打不出也没有证书可拿的兴趣、能力和体验。这样,当孩子未来面对那些超出我们想象力的※ Ⅲ ∑ ≦ 睑 む的时候,才能厚“基”薄发,像哆啦A梦一样,随时掏出一个神奇道具来,从容应对…

我知道这画面太美,会立刻被吐槽:

幼儿园升小学要考试,小学升中学要考试,初中升高中还有分流,已经在纠结是不是要让孩子悬梁刺股了,你谈的这个“基础”,未免有点虚无缥缈吧…

所以,今天要谈一个绝对接地气的、国外群众普遍使用的、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同时又开发各种其他软能力的方式——

桌游

有许多可以带给孩子额外的收获和技能的方式,比如毕妈一贯迷信的亲子旅行,但如果一定要“接地气”,能够看到立刻的功效和成果从而抚慰我们焦虑的母亲之心的,桌游可以放到首位,因为——

玩游戏直接启发脑智

“哺乳类动物游戏大量出现的时候,正是脑神经细胞急速形成突触联系,以创造在大脑个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密集的神经联系的时期。”

——J. L. Frost,美国儿童和脑科学发展专家

“研究发现,游戏不充分的或很少被抚触的幼儿,他们的大脑比同龄正常儿童的大脑要小20%-30%。”

——贝洛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游戏是成年人能胜任各项工作任务的前兆或先驱。”

——格鲁斯,美国心理学家

(如果你属于虎妈类型,每次看到孩子玩游戏,建议都闭上眼脑补一下此刻你家宝贝脑子里千万个神经元摇曳链接的蓬勃景象,事实证明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心理阴影面积。)

益智游戏效果立竿见影。

比如【大富翁】游戏。

200元开场费(相当于天使基金)拿到手里,是立刻开张买房呢,还是攒点钱买到好一点的地段去获得高一点的资金回报?或者,是安稳坐收小额租金呢还是冒着破产的危险倾囊而尽建起一个大宾馆然后煎熬一圈等着下一轮投资进来?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且不说玩这游戏可以让孩子计算千位数以内加减法的能力提高多少,你觉得他小脑瓜里这番琢磨跟他未来的财务生活会没有关系吗?

再比如,现在正火热的【翻对对】识字游戏,我们家弟弟曾经每天抱着这付牌找家里所有的人轮流玩一圈才会去睡,我总是装着不情不愿的样子,其实心里欢喜得开花,因为他就这么无知无觉地玩着,把为娘我的汉字启蒙工作完成了;更重要的是,这是他自己要去学的(当然他没想到这就是学习)!

我有几件得意之事,包括成功让孩子自学了用筷子、上蹲厕,而这个游戏识字启蒙是经典。

反正,总而言之,游戏益智,爱玩游戏的孩子不会傻。

不过,我更关注的,是益智之外,游戏如何帮助孩子社交发展——

玩游戏让孩子更受欢迎

毕妈曾经帮杂志主持过入园征文,众妈吐槽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入园焦虑问题。其实,解决入园焦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帮你孩子尽快在班上找个好朋友。

抱歉地告诉你一个事实,爹亲娘亲,比不过小伙伴亲。对孩子来说,如果跟父母分别就像天塌了,那么一旦得到伙伴的认可和接纳,尤其是找到好朋友的话,太阳就又照常升起了。

而一个爱玩游戏的孩子,更容易找到朋友,更容易被接纳,更容易受欢迎。

游戏,是幼儿进入社会关系系统的最初基础。就跟前苏联心理学家爱里康宁说的那样:“孩子在游戏中模仿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并把他们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

一个在家中就已经跟爸妈玩游戏千锤百炼了的宝宝,到了幼儿园,更可能组织小伙伴玩游戏,也更可能主动参与其他人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也更懂规矩。

试想一下,一个爱搞破坏不守规则的孩子,跟一个懂协商能谈判、输赢都有风度的孩子,哪个会更受欢迎、更得到小朋友的追捧?——这事儿说大一点,就是Leadership training,未来领袖培养哦。

