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城市副中心”)建设再提速。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25年,“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基本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城市副中心即为此前规划的通州新城,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组成北京新的“两翼”。当下,城市副中心也被多方视为再塑城市空间格局、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战略。
据了解,城市副中心的主导功能是四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二是行政办公,三是商务服务,四是文化和旅游,今后将聚焦于四个主导功能进行提升,并与雄安新区各有分工、互为促进。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杨开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雄安新区是在“白纸”上兴起,而通州城市发展已久,目前主要是升级迭代,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
为形成良好支撑,《意见》还提到将加大中央财政对城市副中心发展的支持力度。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每年将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
当下,城市副中心的空间框架有序拉开,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人口转移也正在推进。至2020年底,通州区达184万人,比2014年刚开始疏解工作时增加了近36万人,与此同时,首都中心城区人口下降15%。
城市空间功能“梯度化”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设想由来已久。
早在2012年,北京市政府就曾尝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提出打造功能完备的通州城市副中心。
一个重点发展节点出现在2016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通州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并与雄安新区的设立一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后,2017年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的发展模式,构建北京新的城市发展格局。
其中,“一核”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总面积约92.5平方公里)、“一主”为中心城区即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一副”正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另外,其他新城板块如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则被列入“多点”范畴。
曾经,通州也和顺义、亦庄等板块类似,作为北京的卫星城之一。随着近五年来城市副中心战略的推进,通州提速发展,已迁入一批行政机构、事业单位。
2019年1月,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市级机关第一批搬迁涉及35个部门、165家单位的主体搬迁,约1.2万人,第二批搬迁正在筹划中,将争取明年或后年陆续搬迁,将涉及约3万人。
杨开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央企或者中央主导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将主要疏解到雄安新区,而北京市属的行政事业单位,或者市属企业则更多疏解到城市副中心,“两翼”的定位不同。
当下,北京正进一步依据“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目录,从近日公开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1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可见,“一核”、“一主”区域的产业新增条件继续收紧,城市副中心将成为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据《目录》,“一核”区域将禁止新建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设施;禁止新建住宅类项目(棚改和危房改建除外);禁止新建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禁止央企总部新迁入,严控迁入市属国有企业总部等。
就主城区中的“城四区”而言,《目录》根据四环、五环等的不同区域,也对新增商业、新增写字楼酒店、新设三级医院、京外中央企业总部新迁入等作出了相关限制或禁止。
反观城市副中心等区域,基本不限住、不限商、不限办、不限医,不过对于交通运输、仓储、电力、热力等产业仍有限制或禁止。同时,除了一些非生产制造环节,比如研发、测试等,城市副中心对于制造业的新建扩建也有限制。
而平原地区的“多点”新城,除了全市区域统一的限制条款,对于制造业、仓储、运输等行业均无特别限制。
可见,未来北京的空间功能将进一步“梯度化”,主城区的商业服务、总部机构的增加迎来大幅限制,城市副中心将成为这部分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同时占地面积较大的制造业、仓储业将在城市副中心受到限制,这部分功能将放在其他新城进行发展。
一批特定支持政策“上线”
从2016年算起,这五年中,城市副中心推进速度快、投资大,面貌可谓日新月异,城市框架也有序拉开。
据了解,五年来城市副中心已累计实施市区两级重点工程项目563项,累计投资超5000亿元。近日,北京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郑皓提到,首都博物馆东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三大建筑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将于明年全面建成。
交通方面,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结构正在加快施工,预计2024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
作为重点承载总部经济、财富管理等商务服务功能的运河商务区现已初具规模,新建15座楼宇,累计完工建筑面积411万平方米,可提供的产业空间面积达630万平方米。
未来五年,城市副中心还将每年将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意见》提到“在保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力度,将城市副中心建设融资需求作为重要因素予以单独核算。”
城市副中心迎来的重要特定政策不止这一项。
去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由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行使部分市级行政权力的决定》对外公布,次月,首批赋予城市副中心管委会的30项职权正式生效,涉及市发改、规自、住建、城管、交通、水务等多个部门,涵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批准、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批准等。
城市副中心获得市级赋权将提升其行政效率,进而加速增强地区的竞争力。
近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已获得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批复,正式开始受理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登记管辖企业的登记业务,央企、外企等企业登记业务无需再前往城区。
融资支持、行政赋权之外,城市副中心在产业科创方面也有重要支持政策。
在解读《意见》时,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述强表示,“在科技创新方面,本市将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在副中心落地实施。中关村有什么政策,副中心也会落实相关政策。”
杨开忠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把科创作为功能定位之一是近些年城市副中心定位的一个拓展,这也符合国家整体已进入创新发展阶段的趋势。
此前,通州区已对接中关村,双方一起探索城市副中心区域内可助力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的场景。为此,今年已形成一份《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新场景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包括推动集成设计、关键岗位机器人集成、数控机床及软件服务等技术应用,为智能制造提供应用场景等。
实际上,此前不少学者表示,通州急需改变“有城无业”的状况,如果环境优美但没有足够强劲的产业支撑,仍然只能算睡城,而非功能完整的城市。
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推进,通州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之于北京整座城市而言,城市副中心是其城市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