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县方言(平邑方言土语是财富)(1)

平邑县的方言土语博大精深,是我们沂蒙山区的一笔宝贵财富。土语即方言,是指地方语言,每个地方都有祖先口头传下来的语言,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它朴实无华,通俗流行于某个地区,出生成长在这个地区的人都以土语为语言基础。平邑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中原官话区,保留了中原官话的突出特点,县内有2个比较明显的方言区,1是以平邑镇为中心的西北片方言小区,包括原平邑镇东阳和白马、仲村镇、武台镇、保太镇浚河以西的部分村庄以及县境西南部的白彦镇的黄坡。除此以外的乡镇为另1方言小区。分别称之为:西北片方言小区和南东片方言小区。2个方言小区所不同的主要是语音差异,普通话舌尖前声母zh、ch、sh、与合口呼韵母相拼时,西北片方言小区的人们读舌面音j、q、x,把“祖”读作“举”,“葱”读作“倾”,“蒜”读作“宣”,“苏”读作“虚”,“酸”读作“宣”,“醋”读作“去”等。将中古精组的合口字读作撮口呼字。比南东片方言小区在韵母方面多出1个yei韵母。而南东片方言小区的舌尖前音声母与普通话相同。平邑话有1组唇齿音声母pf 、pf '、f、v主要来自中古知、庄、章及日母的合口3字等。如:猪、初、如等。平邑话f声母的字,普通话中1部分读f声母,1部分读s声母,如:夫、服、叔、树。平邑话阴I声母能和u相拼,不和y相拼,m、n、l不和in韵母相拼。平邑话阴平字多,中古次浊入声字今大多数读作阴平,其调值与普通话差别较大。以上是两方言区的共同特点。

山东平邑县方言(平邑方言土语是财富)(2)

平邑话词汇丰富,有自己的方言特点。如:平邑人对生菜和炒熟的菜肴均称为“盐味”或“么就”,东西坏了谓之“屑了”,馒头叫“馍馍”,形容说吵嚷为“吱歪”,蝙蝠叫“棉面呼他子”,蝉叫“姐流猴子”,太阳谓之“日头”,牛毛细雨谓之“雾露毛子雨”,西红柿叫“洋柿子”,茜草曰之“拉拉秧”,尿布叫“借子”。男性叫“男的”,女性叫“女的”,小女孩叫“小妮子”,小男孩子叫“小小子儿”。对父亲、母亲的称谓也不一样,西北片方言小区称父亲为“达达”,南东片方言小区称父亲为“爷”或“爹”,称母亲为“娘”。另外,平邑地名的命名方式以突出地理特点为主,其中以地理实体,如以山、沟、湾、崖、河等命名的村庄就占全县村庄的半数以上;如,欢山沟、界牌沟、河湾、宋家崖、黑石湾等。以姓氏命名的村庄也占三分之一以上,如:侯家楼、李家庄、胡家庄、张庄、苗庄、张山头、姜家庄、刘庄、孙庄等。

山东平邑县方言(平邑方言土语是财富)(3)

挖掘土语方言文字,让更多人学习。掌握和运用方言文字,使其在生活中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汉字的表达作用,以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但是有的人不懂土语的含意,反而嘲笑说土语的人是“老土”,其它他自己不懂土语文化那才真正是“老土”呢。兹将本地土语方言一部分文字经依据“汉语大字典”等考证书于附编,以使读者学习和运用。

第一章 称呼部分

老老老爷即高祖父,父之曾祖父,祖父之祖父,曾祖父之父。亦是高外祖父,即母之曾祖父,外公之祖父,曾外祖父之父。

老老奶奶即高祖母,父之曾祖母,祖父之祖母,曾祖父之母。

姥姥姥娘:即高外祖母,母之曾祖母,外祖父之祖母,曾外祖父之母。

老老爷:即曾祖父,父之祖父,祖父之父,亦是曾外祖父,母之祖父,外祖父之父。

老奶奶,即曾祖母,父之祖母,祖父之母。

老爷:即爷爷,父亲之父,母亲之父亦称老爷,对他人称外老爷。

奶奶:即祖母,父亲之母。

姥娘:即外祖母,母亲之母。

老姑奶奶:即父之姑奶奶,祖父之姑母,曾祖父之姐妹。

老姑姥娘:即母之姑奶奶,外祖父之姑母,曾外祖父之姐妹。

姑奶奶:即父之姑母,祖父之姐妹。

姑姥娘:即母之姑母,外祖父之姐妹。

姨奶奶:即父之姨母,祖母之姐妹。

姨老娘:即母之姨母。外祖母之姐妹。

达大:即父亲,达da 注③ 通晓,明白 ?方言,父亲 大da 注 ⑩方言,父亲, 达大之含义是通晓明白的父亲,是个高雅而尊敬的称呼。

娘:母亲。 《古今?.举要阳?》“娘,母称,曰娘。”

