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咎,意思就是不后悔,人生无悔,当一个人步入暮年,回望自己的过去能够淡然自如,内心平和,即是欢喜事,人生一世如果能够做到无怨无悔,实在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1)

儒家无咎

佛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漏,意思就是人生中没有漏洞,曾经有商人早先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做过很多坑蒙拐骗的事情,也因此获取了大笔财产,当他在晚年的时候感到内心不安有所亏欠,于是跑到寺院里面做布施,捐供养,想通过做这些事减赎之前的罪过,他虽然感到内心的罪恶感减轻了,但其实这都是自欺欺人所为。

你用坑蒙拐骗的伎俩赚来的钱那就是你人生的漏洞,不可改变,所以功过不相抵,假设功过可相抵,那么人人都去干坏事而没有心理负担,反正以后再做点好事就可以抵消之前的所为了,如果这样何其荒谬,伦理道德何以为继,普通大众和弱势群体何以固生?可悲可叹的是我们很多人曾经在人生路上漏洞百出,后来设法用修行去弥补漏洞,却未曾料到这分明就是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若让自己的修行没有漏洞,实在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也因此难,方才是佛家的最高境界!

至于所谓的功能抵过,那是俗世中的王国,为了聚拢人心,搞出来的奖惩办法,后来只不过广为人知,才谬传至今!

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2)

佛家无漏

道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为,即无违也,意思就是不要违背规律(规律即道)和良心,我们如果一切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能顺应天道规律而为,遵从良知道德而行,那便是达到了圣人的标准,如果能做到一半都实在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当年曾国藩苦修一生才成就“半圣”。

这个无为切不可望文生义简单的理解为对于一切事物无所作为,任其自由发展,那其实是无知而无为的体现。

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3)

道家无为

大道本相通,儒释道三家到最后都殊途同归了,这个同源便是“无”,“没有”竟然比“拥有”重要,这又作何解释?

如果一个人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是罹患重病,那么他肯定更愿意放弃权势去换取一个健康的身体,人生不如无权也无病,但是这可能发生吗?如果一个人很有钱,但是家庭不幸家人纷纷早逝,那么他内心肯定更希望散尽家财换得家人平安顺遂,生活不如没钱也没灾,但是这能够互换吗?

儒释道思想的三个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4)

无为而为,无味无不为也

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纠结于“有”,而忽略了那个“无有”有时候往往显得更加珍贵更为有价值,倘能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病无灾,无痛无患,无忧无怨,无尘无垢,乃为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在世不就是在追求这些“无有”吗?

舍得舍得,舍去那些不该有的,才能完满,如果能丢掉“贪嗔痴慢疑”与“怨恨恼怒烦”,那么不比得到无数更显得有价值和意义吗?

人的一生,前面是学习如何得到,后面应该学习如何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