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孩们要虔诚地向天上的织女乞求传授智慧和巧艺天上的仙女,大概永远不会退休吧而在凡间,有许许多多心灵手巧的女性,在退休后仍用巧手“织”出一片新天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退休的三个关键词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退休的三个关键词是(退休生活退休织女)

退休的三个关键词是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孩们要虔诚地向天上的织女乞求传授智慧和巧艺。天上的仙女,大概永远不会退休吧。而在凡间,有许许多多心灵手巧的女性,在退休后仍用巧手“织”出一片新天地。

变废为宝成非遗传承人

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村,69岁的潘慧君是著名的“巧姐”。

珠村是“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天河乞巧习俗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时候,每年七夕节,潘慧君参加珠村的七夕活动,跟着长辈做手工。参加工作后,潘慧君没让自己的巧手荒废。她把南瓜仁、变形的旧草帽、废弃的奶粉罐等,变成丰富多彩的手工作品。退休后,潘慧君先是在一家钢琴厂做管理工作,听闻村中重新“摆七娘”(乞巧节习俗),她心里痒痒的,想加入一起“玩”。

于是,潘慧君二次退休,专心钻研乞巧手工艺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潘慧君说,乞巧比的就是谁的手“巧”,用一粒米、谷,甚至是吸管,也可以做成花瓣;乞巧还提倡环保,随便一样废置的物料,都能变废为宝做成作品。“如果乞巧摆的都是传统的东西,吸引不到年轻人。”潘慧君说,她喜欢做一些现代的作品。广州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她以亚运场馆和运动健儿为原型,制作了多个工艺品。疫情发生后,她做了一组致敬最美逆行者以及宣传防疫的作品。去年,她被评为天河乞巧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

办服装厂“缝”出一片天

在新疆乌鲁木齐,77岁的吕春华凭巧手创业,迎来了事业第二春。

退休前,吕春华还真是一名“织女”——纺织女工,当过服装厂厂长。2000年,眼见家附近一家服装厂面临关门歇业,她坐不住了。“我有大半辈子的制衣经验,为什么就不能在制衣行业闯出一片天?”很快,吕春华接手了这家只有两台缝纫机、7名工人的制衣小作坊。经过市场调研,吕春华将重点放在了制作校服和工装上。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容易。

最初,由于资金有限,吕春华常常和丈夫坐公交车进货。一次,由于天黑看不清路,吕春华连人带布料摔进路边渠沟,右腿被铁丝划了一道10厘米长的口子;2008年,在一次服装会议发表演讲时,吕春华突发脑溢血,险些丢了性命。“身体受累是其次,关键是精神压力太大。”吕春华没有气馁,越挫越勇。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吕春华的服装厂在竞争激烈的新疆制衣市场中,渐渐崭露头角。乘势而上,吕春华又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和专业的技术研发、销售团队,同时在成都、上海等地创办制衣分公司,并启动电子商务服装销售,干得风风火火。

在国际时尚圈引领潮流

不要以为“织女”们退休了就不时尚,就自甘凡庸。山东青岛66岁的张式范,可是在全球时尚圈掀起了一股潮流。

张式范年轻时在服装厂工作,学会服装打样、制版、剪裁等技术。2004年,张式范开了一家潜水游泳用品专卖店。听到很多客户抱怨普通泳衣不是不防晒就是容易被海蜇蜇伤,张式范决定自己设计一款新型泳衣。凭着年轻时积累的手艺,她鼓捣几天后,设计出了一款长袖长裤泳衣,取名“水母衣”。结果,“水母衣”销量非常好,燃起了张式范发明创造的激情。

此后,张式范不断改良产品,还开起网店。后来,张式范设计的游泳头套被国外网站取名为“脸基尼”,并成功杀入国际时尚圈。于是,张式范在国内外声名鹊起。如今,以“脸基尼”为代表的原创产品,成为她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据《快乐老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