丈门爷:即岳父,雅称泰山,唐朝段成式“酋阳杂俎”十二“语资”唐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张说之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按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其岳父张说为封禅使,而骤迁五品。兼赐绯股。

大酺次,唐玄宗见郑镒官位腾跃,很奇怪,问郑镒为何升迁特快,郑镒无话可对,黄旙绰说:“此泰山之力也”。后以岳父称之为泰山。

丈门娘:又称丈母娘:即岳母,按岳父为泰山而推之雅称。岳母为泰水。又称,叔伯丈人为列岳。

大 爷:父之兄,(如几大爷)。叔:父之弟(如几叔)姑,父之姐妹。

大舅子:妻之兄,小舅子:妻之弟。姨:母之姐妹。舅:母之兄弟。

大姨子:妻之姐,小姨子:妻之妹,妗子:舅之妻,母之嫂或弟媳。

叔伯老爷:即祖父之堂兄弟,叔伯大爷:叔伯叔,即父之堂兄弟。

大 娘:即伯母。婶子:即婶母。

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皆为祖父之排行兄弟。

舅老爷:父之舅父及母之舅父。舅奶奶:父之舅母。舅姥娘:母之舅母。

姑舅之子女称表兄弟,表姐妹,表姐、表妹、表哥、表弟。

对表兄弟之子女称表侄、表侄女。父之表兄弟称表大爷,表叔。

父之表姐妹称表姑,母之表兄弟,称表舅,母之表姐妹称表姨等。

两 乔:即连襟,姐妹之丈夫互称两乔或连襟。

老大伯:夫之兄。小叔子:夫之弟。大姑子:夫之姐。小姑子:夫之妹。

称表兄之妻:表嫂子。表弟之妻:表弟妹。老头子:老年妻子称丈夫。

外 甥:姐妹之子,女儿之子即外孙,亦称外甥。

外甥闺女:姐妹之女,女儿之女即外孙女,亦称外甥闺女。

干爷干娘:卫生父母。干儿:寄命子。干闺女:寄命女或女儿结拜姊妹,亦称兰姊妹。

仁爷仁娘:如父母。仁儿:子之结拜兄弟,亦称金兰兄弟,俗称把兄弟。

第二章 构成名词

窝坑塄子:平地里挖的土坑。

石埠夹垃:石大而多沟壑的较高地方,如那里是一片石埠夹垃。

坷垃头:泥土因干燥而结成的土块。

塃(huāng):刚开出的矿石,如取这块碑料塃边太大。

埯(ǎn):栽种时挖的小土坑,如瓜埯子,玉米埯子等。

埨(lǘn)子:垄起的土界,如两块地之间隔一道埨子。

埣(sùi)土:不粘合的土,如用埣土封上埯子。

堰(yān):拦水的堤坝,如叠堰浇地。

禾(jǐ)顶:苗木不长,如,到这禾顶着不长。

老娘土:苗木移栽时带的根土。

焉败:萎焉。

苫子:草垫子。

芋头:地瓜。

盖莛子(梃):用秫稭杆做的锅盖。

白蒿头:茵陈。

勃勃丁:蒲公英。

菈菈秧:茜草。

马种菜:马齿苋。

车辙子:车前子。

红娘子根:丹参。

甜麻棵:益母草。

芫荽:香菜。

地豆子:马铃薯。

洋柿子:西红柿。

苲草:金鱼草,如苲汪草。

?草:很小的草,如别拿着不当?草,形容价值很低或不尊重人。

芟镰:大镰刀。

雷暴雨:大雷雨。闪:闪电如:天要下大雨直打闪。

腌阴天:久阴而不下雨。打雷:雷鸣。

雾露毛子雨:毛毛雨。云磨:暴雨即到。

日头地儿:太阳照着的地面。

当央里:中间。

半拉腰里:指半空。大呱啦:雷击。

利亮地儿:无妨碍物的空地。

??旮旯子:指角落。

当天井:宅院内。

屋当门:屋内地面。

挌拉:搅拌。如:哄孩子,挌拉冷冷,小狗等等。又谓调拨:如稀好婚姻让谁给挌拉散啦。

小子:小男孩。

小夿夿:男婴,从前给男孩起乳名如:大夿,二夿等。

小妮子:女孩子。

抬亲:指男子结婚。

出门子:出嫁。

添箱:女子出嫁送礼。

送大饭:男子结婚送礼。红事:喜事。白事:丧事。人情:吊唁。

