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

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那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究竟是什么来历呢?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由来

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目的

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022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文化和自然遗产包含哪些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

鞍山非遗家底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这片充满乡土人情的辽沈大地上,鞍山非遗国家级项目、国家级传承人数量始终排在全省前列。

目前,鞍山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有92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1个(包括岫岩满族剪纸、岫岩皮影戏2个入选联合国名录项目)、省级项目12个、市级项目69个。

鞍山文物知多少

目前,我市51处不可移动文物、313件(套)可移动文物于2021年被省文物局公布为革命文物。其中,51处不可移动文物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0处;313件(套)可移动文物包括一级文物7件(套)、二级文物24件(套)、三级文物7件(套)、未定级文物275件(套)。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4)

★【国保】海城仙人洞遗址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

★【国保】析木城石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

★【国保】金塔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7)

★【国保】银塔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8)

★【国保】卧龙山山城遗址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9)

★【国保】千山古建筑群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0)

★【国保】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1)

馆藏文物精彩亮相

全市有博物馆7个,其中国有博物馆5个,民营博物馆2个(青籽世家博物馆、岫岩雨桐玉文化博物馆)。

★鞍山市博物馆

鞍山市博物馆设有远古文明馆、文物精品馆等9个展厅,馆藏文物及考古资料万余件,有瓷器、漆器、木家具等11类,珍贵文物984件(其中一级品8件、二级品231件),以明清官窑瓷器、明清宫廷家具最具特色。藏品主要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沈阳故宫、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调拨的文物。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2)

明万历青花八仙庆寿图大罐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3)

战国青铜戈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4)

清紫檀框黄杨木雕大挂屏

一级品包括战国青铜戈、明万历青花八仙祝寿图罐和清紫檀黄杨木雕挂屏等,其中清紫檀黄杨木雕挂屏高140厘米、宽90.5厘米,挂屏心为一块整板黄杨木高浮雕“万寿图”,被评为辽宁省十大馆藏精品。在鞍山地区出土的文物中,很多文物因其价值珍贵而在上级博物馆展出。小孤山仙人洞发掘的骨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小孤山仙人洞、海城黄瓦窑、崔源家族墓发掘的文物32件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5)

活动现场异彩纷呈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6)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6月11日上午10:00在万达广场一楼举行,活动由市文旅广电局主办,市文旅中心、高新区管委会、鞍山万达广场承办。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7)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8)

启动仪式现场,大家通过精彩的视频了解鞍山非遗项目的风采,市博物馆讲解员现场讲解鞍山非遗的发展情况,“鞍山文物我们绘”的获奖情况也在现场揭晓,现场图片展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驻足观看,掀起了人们关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热潮。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9)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简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市将围绕“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开展非遗项目体验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其中,全市文旅广电行政部门、非遗保护机构和5家国有博物馆将举办各类宣传展示活动;文博活动主要以图片展的形式,举办“让文物活起来”特色主题活动和文物惠民服务等线上线下活动;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图片展、播放短视频以及现场展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开展。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出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