玩游戏从小培养情商

在那遥远的好地方成都,四川大学南门外,有一间小小的桌游吧,每天晚上,都坐满了年轻的大学生,有男有女,欢声笑语。你觉得这些孩子是在切磋技艺探讨人生吗?当然不是。

几场游戏下来,各个玩家的智商、品性,是不是幽默,是不是能够照顾他人,是不是值得多交往,甚至是不是要一见钟情,就都在里面了。

游戏从来不是单纯的输赢或毁掉你的精勤的嬉。

去年美籍华人警察梁彼得误杀黑人青年被判二级谋杀,轰动美国,引得全美华人上街游行。据说陪审团判定梁彼得有罪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诚实,在关于手枪扳机的问题上撒谎,二是觉得他完全没有同理心,在明知误杀的情况下,第一反应是对同伴说“坏了我的工作一定丢了”,并先给工会而非救护车打电话。

我当时看到这个就替彼得他爸妈吧啦吧啦心凉了。一般来说,在西方社会,一旦陪审团祭出诚实和同情心这两大法宝,梁彼得案基本就是铁板钉钉了。

诸如诚实与同情心这样的品格,本应是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教给他们的东西。不是背着手给孩子来个长篇大论就可以给的,是平日里的言传身教,是一起生活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无形地传递给他的。

赢了你是不是大喊大叫趾高气扬,输了你是不是一蹶不振怨天尤人甚至偷奸耍滑;你是说服还是命令,你会不会帮你的队友;你在什么情况下让步、怎么让步;你怎么在争输赢的过程中让对手心服口服卖了裤子帮你…你的三观、情商、品性、谋略,都可以在游戏中传达给孩子。

玩游戏帮孩子找到合适的伴侣

游戏其实是人的社会交往的缩影。

当一家三口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拜托你和老婆/老公一定要恩爱,一定要彼此尊重和关怀,因为,你们如何彼此对待,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用在未来的生活里。

父母如果在游戏中展现出平等尊重的态度并善于沟通,那么很大可能家里的男生不管今后是找女汉子还是依人小鸟,也会平等尊重地对待她(我们身为女人都知道作为普通人我们会爱这样的男人,愿意与他同甘共苦携手到老);而女生,以后不管嫁入豪门或坐到屌丝的自行车后面,找到的,迟早也会是一个平等尊重地对待她爱护她的男人(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放心了)。

毕妈女汉子一枚,主张男女平等,但不妨碍我喜欢家里男人偶尔让让我,希望两个小男生看在眼里,不是觉得爸爸软弱,而是觉得爸爸对弱者(仅指游戏场合好吧)有同情心。

后来这个同情心在儿子们身上发扬光大,玩大富翁游戏时会多给我200元开场,玩象棋会让到5个子(刚够我可以活得足够长但决不能赢的程度,所以有时我也怀疑,这是关爱?团队合作?或者是阴谋诡计?)。

总而言之,对孩子来说,现阶段游戏可以是智力开发、情商培养,未来可以是社交捷径,撩妹把仔甚至保命的神器…

“大量研究表明,游戏性强的孩子创造性强,他们喜欢探索、不墨守成规、情绪快乐、有自信心和主见。”

——刘焱,北师大教授,学前儿童游戏专家

游戏不是老师和学校会花时间和功夫跟你孩子玩的东西,但你作为亲妈亲爸,却一定要跟他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家庭教育重过学校教育,不是因为父母可能是学霸教得比老师好,而是因为你爱自己的孩子,会花时间花精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让孩子从今天开始玩游戏吧。

推荐几款好玩益智的游戏:

这个清单里的部分游戏在先前的文章里有列出过,为了方便错过先前文章的亲,我这里再贴一次。

《大富翁》(Monopoly)

经典的地产经营游戏。对提高孩子的算数能力有直接效果,在玩的过程中也很能增进亲子了解和沟通——孩子会很快知道家里谁最心软:比如妈妈总是答应跟他们置换房产,结果自己最先破产。问题是每局时间太长,那时我家小儿子每天下午从幼儿园回来玩,一局常常要连续玩上好几天…

适龄:4岁以上

人数:2-4人

时长:1小时到数天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2)