助喜:无偿的帮别人办喜事。

助忙:无偿帮别人办丧事。忙人:助忙人。

帮忙:无偿的帮助别人办事或干活。

馍馍:即馒头。包子:水饺。菜包子:蒸包。

死面:未发酵的面。

?豆:用杂粮面加豆子烧的稠粥,如咸?豆

面条子:即面条。酽茶:浓茶。

铗?(jia ning)注:即??之类的饼。?,注:②充食③食④勉强吃。清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卷一“ ??,不可食而勉强食之也”。即煎饼,各种粗粮通过浸泡磨成糊,用鏊子烙成的薄如纸的饼,故称煎饼,从前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主食,因粗糙多不愿吃,现成了保健食品。

月亮地:月亮,明亮。

月黑头:无月亮的深夜。如:“月黑头加阴天”形容夜黑。

?(ba)子:冰雹。亦称冷子。

家猫:家兔。地蹦beng子:野兔。因出门的人忌讳“兔”字,特别早晨出门时忌讳甚多,故而以上叫法。

冻冻:dongdong即冰。

洌渫:口水。

饢:很富有。? :如?米熬饭。

捂wu:藏,遮捂上眼睛,捂上耳朵,这件事恐怕捂不住啦。

?gua:如打一耳?子。

?(qian)高:如排高? 。

纰(pi):疏忽错误,如出了纰漏。

绠(geng)大绳索,如牛绠。

穰:松软不密实,又软弱,如你崭穰。

黄子:幼儿,指男婴。随代以三岁以下称为黄子。

盐味:又称佐餐菜肴。如:没炒点菜盐味就吃饭吗?

巴:指干燥或粘结的东西,如:干巴、泥巴、干干巴巴。

?挖(wa):剪除,如:把树头?去,让它再发旺。

豆?子,豆子滋洇软后,挤压成扁,称豆?子。

閃:闪电。杌(wu):小板凳,如马杌子。

扒(ba):扫除工具。如:垃圾扒子。

醭(bu):醋生白。如:醋里长白醭了。

膙(jiang):手脚因摩擦而产生的硬皮。如: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膙子。

矛(mao):红缨枪,矛子。

??(geda):一种面食。如:喝??汤。

紧衬:整齐利落。头囟(xing)子。

窠(ke):栖身之处。如:咱有窝有窠的怕什么。老实头:不声不响忠厚老实。

氆毯(putan)子:用麦草拧成的坐垫,讽刺人。如这个大闺女长了个氆毯子脸。

碌碡(luzhu):堓场打场用的石磙。碌碡椁子,牵拉碌碡的木框。

落麦(la):丢掉的麦,你要拾干净麦,别落下。

口袋:用粗棉线织成长条形的布袋,其容量等于一斗。

垡(fa)子地:耕过没有抪种的土地。

杻(niu):瓜坐杻,又如搐把杻子瓜。

第三章 构成动词

打坝子:筑堤防水。冲土地。

塓(mi):如和泥。塓墙。

墁(man):墙面不平用平板以泥浆之类的材料找平。如:再把墙面墁一遍。

墁地:庄稼收割后,为保垧而深锄一遍,如:墁地如上类。

?(hao薅)草:除去杂草。掦(ti)苗:间苗。

洘(kao):水干。如洘干了再下种,或洘干了锅再炒菜等。

浸(jin):用水长时间泡着,把菜的苦味浸浸再吃。

漤(lan):如摘下柿子漤好了再吃不涩。

?(ji):如水?出来啦,小孩子?尿啦。

漾(yang):溢出,如小孩吃奶太饱漾啦。水漾出来啦等。

溻(ta):出汗溻湿衣裳。

云来接:日落处出现的云。

滋洇(ziyin):掺透水。

扯舌头:来回传话引起他人不合。如:这个娘们肯扯舌头。

得济(ji):注:求助,补益。如:拉巴孙子得济啦。

挑小钱儿:寻衅闹事。

侃空:大说大啦,胡编乱造,藐视人,看不起人。

请老爷奶奶:家祭。

上坟:野祭。

浇天:酹酒。

xueng詾:注:恐吓,如挨詾。Xueng(音雄)

