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板打王者荣耀(当领导邀请我玩王者荣耀)(1)

40岁这年,职业管理人王滨接受任命,空降分公司成为主理人。职场在他面前显露出比年轻时更为复杂的困境,他需要带领一支陌生的团队短时间内突破业绩。然而情况混沌,他夹在上级任务的压力,和陌生下属难以调动的处境之间,动弹不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想到用一场团队电竞赛,试着盘活团队。

文 | 潘尼

可能有人在会议室吃了洋快餐,办公室的人陆陆续续走进会议室找座位的时候,还能从这7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闻见隐隐约约的炸鸡和汉堡味道。

红蓝两队的5个人分别坐在两边,中间是赛况投影和解说,剩余的30多个员工各自散乱坐着,假装关心这场专业的比赛。

这是一场发生在企业中的“内战”,胜利的队伍和支持者会得到一张半小时内的迟到券,赛制为三局二胜。

王滨在游戏里的角色叫“武则天”,一个需要抽水晶才能得到的角色,还搭配了皮肤“倪克斯神谕”。他加入的时候赛况已是白热化,大比分1比1,众星捧月下,“武则天”登场。半小时后,蓝队推倒了宝塔,王滨“意外”获得MVP。

在这个荣耀“王国”中,不仅有推塔战争中的“你死我活”,还有3个世代不同玩家碰撞出来的身份差异于深具中国特性的职场文化。

手机屏幕前的玩家正在进行着一场场并不脱离日常“秩序”的游戏,里面有上下级互相的“小九九”,同时也有一种不破坏规则之下的“妥协”。

# 01

新官上任:“空降兵”的AB面

去年年底,1979年出生的王滨受命“空降”上海分公司,司职销售总监。受疫情影响,上海分公司业绩比起上年度差了不少。上级给王滨指派了任务,要用一年时间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空降之前安排工位,王滨刻意没有给自己划定独立办公区,要了一个普通工位,选在靠近办公室入口处。新官上任,他期待和下属走得更近,自顾自安排着努力着。

王滨是看不清年龄那种人。他常穿深色短袖T恤,领口工整地熨烫过。黑框眼镜、擦得锃亮的镜片让他显得精神,搭配时下热门的潮鞋,很少有人第一眼能认出他年过40岁。

41岁这年,职场对王滨露出了不友善面孔。我们常能听见年轻人对职场的痛苦叙事,在已经中年的王滨这里,他所面对的困境更为复杂诡谲。简而言之,人前光鲜,人后无奈。

整个团队缺乏向心力。开会时,各个项目小组之间的发言夹杂着画外音。“我都能想象到他们彼此面对面,却一言不发地用邮件沟通。”王滨说,当时上海团队正处在新老交替之中,80后变成了老油条,90后的代际差别不断显现,新进来的一批95后和00后懵懵懂懂的做着自己的事。

每每散会后,王滨会坐在大门边上,看着公司门口展示的Logo低头沉思。

对面是一家软件公司,已经人去楼空,王滨向里面望去,发现虽然工位都整齐码着,但借着灯光只看到桌上的灰尘——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但他依然出神地看着。

“叮”,走廊里响起电梯抵达的提示音,王滨以为是有员工返回,赶忙收起了情绪,迅速回到现实。

几次集体会议下来,王滨隐约感受到团队内部缺乏斗志,一场早会结束后,王滨几乎能从每个人脸上读出心不在焉的意味。

周会通常会持续一上午,结束后,几个老员工会习惯性地从茶水间室拿着纸杯装上薄薄一层水,往楼道的安全出口走去。

这是一个对新领导王滨没有亲近感的团队,考虑到他空降的身份,这也不意外。问题在于,他无法带着一群对他没有向心力的同事,去完成公司要求的“逆袭”。他得想点办法,把自己融进下属中去。

最初,王滨希望融入老员工的烟友聚会,希望能被当作兄弟和战友看待,一起日后并肩作战。

跟老板打王者荣耀(当领导邀请我玩王者荣耀)(2)

图 | 楼道

“仔哥”往往是第一个给王滨递烟的同事。

他与王滨年龄相仿,在王滨空降之前,仔哥扎根这里6年,整个上海部门向他汇报。王滨的到来直接改变了情况——所有的员工必须听从王滨的调配,包括仔哥。仔哥有时会请王滨去他的办公室,关起门来聊领导之间的话题。尽管两人是上下级关系,但归根结底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因而在王滨试图融入烟雾的聚会时,仔哥接住了他。

有人帮王滨把烟点上,随后大家陆续散出烟雾,话匣子旋即打开。

“现在情况基本都是这样,业绩真的难,你们在上海比较久,这边客户拿不下到底是什么原因。”王滨问。

“公司的资源现在有些老了,还有好多政策的东西也不能做。”