《翻对对》(Fan Duidui)

汉字启蒙游戏。启蒙100-200个基础汉字。有点像Memory,但对节奏和游戏规则等做了很聪明的调整,更好玩,更适合幼儿。由澳大利亚语言和游戏专家设计,是纯粹的游戏,全程无压力,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就顺带学了认字,属于懒妈必备神器。

适龄:3岁以上

人数:2-3人

时长:10分钟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3)

《德国心脏病》(Halli Galli)

锻炼孩子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游戏。玩家看到五个相同水果的时候就必须按响铃铛。游戏规则简单明了,一家人在一起玩的时候高潮迭起,很能促进家庭和睦关系。不足点是铃铛上有一个凸起,每次抢按下去,别人的手也猛按到你手上,手心扎得生疼。

适龄:3岁以上

人数:2人及以上

时长:约30分钟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4)

《卡坦岛》(Settlers of Catan)

策略游戏。大家共同开垦卡坦岛,通过建房修路造村庄和城市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有谋略,有合作,也有大量的勾心斗角、拉帮结派。锻炼情商、沟通和说服能力。

适龄:6岁以上

人数:3-4人

时长:1小时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5)

《矮人挖矿》(Saboteur)

矿工辛勤搭建通往金块的道路,隐藏其间的“坏人”却千方百计地使坏。一家人在地板上玩这个游戏最任性——这样才能往四面八方搭建自己的通路。对小小朋友来说,有助于培养方向感、空间感;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学习如何隐秘曲折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适龄:5岁以上

人数:3-多人

时长:30分钟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6)

《只言片语》(Dixit)

特别能增进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如我等不觉得数理化或逻辑思维是自己强项的女生的最爱(法国人设计的游戏,当然感性)。玩的时候,你要根据牌上的画面,做一个似是而非的描述,让一半玩家猜错一半玩家猜对哪张是你的牌。这也特别考验你是不是跟孩子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在一起共同做事,否则他的暗示就对你不起作用。大概因为这个原因,这曾经是我唯一能够战胜我家先生的游戏。

适龄:6岁以上

人数:3人及以上

时长:30-60分钟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7)

《削皮字》(Unravel)

市面上少见的英文游戏。造词猜字,好玩、富于竞争性,适合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我们家弟弟因为不要输给哥哥和他的同学,自己学会了查英语词典。不同英文水平的人可以一起玩。因为涉及策略和运气,英语好的人未必一定能赢。对扩大孩子英语生词量,理解英语造词规律会有帮助。

适龄:9岁以上

人数:3-多人

时长:45分钟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8)

《达芬奇密码》(Da Vinci Code)

跟畅销书《达芬奇密码》毫无关联的一款数理游戏。黑白两种棋子,从0-11再加一个随意牌,顺序排列,轮流猜测对方的数字,规则简单,却有偶然、有推断,是一个轻快有趣的游戏,我们常常是在开始其他的游戏前玩一把这个游戏做为“热身”。

适龄:7岁以上

人数:3-4人

时长:10分钟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9)

《马尼拉》(Manila)

策略游戏,也是一个理财游戏。各方要努力把自己船上的货物运抵可以将利益最大化的码头,开始的时候做出的各种选择和判断十分重要,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游戏配件里有各种“真金白银”,也适合培养小朋友对数字和各类小额加减乘除的敏感。

适龄:7岁以上

人数:2-4人

时长:30分钟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10)

《卡卡颂》(Carcassone)

拼图得分,锻炼逻辑和情商的一款游戏。我感觉在某些方面跟《卡坦岛》有点像,但孩子们从来不觉得,往往是今天玩《卡坦岛》明天玩《卡卡颂》。卡卡颂也讲的也是开疆拓土,但《卡坦岛》是在现有的版图上修路搭桥建城堡,而《卡卡颂》则需要你自己把这些疆土一块块挣来然后拼上。拼的时候当然要考虑怎么才能得到最多的分数。也是一款很适合家人一起玩的游戏。

适龄:8岁以上

人数:2-多人

时长:45分钟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孩子玩游戏(4个理由你为什么要跟孩子玩游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