?(zhi):揭发别人隐私,如:你说她说的太?啦。

谝(pan):花言巧语,显示,如谝你的样好。

慪(ou):如怄气,即生闷气。又如:小孩子怄大人。

?(ta)实:心平气和,如踏实。

恣(zi):放纵肆意。如:日子过得顺心,你真恣。

噭(jiao):注:吼、哭。如:他因这个事你没办好发噭。哭:如小孩子饿噭啦。

噘(jue)骂:这个小孩怎么会噘人啦。

管及:爱护,注意。

支使:使唤,派遣。他的儿女受支使。

特为:特(dei),方言读音,查无此读音。故意,如:我特为让你听见。

搕(ke):从模子里搕出来。

焐(wu):没晒干而发霉。

烀(hu):如:烀猪头。

搲(wa):手抓物。如:她的脸被搲破啦。

攑(qian):举也,如攑板(棺材)。

撗(guang):如:用完了施工线把它撗起来,撗线穗子。

搧(掞):用手掌或手背击打,如搧一耳瓜子。

?:击打。如:他把那人?了一巴掌。

?(ma):如:?帽子。

撂(liao):如:撂倒他。

摞(luo):把东西摞在一起,如:一大摞夹宁 。

掯(ken):卡住,小羊羔子生不下来掯住啦。

捯(dao):两手交换。如:拿着热地瓜烫得直捯登手。

摪(qiang):扶,如:她老婆婆坐不稳,儿媳妇来摪着她。

拽(zhuai):拉,如:小孩 着大人衣服不愿意跟着走。

扡(chi):顺着木纹理割开。

??譭(hui):击伤,打。如:吓唬小孩说:“你不听话,想挨?”

