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任何民族的生存必须依靠食物,但因为民族不同,所以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区别。隋唐时期在封建社会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得到了高速发展,在繁荣的大环境背景下,隋唐时期的饮食文化也达到了高峰。

隋唐时期的佳肴(南北主食差异和胡风特色食物)(1)

众所周知,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和外部交流较为频繁的一个时代,因为与外邦人士的不断交流,也出现了独特的文化。不仅影响到了隋唐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更影响到了饮食发展。

因为中原地区和游牧民族的食物制作方法有着天差之别,隋唐人的饮食形式比较多样化,从地理来看,既有南方稻米又有北方羊肉,受胡风文化影响,也接受了外来食物,可见这是一个在饮食形式上较为丰富的时代。

隋唐时期的佳肴(南北主食差异和胡风特色食物)(2)

一、隋唐时期饮食文化的特点

隋唐时期,因为经历过南北朝分裂,百姓都希望安居乐业,动荡的社会由此转变成享乐社会,这种想法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古时候人们的主食主要是米和面,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麦穗以及稻谷,随着时间的过去,隋唐时期的主食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

在米面基础上又加了创新,除了平常的米饭之外,还有团油饭,米粥等。皇室贵族最常吃的一种饭叫做御皇王母饭,皇室对于饮食的要求非常精细,皇室菜肴都极为精美,器皿选择也很严格。

隋唐时期的佳肴(南北主食差异和胡风特色食物)(3)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团油饭更为家常,虽然团油饭在民间百姓中比较普遍,虽然出现得比较普遍,可做法并不简单,用料更是极其讲究,需要用到鱼、猪、虾,鸡蛋和蔬菜等等,光是用材质讲究,就可知口味的丰富。

除了稻米文化,在面食文化中也出现了不同的种类,光面条就有很多种,除了面条种类丰富之外,隋唐时期的人还喜欢把面制作成饼。当时饮食方面的从业人员比较杂,很多胡人都来到中原,有不少经商的胡人更带来了民族特色食物。

隋唐时期的佳肴(南北主食差异和胡风特色食物)(4)

二、隋唐饮食文化发展的原因

看隋唐时期的疆域版图就能发现,隋唐时期的交通异常便利,再加上君王拥有广阔的胸怀,隋唐两个朝代的贸易发展较为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也是饮食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隋唐时期的君王重在缓和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从前封闭的丝绸之路到了隋唐被重新开放,西域文化也进入了中原,其中就包括饮食文化,比如葡萄酒的出现。

随着时间的过去,开元年之后,百姓生活得到稳定,隋唐人开始自产葡萄酒,正是因丝绸之路的开放,让西域美酒进入了中原。除此以外,用于饮食方面的香料也来到了隋唐,种类繁多足以影响饮食结构。

隋唐时期的佳肴(南北主食差异和胡风特色食物)(5)

除了外来食物的加入,交通也使饮食形式发生了改变,隋炀帝时期开创了工程京杭大运河。南北地区交通变得更加便利,经济得到了发展,饮食文化也发生了改变。从主食方面来看,南方主要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麦栗为主,随着南北交通的开放,后期稻米也在北方出现,成了北方家庭常吃的主食。

不过因环境原因,比如南方河流较多,北方较为干旱的影响以及人们的习惯所致,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在饮食仍然会出现很多的不同。可以恰恰正是这种不同,反而造就了隋唐时期南北方食物的差异化,共同构成了丰富的饮食圈。

隋唐时期的佳肴(南北主食差异和胡风特色食物)(6)

总结

隋唐时期因为社会风气的包容,人们对于异国物品保持着欣赏的态度,由此也出现了好奇,这也使得隋唐时期和外部交流变得异常频繁。外部优秀的食材和烹饪手段进入了隋唐,隋唐时期的饮食出现胡风化,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饮食也出现了更好的发展趋势。

除此以外,在自己国家境内,因为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食物交相融合,产生了独特的饮食化学反应。不得不说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较为鼎盛的一个时代,不仅包括在经济文化上面,同时也包括在饮食文化上。隋唐时期的饮食文化包含着太多的魅力,南北方食物以及西域食物的包罗万象,造就了辉煌的隋唐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