“贸易战搞得现在经济环境不好,好多公司都没预算。”

“上次我跟的那个领导调走了,新上来的客勤还要再做做,这周约了吃饭。”

“后端的人不给力,销售跑在前面,后面的人都在甩锅,怎么干活。”王滨知道,自己的出现让气氛变得尴尬,在安全通道的烟雾中,大家说话变得拘谨收敛。

“我也能理解,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可也正是如此,我想要改变点什么,可能大家慢慢熟悉了之后就会好吧。”王滨事后说。

两根烟过后,大家各自散去。

时间很快就过去,转眼间到了2021年度的第一季度总结会,大老板来到上海拉开了全员总结会的序幕——所有人被挨个叫起总结经验,王滨也不例外。

那天会开到最后,有同事泪洒会议室,大老板不为所动地评价他们:“一盘散沙,而且毫无斗志。”眼神转向王滨,停顿了三秒。

王滨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闲言碎语已经开始冒头。“再有半年,他(王滨)就差不多了”,办公室里有人这么说。

这些话悄然传到了王滨的耳朵里,他也无法反驳,工作场上就是这样,各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没办法完全的做到换位思考。“他们无法理解我,我也只能尽可能的理解他们。从另一方面说,我也需要他们。”王滨说。

也就是从那天起,他放弃了以烟会友的策略。转而另辟蹊径,办一场王者荣耀手游比赛。年轻人留恋游戏中的虚拟世界,70、80后也不排斥——这些老员工也是经历过网游时代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游戏更像是一种代表“战斗”的符号,是联接娱乐与生活的焊点。而在工作中,王滨希望它能承担起另一种状态——“让大家更好的融入团体,学会共情。”

# 02

内战上演:诸天因“我”闪耀

王滨给自己的游戏角色取名叫“屠夫帕吉”这是Dota2中的一个英雄,是王滨大学时代玩Dota2时最常使用的角色,暗示王滨也曾是为游戏热血的青年人。在王滨对游戏的理解中,游戏看似是娱乐,但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线还是需要战略战术上的技巧。

通过这次内战,王滨还想看看员工在游戏里面的反应。他相信这多少能看见每个人真实的性格。

5月18号午休时间,全体员工熙攘着走进办公室北侧的大会议室。相对于其他小会议室而言,它的硬件配置明显高级:投影、电视、Polycom 系统一应俱全。会议室内两张打印好的彩色A4纸格外扎眼,沿着U形会议桌看过去,纸张上面分别写着红队和蓝队的队员名字,还签着其余观战员工的名字,表示投票。

开场仪式也经过设计,10个选手每5人组队分为红蓝两队,手环上套着红蓝两色的彩带。排队进入会议室的时候,组织赛事的同事带动着观众对他们报以掌声。

40多位员工,除去10人参赛,一人操作投屏画面,其余都散座在屋子内。

“内战”上演。王滨作为全场唯一的“荣耀王者”决定收住锋芒,先作为解说登场。

跟老板打王者荣耀(当领导邀请我玩王者荣耀)(3)

图 | 战斗画面

随着他声音,游戏里,两队人马游戏开始不久就在“下路”爆发第一次团战。为了兼顾公司里一些没有接触过这款游戏的员工,王滨刻意调整了解说的方式,从简单的基础开始讲解。

镜头切到打野英雄“阿珂”,同事们就听到王滨说:“打野很重要,可以取得金钱,金钱可以买装备。”

按照王滨的想象,虽然没有操作权,但当观众的注意力全在屏幕上人物的走位时,可以更细致地品味游戏,乐趣就在其间——不过这只是他的想象,观众席里,真正保持兴致盯着转播画面的人寥寥无几。

看了看坐在观众席的同事们,王滨只好清了清嗓,发出了一些声音。一位女性同事立马心领神会,“王总,这个长胡子的是谁?”

“这是个‘混子’英雄——钟馗。一个很厉害的辅助角色,如果手感好的时候可以一个人带飞四名队友。特别考验意识,你看浩子一直在走位,靠自身的被动效果助攻增加法术”。王滨说。靠着“懂事者”的捧场,气氛在问答间竟然真的一点点热了起来,越来越多人把目光从别处挪到转播投投影上。

第一局比赛蓝队获胜,一群人拿着饮料笑着吐槽红队技术“菜”。红队也开始一点点放开。王滨见状也参与进来,“红队你们这个战术不对,人家都开始打龙了,几个人还在下路捞钱,人头都不够。”