撩招:招惹,挑弄。如:大孩子欺负小孩子,大人叫你别撩招哭了他。

撸(lu):训斥,用手掌击。如:让当官的撸了一顿。(训斥)你想挨撸(打)。

抠(kou):把西抠出来。

(song):推动,如:猛一正好碰着。

??(jue)断。

搦(nuo)揉、捏。如:两手掿住别让鱼蹦了。

??(xie)击打,挺出物,如: 镢头, 铁锨。又如:小孩不听话被他达大 了顿。

?(jin)注:拉,如:小孙子 着奶奶的衣服走。

攞(luo):拣取。如:不??。即不要这件东西,又引申对事。如:他的事不好办,我不??他。

攮(nang):刺,推,跌倒。如:不小心被针攮破了手指,被人一推他一头攮倒啦。一夜没睡觉,回到家就一头攮床上啦。

扐(li):如:绳子太细扐的手疼。

??(fa)如一?走吧。

跋(ba)倒:如跋倒他。

趷(ke)倒:如:小孩子走不稳趷倒啦。

趿(ta)拉鞋

?(zhuang):用却掌击打,如:被他一脚?倒啦。

跐(ci):踩、踏。如:跐着椅子按灯炮。

?(duan):行速也。如:你赶快?上他。

踡(quan)注:住,围住。如:把羊群踡起来不让它乱跑。

擸擸劽(lie):如:擸布擸张纸。la:把木头擸开。

?(pi):注:用力,把树枝?下来。这段木头?了不能用了。

劶(kou):用力,如:这个女人很劶。狗很劶。

别:注:把东西别住,别针。

尅(kei)注:斥责,打骂。如:被当官的剋了一顿。

孷 (嫠li):注:剖开,如不小心把手剓破了。

搐(chu):抽,如:腿搐筋。又如:搐巴,不扩展。搐搐巴巴的。

繫(系ji):如:系带子。

糽(zheng):如糽紧绳,把线糽紧。

纠(jiu):注:收紧集结。纠面剂。

?(xuan)注:吃。如:这孩子可?饱了。

趃(die):注:大步走。用于方言,趃不得,即没时间干。

唚(qin):本指狗猫呕吐,以借贬人。

噦(yuo):呕吐。

喃(nan):尝。如:吃糠喃菜。

啜(chuo):注:喝。如:燕子啜水。

咋(za):如:怎样,怎么。怎咋 ,说小孩子怎咋又哭子,你想怎咋。

嚏喷(tifei):即喷嚏。如:冻得直打嚏喷。

?(xie):坏声,如:孩子把碗打? 啦。

嚼舌头:造谣诽谤。

啋(cai)析:注:啋,猜,猜疑分析。

嘎(ga):调皮,坏脾气,乖。如:这孩子真嘎。这个人响嘎啦。

嚇(吓xia)唬:恐吓。如他吓唬人的,别怕。

囋(zan):注:讥讽。如:这个人就会囋二话。

吥咂(buza):品尝滋味,如小孩子甜得直吥咂嘴。

霵(ji):如下雨霵得感冒啦。

施维:修理,维修。

?(gong):注:心急。如:听说吃水饺,心里就?着啦。

?(ji)注:思。如:你去也行,不去也行,那就?你啦。

仗傍(zhangbang)注:凭借 你仗傍你男人。当官就欺负邻居。

悠和(youhuo)注:控制,稳住,慢悠地。如你干活悠和奌 。

踹(chuai):用却底蹬。如:一脚把门踹开啦。

憋屈(biequ):极力忍住心中的委屈。如:你有事不能憋屈着,那样容易生毛病。

躩(jue):迅疾貌。如:他看事不好,就躩躩的走啦。

焐(wu):凉东西接触热东西,使之变暖。如:用手把脸焐热了。

烼(xu):煴,暖和,如天太冷了,快到火盆边烼烼手,暖和暖和。

焵(gong):使铁制工具快,如:焵镢头,焵刀等。

熸(jian):息火,如:焵完熸火,即焠火, 热处理。

煨(wei):余烬,把食品放在火里烧热,如:煨酒。

騞(huo):急行,如:他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好,走起路来騞騞地。

跰(beng): 逃,如:他看事不好,就扔跰二百八的走了。

洑(fu):浮游。如:那人是洑上水的(巴结权贵)。

搴(qian):揭起,撩起。如:推完了磨,把磨搴起来。

赶明儿:到明天。赶晚上:到晚上。

宾服:敬,佩服。如:我很宾服你。

散誔(dan):放荡,放肆。如:这个人散誔惯啦。

膈肢(gezhi):挠。

揭挑:揭别人的短处,如:你不该揭挑他。

铺排:浪费,如:卖了一头猪钱,叫他几天就铺排没了。

?(he):注:担、扛、拿,同荷。

?撒:把割来的麦?撒开晒着。

坉(tun)场:把场地用碌碡压平成埣土。

泼场:用水均匀地把坉过的场土泚洇透而不成泥。

按(an)场:把泚洇好的场地撒上麦糠,用碌碡压平整光滑。

挄(guang)场:把场打扫干净。

晒场:把收来的庄稼均匀的?撒开晾晒。

打场:庄稼晒干后,用碌碡以牛或人拉着,绕场均匀的转,以使禾穗脱粒。

扬场:用锨或簸箕通过风的作用使粮食颗粒和糠分开。

扛场:把扬净晒干的粮食装入口袋由人扛着倒入仓囤。

耩地:播种。

刊(qian):注:切,如刊高粱穗子。

?(chi):割物,如把鱼肚子?开。

?(guai):注:别断也。如:把尺子 断啦。又?破了手。

刳 ?(kucha)注:刮开,剔净,割刺。如:棍子有杈把它刳?光滑。

?(qia)如:把她的脸?破了。

