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音乐结合的起源是乐理中的数学规律与乐曲结构。音乐和数学之间有许多我们不曾发现的“故事”,这便是让我们去发现与探寻的动力。3月15日14:30-15:30,三达书院邀请数理教学部赵晓丹老师于行空间开展“星空大讲堂(第75期):数学与音乐交融”,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音乐与数学间的奇妙故事。

国学匠人研学活动云凤小学(跨界之旅艺术中的数学)(1)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从打铁店的铁锤发现了音阶,由此发现了音乐与数学的关联。漫漫历史长河中,数学与音乐间的联系不断扩展,息息相关。在赵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音乐是艺术的,数学是理性的,两种不同思维导向的事物怎么会有联系呢?”这便是同学们最想知道的。对于同学们的疑问,赵老师借以PPT辅助讲解,更为直观的让同学们感受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前人的思考为例:古时候不少作曲家将他们的音乐建立在数学定律之上,勋伯格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眼中,数学与音乐密不可分。而西方理学创始人—毕达哥拉斯眼中的数字却意义不同,他认为8,象征爱情和友谊,因为八度音阶最为和谐,诸如此类的多种数字在他的眼里都在不同的音阶当中赋予不同的意义。除此之外,在众多数学家眼中,数字即为美,数学即为艺术,如同音乐一般耀眼华丽。

国学匠人研学活动云凤小学(跨界之旅艺术中的数学)(2)

数学几何也与艺术息息相关,富有创造力的数学思想渗透在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赵老师在探索中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分享:不仅仅是单一的数字,数学中的多个领域更与音乐存在着种种练习。如华夏人曾通过三分损益法将音乐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三分损益法确定了区分音律的比例准则。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成熟的音韵体系,千载的时光里,许多优美或宏壮的音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是那些音律却流传至今,绵延不绝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随即,赵老师与同学们游戏互动,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充分体验,激起同学们的热情,在欢声笑语中,感悟数学乐趣。

国学匠人研学活动云凤小学(跨界之旅艺术中的数学)(3)

国学匠人研学活动云凤小学(跨界之旅艺术中的数学)(4)

遨游数学天地,同学们感悟颇深,参加者李劲陶同学表示:“我一直以为两者是毫不相关的两个领域,一个是感性,一个是理性怎么能有关系呢?听赵老师的讲述后,我也在脑海中联想到了数学与音乐相关连的许多事情,明白了数学与音乐内在的关联,学到了不少知识。在未来的学习生涯,我会积极了解数学与音乐之间关系,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数学天地。”赵老师在活动结束之际,告诫同学们可以多多研究数学之谜,希望同学们能够像欣赏艺术一般,去欣赏数字,去迷恋几何;研究音乐,希望同学在艺术天地更能多一份理性。

国学匠人研学活动云凤小学(跨界之旅艺术中的数学)(5)

数学不仅是理性思维,更是一种艺术;音乐不仅仅是艺术,其中更蕴含着不少数学规律。希望同学们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实践之力,加以检验实践,探索更多无限可能。通过本次活动,呼吁同学们要善于观察数学中的奥秘,打破以往对数学的排斥心理,去潜心探索,便会发现数学的神奇之处。

(撰稿:李劲陶 供稿:三达书院 摄影:李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