红队里,有人骂了句脏话:“不是,王总,他们作弊,眼睛一直往投影上瞄(观赛视角能看到游戏里不显示的敌方站位)。下一局,我们来找回场子……”

第二局开始,最先消失的是蓝队的吕布,原本应该挥戟向指定方向攻击的吕布来了个U形的走位定在中路不动。尽管守住了狭窄的路口,但红队几队人马已经开始向前推进,还不断打野发展起了经济,更新装备,“狙神”变侦察兵,也绕开了红队的主要阵地。

这时候观众席里有人开始起哄:“这是在搞什么,往塔那里去啊。”热情支招的劲儿,与观棋者无异。

比赛形势逐渐明朗,蓝队阵地不断沦陷,没一会儿红队已经攻到高……最终,红队扳回一局,两队战平。

一比一打平后,比赛进入决胜局。一场比赛下来,王滨不可能不上场,同事半推半就之后,他入了蓝队。他心里清楚,自己这个“武则天”和“倪克斯神谕”足以改变一场团战的胜负。这个英雄和她的这身服装,在游戏里只能用真金白银换来,而为了凑齐一套,王滨花了6000多元在游戏里玩抽取水晶的游戏才得偿所愿。

解说的角色空了出来,问了一圈,没其他员工愿意主动接手,索性放任不管。“来来来,开始选人吧,这一局不禁任何英雄。”王滨说完这句话,有同事嘟囔着:“王总这个人民币玩家一出来,我们怎么玩。”

10个形象各异的英雄陆续在荧幕里出现,身上散发着斑斓色彩,从出生地散开。画面切到王滨的时候,音响里传来:武则天,诸天因我闪耀的画外音,夸张的头冠,充分彰显其俯临宇宙的女王身份,决胜局开始。

红队用的是传统战术,一个射手作为后期核心,等待成型后,就可以反过来Carry队伍,从而拿下比赛。但王滨显然不会这么被牵着走,他悄悄和同事使了个眼神,往上路走去——游戏开始有了一些战术配合,这是王滨要的。

红队从左下角出现,直奔中路,小乔作为法师走中路,盾山辅助。只可惜对面是王滨的“武则天”,屏幕里的空气被划裂成一道道光芒,两方人员在各处不断混战在一起。“武则天”带着蓝队在红队的塔房周围聚集起来,猛烈一击,白塔淹没在蓝队的海洋中。

决胜局持续了差不多30分钟。和心理活动丰富的员工相比,王滨的表情要淡定得多。他手边放着一杯奶茶和没咬干净的汉堡,扯着嗓子指挥“队友”像武后的画外音一样,王滨沉浸在了“诸天闪耀”的战争叙事中。

王者峡谷中似乎有一种令人着迷的权利和“透视”功能。王滨借由游戏,看见了那个他所未曾眼见的状态——有人漠不关心,有人收放自如、懂得分寸。同事们或许也未曾想见,仅仅只是一场游戏,却在领导眼中,放大了展现每个人的性格特征。

# 03

搅局者

“内战”的举行,其实一开始并不得支持。

“玩个游戏就完呗,我这么多活要干。把大家都弄在会议室里何必呢,这不是浪费时间么!”负责组织活动的HR发布群消息之后,就有同事抱怨,王滨都看在眼里。

但他觉得比赛得办,至少让工作中没有交集的同事在游戏里交往。他一开始希望人人参与,那样可以把大家分成4-5个组,办成循环淘汰赛。可最后,王滨联合着HR在群内吆喝了两天才满打满算凑齐了10个人——两支队伍。

紧接着,他把HR叫进了办公室,上来就开始动员:“对于刚工作的年轻人,这是一次社会训练。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交往形式就是一起战斗,战斗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是合作、共赢,无论结果如何,一般都会产生一种群体认同感。”紧接着,两人一起商量起如何调动员工的参与感。

派发迟到时长抵扣券,就是当时想出来的点子。

跟老板打王者荣耀(当领导邀请我玩王者荣耀)(4)

图 | 商量迟到券

王滨相信迟到券能吸引大部分同事自愿或不那么自愿地加入这场“团建”。到公司小半年,他每天都提前抵达办公室,坐在进门工位上的他发现,尽管迟到罚款会根据时长扣除50到300元奖金,每周还是有很多人会领罚款。

抵扣券是在不破坏规则之下最好的变通方式,“我想让员工看到公司人情味的一面,但制度肯定不能破坏。”

私底下,大家觉得主要还是“因为领导喜欢”。“领导也是人,也需要释放压力,大家一起陪他开心下,就是个养生局。”一位同事这样说。

为了这场比赛,项目组的两位同事在王滨的安排下提前两天开始调试游戏的直播画面。他们要了一台闲置的电脑、再找一个不用的观战账号登录、会议室的影音系统没有HDMI接口,两人跟HR打了招呼就自掏腰包先垫了钱买了转接头。