?(jiao):注:剪。如:?断绳子。

?(zha):即间苗。如:?高粱苗子,?谷苗子。

?(hua):注:剖。如:?秫稭?子。

?(li):注:割,如:秫稭?子?破了手。

?(gun):如:圆木是上滾子?出来的。

?(ceng):刀伤,如:割破点皮。

劐(huo):分开,裂开。如:杀猪劐膛。

?(ba):把持,如:她?着水不让别人浇地。

攫(jue):鸟兽用爪子取,如:攫拉开晾晒。

攥(zuan):住,即握住。

攖(ying):扰乱,如:你在这里真撄人,快走吧。

撸(lu)活:磨炼,这小孩子可以撸活出来个人样来。

?(zhai):如:你的扣子要掉,我给你?上几针。

擟(mi):拘,如:把牲畜固定在一个地方吃草,叫擟住。如擟驴等。

?(sa):注:破。如:她 ?破破不会过日子。

?(hua):注:用尖利物把东西割开,如?道口子。

撙(zun):裁减。如:撙剂子。

撴(dun):重重的往下放。如:跳下来撴着腿啦。

撴(dun):揪住。如:撴牲口,把马撴住。

撮(cuo):又(chua),注:用手指取物,如一把撮住。

?(ban):注:绊,如?倒了。

?庋(gui):搁藏食物,如庋兑庋兑放到厨子里。

?(gun):转也。如:把苫子?起来。

?(dou):兜揽。如:用褂大襟 着走啦,吃不了?着走。

搋(chuai):注:拳加物。如:他只搋了一下子,没打他。

摱(man):注:击打。如:长辈骂下辈,我慢你个小黄子。

摶(tuan):揑聚成团,摶丸子。

搡(sang):用力推。如:推推搡搡,又搡缝,顶撞,掇谤。

捫(men):捫谋,即摸索谋划。如:这件事你扪谋着怎样。

搩(jie):强暴。如:搩住不让人走。

揧(la):研破。如:揧破一块皮。

掐(qia):用手指甲切断,如掐谷子。

捇(huo)拉:如给鸡捇拉食料。

挓挱(zhasha):開貌。如:两手挓挱着。

?(lu):注:揪住。如:这头猪?了之圈,终于让我们?住啦。

问事:过问,即管事。如:这里谁问事。

焖(men):炒菜方法,如:菜炒好啦,再焖一下。

牮(jian):支撑倾斜的房屋,使其平正。如:把檩棒牮起来换屋山墙。

?(za):注用嘴唇及,又如:小孩用奶 ?子喝奶。

呪(zhou):注:呪,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如这个娘们就是会呪骂人。

呡(min):注:小尝。如:呡点吥咂吥咂盐味。

呲(ci):注:喷射。如呲出来一股子水,被烟呲的皴黑。

讹(e)人:找茬闹事,如:你不讲理,光想讹人。

呱嗒(guada):如直呱嗒嘴。

喳(zha)呼:大声喧哗,含贬意。

吹?(bo)土找裂璺(wen):即吹毛求疵。

管唿:此指起作用,如:你说了管唿吗?唿(hu)象声词,即,管用。

第四章 构成形容词

秕(bi):颗粒不饱满或中空,如:秕谷,秕巴。

胧烘明:烘,注:衬托。天快亮,即拂晓。

黧(li):麻黑:天渐渐黑时。

麻利:爽快,如:你麻利的走吧。

不是物:物,注:人,即不是人。如:这个东西不是好物,他不孝顺老的。

?土狼烟:尘土飞扬。

须绿, 须蓝, 须清。须注:是。通红:注:通红:纯色。

煞白:很白,非常白。注:煞副词,很,极。

黢黑:非常黑。

焦黄:注:焦黄黑色。

铮明:铮亮。

四直:很直没有一点弯。

滴圆:很圆。

剔剔地转:注:拨动。

齁(hou)咸:放盐太重。

些苦,些酸:注:些,语气词,可。即可苦啦,可酸啦。

蜂甜:即蜜甜。

酷辣:注:酷,表示程度,相当于极,甚。

確涩:注:真实,即真涩。

没盐味:即口感淡。

诮臭气:臭味浓。

诮膻气:膻气重。

谮(jian)嘴毛长:音贱,多说话,话多伤人。人所不喜,毛长?牲畜,因瘦而毛长,人亦不喜,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滥滥泱泱:滥无秩序,泱即广,多。即多而无序。

猫抓狗:干事虽快,但不仔细。:如:痒痒。

挖(zhou):心中不乐而难言。

()zhou:这个人很,不开朗。

丝粘:粘粘糊糊不干脆。

黧赤花度:多种颜色混杂不协调,注:度,表示程度,用于名词或形容词后构成名词性后缀。如深度,高度等。

囫囵圆扁:孬好的,马马虎虎的,不认真。

窝里?脚:勿勿忙,不声张。

狼烟地洞:烟雾缭绕像在地洞里一样看不清东西。

心心懩懩(yang):注:懩,①心里逞能;②心忧不定。如:看别人容易的事而挣了大钱心里直懩懩。

恬静:安静,用于人形容人长的体面大方,文静。说这个小妮长的很恬静。

没视人:看不起人。

?么:胡搅蛮缠不讲理。

眼子包:被别人看不起,凡事吃亏。

公道屈:事虽公平而自己仍觉得吃亏。

月黑头加阴天:如形容夜黑。

邋遢:不整洁,散慢。

?(zhi):注:快。如:他正和小朋友玩着,听说爸爸回来啦,就?的跑家走啦。

?(sao):注:快。如,你?当的走。

忔怔(yizheng):注:心不欲,厌烦,发愣发呆。如:你又忔怔的么!

