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原来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的时候拜八下,而是这八个典故!

知音之交:俞伯牙、钟子期

知音之交出自《列子·汤问》,俞伯牙在某一年的八月十五那天在一座山上弹琴,正好被身为樵夫的钟子期听到,并且驻足停留听伯牙弹琴。当伯牙发现有人在听他弹琴之后很是开心,有弹了几曲,谁知钟子期竟根据琴音听出了伯牙想要表达的感情,伯牙感到很是惊讶,终于找到了懂自己琴音的人。二人约定来年八月十五还在这里相会。但是等到了第二年俞伯牙到达那座山上以后钟子期并没有按时赴约,后来俞伯牙经过询问才知道钟子期已经染病去世。伯牙伤心欲绝,知音已去,弹琴又给谁听呢?于是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墓前为他弹了最后一支曲子就将琴摔断,并且再不弹琴。

八拜之交的来历你知道吗(原来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的时候拜八下)(1)

生死之交:刘备、关羽、张飞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就在这样的乱世之中相遇,并且三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决定结拜为异性兄弟,结拜的地点就在张飞居所后面的一片桃园,三人焚香再拜而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这就是著名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从此之后兄弟三人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共举大业,演绎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热血传奇。

八拜之交的来历你知道吗(原来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的时候拜八下)(2)

舍命之交:羊角哀、左白桃

春秋时期,羊角哀和左伯桃一起去楚国求官,在路上他们二人被风雪所困,而他们带的粮食和衣服都不在足以维持两个人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到达楚国。为了成全朋友去楚国求官的愿望,左伯桃把自己的衣服还有粮食都留给了羊角哀,而自己选择冻死在风雪之中。

八拜之交的来历你知道吗(原来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的时候拜八下)(3)

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从前有一对好朋友,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两个经常一起做生意,但是管仲总是少出钱却多分钱,而鲍叔牙也并没有计较太多,因为他知道自己朋友的家庭情况。后来他们两个不在经商转而从政。并且支持不同的主子。管仲支持王子纠,鲍叔牙支持公子小白。经过几番较量小白一方获胜,登上王位,是为齐桓公。当时齐桓公让辅佐他的鲍叔牙当宰相,但是鲍叔牙认为管仲的才能要比自己更强,于是极力举荐管仲出任宰相,齐桓公于是任命管仲为宰相,管仲上任以后也没有辜负朋友鲍叔牙对他的信任,他辅佐齐桓公成就了千秋霸业。

八拜之交的来历你知道吗(原来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的时候拜八下)(4)

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

春秋末期,蔺相如因为渑池相会的突出表现被赵王封为上卿,官位比赵国大将军廉颇的都高。廉颇知道后非常不开心。经常和身边的人说要给蔺相如来一个下马威。蔺相如听到后就以各种借口避免和廉颇相见。但是蔺相如这样逃避的办法被他身边的人说成了“胆小怕事”。蔺相如和他们解释说“我并不是怕廉颇将军,只是现在国家国难当头,秦国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将军一文一武辅佐赵王,如果我因为这点小事和廉颇将军伤了和气,这是将国家命运置于不顾。”廉颇在听到蔺相如这样一番言论之后为自己此前的行为感到惭愧,于是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廉颇相如冰释前嫌,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八拜之交的来历你知道吗(原来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的时候拜八下)(5)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东汉时期的陈重和雷义,都是远近闻名的品德高尚、博学多识的人才。两个人都官拜尚书郎。携手并进,但是后来,雷义因为代替同僚受罪,被免职,陈重见此,也以身体抱恙为由辞官归乡。回乡后,雷义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不被允许,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人们被他们深厚的情谊所感动,称颂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八拜之交的来历你知道吗(原来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的时候拜八下)(6)

鸡黎之交:元伯、巨卿

元伯和巨卿是同班同学,感情很深。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巨卿对元伯说两年以后我会去你家,拜见你的母亲。转眼间两年约期已至,元伯让母亲准备酒菜迎接巨卿,他母亲说已经两年没有见了,你怎么会知道他回来?元伯说巨卿是守信之人,肯定会来的,果然巨卿如约而至。后来元伯病逝巨卿梦到了元伯在呼喊他,于是驾车身穿丧服赶去元伯葬礼。但是他还是没有赶上,元伯灵柩已经准备发丧,就在灵柩将要放进坟墓中时棺材却不肯进去,母亲知道元伯还有心愿没有了解,便等了一会。后来远处赶来一辆白马车,并且伴随着哭嚎声,元伯母亲知道巨卿到了。巨卿吊唁说:“走了元伯,死生异路,从此永别。”参加葬礼的人,无不为之落泪。巨卿亲自拉着牵引灵柩的大绳,灵柩才缓缓进入坟墓。巨卿在元伯下葬之后为元伯修坟种树才离开那里。

八拜之交的来历你知道吗(原来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的时候拜八下)(7)

忘年之交:孔融、祢衡

孔融从小家学渊源,并且勤奋好学,非常有文采,是当时建安七子之一,可谓闻名天下。祢衡少有才辩,桀骜不驯,喜欢讽刺时事,诋毁权贵,不屑当时名流,但却与孔融的关系十分亲密,两人年龄相差近二十岁,但是年龄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彼此的欣赏,祢衡称孔融“有大才”,孔融说祢衡“淑质贞亮,英才卓砾”。人们把这种年辈不相当的人之间的交往称为“忘年之交”。

八拜之交的来历你知道吗(原来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的时候拜八下)(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