00后的实习生露露当天第一次报道就赶上了战局,由于红队的战斗力处于劣势,“王者”段位的她替补出场。

“阿轲”是露露“打野”用的角色,在炫目特效的刀光闪耀间隙,一招“瞬华”突脸,“弧光”打出伤害,“幻舞”拂依而去,红蓝Buff相继哀号倒下,防御塔随之也倾落,露露隐没在王者峡谷之中。

第二局比赛中,就是她让红队扳回一城。外行看热闹只觉得这个小姑娘不懂规矩在一群“职场老油条”面前炫耀,内行的玩家则看出了露露是个“老炮儿”。

“年轻人不一样,你看她的操作就知道了,都练成了那种盲打的感觉”,同事对这个新来的实习生了解不深,不过叹服于现在年轻人在游戏上的“天赋”。

经过这一役,王滨记住了露露——一个戴眼镜、胖胖的女孩。

跟老板打王者荣耀(当领导邀请我玩王者荣耀)(5)

图 | 实习生露露

露露也不是不懂,她来实习时,没有什么面试她就被送到了后端部门工作,她的组长给她安排一些简单的事情,其余时间让她自由支配。和公司其余同事也没什么业务上的交流,于是游戏成了她在职场生存的一种“交流媒介”。

团战结束后就是聚餐,王滨自掏腰包请这几个人一起搓一顿,聊的话题很宽泛。从工作到生活,当然也离不开游戏,散场前还会说些鼓劲的话:“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缘分,除了工作,开心最重要。”

这样的活动至今保持着。他们建了个名叫“王者游击队”的群。在群里,王滨不是“王总”而是“王哥”。同事们常和他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身份差异变得模糊起来,消除那种职位产生的沟壑,是王滨希望达到的效果。

和露露这样的生力军不一样,1993年出生的韩非从开始就觉得这样的游戏是“庸俗”的表现。他毕业就来了这里,已经呆了4年。

他清冷狷介,王滨最初就对韩非有印象:高个子、瘦瘦的、讲话是南方人那种慢声慢语、性子也慢。还有,“集体活动他经常缺席,聚餐喝酒的时候,这家伙居然说吃了头孢”,至今提起这件事王滨还是耿耿于怀。

私下里王滨找过韩非聊天,觉得他这样下去会吃不开,被孤立,但收效渐微。每次见到游戏团战的一伙人扎堆坐在工位上,他都是默不作声走开。

“工作就是工作,我没必要刻意去讨好或者迎合谁。”韩非逻辑自洽。

# 04

The Game Must Goes On

进入8、9月份,王滨忙起来了,市场变得好做了些,几个大项目也摆上了他的工位。那场游戏带来的“收益”出现了,PM该用谁、谁去做后端支持、谁又适合做前端的销售,游戏中的操作像电影一般在他的脑子里放映。

“韩非是需要的,但这样的人不能放到前端去做沟通。露露有冲劲,虽然只是实习生能转正就让她进来、XXX是有大局观的……”一步步计划王滨都在悄然安排。

仔哥也是王者荣耀10等级的荣耀王者玩家,他在游戏里和王滨共享英雄和皮肤,同时他们两人也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视线转移到幕后——王滨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点开王者荣耀,开了一局。在公司娱乐生活的背后,是他自己在家无数次的练习。

“游戏对我不再是消遣,而成为安身的工具,”王滨说,“我不想被员工感觉是个新手,也不想让他们刻意讨好我。我想让他们觉得我在任何一面都能和他们站在一起。”王滨说。

第二天中午,他拉着几个员工一起开黑的时候,连着几局,赢得都非常轻松。

7月份开始,王滨的出差频率减少。晚上6点之后,他法一些加班的同事聚在一起打游戏。

“中路,中路,有雷,来帮我”“快推、放大招!”“别自己上,等我们”……这些声音和人围绕着办公室呈现出一派“峡谷战争”的景象,几个人都盯着手机,手指飞快在屏幕上滑动,他们有的翘着二郎腿,有的靠坐着沙发上。

和往常一样,王滨把露露拉到自己身边,方便沟通走位。

露露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胜负心,而大喊大叫,想赢的意愿非常强。

没人能说清楚游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在游戏世界里,玩家各有心思。消遣的人多,像王滨这样当管理工具的人少。但无论如何,我们这一代,越来越多人是和游戏共生的群体,精神的、肉体的、社会的,无论你是否玩游戏,你总是和游戏在一起。(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END-

跟老板打王者荣耀(当领导邀请我玩王者荣耀)(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