愶(xie):注:以威力相恐愶。。

悚(愯song):注:恐惧,如:你别说愯话,即不利的话。

煳(hu):注:食品,衣服经火变黄发黑叫煳了。如:地瓜烧煳了。

?(nian):不爽快,不痛快。如:这个人真絲?。

皴(cun):因冻而皮肤裂开,如皴手啦,包水饺时因干燥而皴皮子啦。

道三不着两:没主见,容易忘事。如她倒三不着两的,刚干完事就忘了。

撇清:摆脱自己的责任,如:他又吃肉又撇清。

背静:清净。如:我找个背静地方歇歇。

齐打伙子:全部,一齐。如:闹了乱子,她娘家就齐打伙子都来啦。

穞(lu):野生庄稼,如:穞生子麦等。

墢(ba)犁:刚耕起来的地未耙,而被大雨淋透。

拗(niu):注:固执,倔强。如:她的脾气很拗,不灵活。

躐 :身体不健康,没精神。

野:注:放浪不羁。这个女的忒野啦。

介瘦:瘦而个子不大。注,介,特也。

不碍的:不妨碍,或不要紧。如:你碰得的疼吗?不碍的。

蹀躞(diexie):小步走路,往来徘徊。

塇(xuan):松软。如:地才耕了土很塇。馒头蒸得又大又塇。

夯(ben):有力而不巧妙,如:这个人有夯劲,他夯力大。

第五章 表示时间

构成量词、叹词、副词、象声词、农谚、歇后语。

初头门儿:上旬。

年时:去年。

每儿年:往年。

即门:今天。

夜儿:昨天。

明儿:明天,第二天。

前儿:前天。

大前儿:大前天。

猛登:突然的,注:登,副词,表示时态,相当于“当即”“ 立刻”,登,如:他一听这话不好听,登一下子站起来啦。

多昝(za):即什么时候。

(一)构成量词

1.形容量少:如:一点儿,就一点东西。

2.数量:一畔儿,干一畔儿,歇一畔儿。畔:注“界限”。

3.全满:形容很多,一点子,地里一点子荠菜。

喷子:庄稼和果树开花有头喷子花,二喷子花。

求期儿:注:期,极,限度,少量。如再求期往前点。

拃(zha):注:张开拇指和中指量长度。如:一拃不如四指近。

(二)叹词

?(ha)如:别干啦,麻利地的吃饭吧,? 。

呃(ai)注:表示招呼,如:呃,你上哪去。

呵(he):如:呵,你真了不起。

哏(hen):如:哏!你等着看吧。

嗐(hai):注:大开口。如:嗐,别提啦。

哦(ào):表示领会,如写完作业快睡觉吧,哦。

哦(ǎo):又表示疑问。如:哦,你怎搞的。

嗳(ai):注:表示悔恨和懊恼。如:嗳,这件事全怨我没办好。

噗(ye):注:口动貌。如:噗你和你婆婆般见识还行吗?

?(pu):注:吐声,给小孩擦屁股,?,诮臭气。

(三)副词修饰部分

稀(xi):注:副词。因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极。如:问候的话:“你父母稀好吧?小孩长的稀好吧?”等。

忒(tuei)注:太,过于。如:“这个人的心眼忒坏啦,这两口子忒不孝顺老的啦!”等。

响(xiang):注:趋向近。如:虽然年纪大了,可身体响好啦。这件事办的响好啦,到那个地方响远啦,等。

紧(jin):表示程度相当“很”。如:紧后头,紧前头,紧上边,紧下边。

诮(qiao):注:①责备;②讥议;③相当于“完全”“简直”。如:诮热的慌,诮冻的慌,诮害怕,等。

精(jing):注:极,甚,极少。如:精短,精细,精近,精浅,精点儿等。

(四)象声词

?(hong):飞貌,如:一群家雀子?下子飞了。

汩(hu):水流声。如:水汩汩的淌。

哊(you):惊奇貌,如:你哊,真不简单。

呿(qu):新口貌,如:呿,不和你搭腔啦。

咈(fu):好烫。又如:哎么唠,咈!

咍(hai):笑声。如:你笑的什么,咍咍的。

?喇(guala):如:打?喇,即打雷。又如:几句话也?喇起来没完。

咧(lie):小儿哭。如:这孩子哭哭咧咧的要东西,又如:你们嗐咧咧的什么。

哵(ba):鸟叫声,形容嘴巧貌。如:这个女人小嘴哵哵的会说会道。

?(wa):小儿啼,如:??地哭着要东西。

嚗(bao):如:冻得嚗嚗得的,嚗嚗的放火鞭。

呜哩巴哈:形容热闹,如:看人家娶媳妇,呜哩巴哈多热闹。

嗯(èn):合嘴从鼻子里发音,表示同意。如:你来啦。嗯。

嗯(ěn):合嘴从鼻子里发音,表示出乎意外或不以为然,如:嗯,怎正走着就不走啦。

咭叮(jideng):如:她看见一条疯狗心里咭叮下子麻利的跑回来了。

哱哱(bobo):吐气声,唤鸡声。

嗷嗷(ao):唤狗声。

喽喽(lou):唤猪声。

啁(zhao):如:一跺脚那只小狗就吓的啁啁的跑啦。

呜(wu):狗发狂,如:那狗呜的一下就扑上来啦。

?(chu)啦:如:夜里听着老鼠直?啦。

嗗嘟(gudu):如:水嗗嘟一下子,把袋子鼓 ?了。

嘰?(jigu):如:他俩嘰?的什么。(叽咕)

吥噔(budeng):如即黑间听见吥噔一声不知是什么。

咣当(guangdang):如:就听得咣当一声他的大门被推开了。

咔嚓(kacha):如:咔嚓一下子门栓子断了。

唿(hu)啦:唿啦来了一伙子人,原来她娘家来找事噢。

嘁 ?(qicha): 多言,邻居们都嘁嘁?的直生气。

咵(kua):注:②方言浓重,如:咵拉巴及的这个娘们不是本地人,是个咵子。

咋(ze):咋舌,自咋其舌,形容惊讶而说不出来。如:咋咋,这小孩长的多好啊。

咪呦(miyou):唤猫。

麽(mo):么,注②什么,如你拿的么?你干么。

(五)农谚

婶子大娘一大群,不如亲娘一个人。

亲娘的指头,晚娘的心。

人多主乱,老婆多了耽误饭。

穷了帮一口,强似有了帮一斗。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搧。

五九萌芽向阳生。

正二三月桃杏红,四五六月火灾升,七八九月金凤起,十冬腊月水成冰。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八月十五云遮月,等到来年雪打灯。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云往东,一阵风;云往西,穿蓑衣;云往南,雨涟涟;云往北,一阵黑。

七月八月看巧云。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歇茬如上粪。

稠谷子稀麦坑死人。

麦锄三遍面充斗,谷锄八遍饿死狗(糠少了,谷粒饱满皮薄)。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

烟怕淹,瓜怕刮,豆子就怕水来抹(淹没)。

种地不用部,全靠水和粪。

人勤地不懒。

雪占高山霜打洼。

三星响,把麦耩。

交上公粮,不怕官,孝顺老的不怕天。

老猫屋上睡,一辈传一辈。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又生忤逆男。

(六)歇后语

屎虼螂洗澡——假干净。(讽刺表面讲卫生者)

屎虼螂搬家——滚蛋。(呵叱人的话)

屎虼螂钻天——能豆儿。(讽刺某人逞能)

颓义的糊粥——有毒。(喻某个阴险狠毒的人。颓义,有其人他曾把毒药即砒霜放入糊粥中,想毒死他爹,但未得呈。)

郑大麻子呼猪头——造谣(肴,郑大麻子有其人,以熟肴加工为生计。)

拿着大刀劈风——侃(砍)空。(喻,说假话,空话的人。)

关门挤鼻子——掩巧啦。(掩即关,形容偶然可巧。)

秃子跟站月亮走——借光。(喻借别人的条件作事。)

罗锅子靠墙——不一定(倚腚)(喻不肯定,没把握。)

罗锅子站队——前齐后不齐。(形容人来的不齐全)

老妈妈跳井——坚决(尖脚)到底。

枣核(hu)子解板儿——没几句(锯)。(喻某人理屈词穷)

两个小偷睡觉——贼手摸拉贼脚。(即贼手贼脚喻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