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子卯,稷食菜羹。”

——《礼记》


中国素食文化发展脉络02先秦

先秦夏、商、周时期,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各等级间的饮食情况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区别。该时期的饮食等级化,可以说是因为社会习俗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决定的。

该段时期,统治者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占有了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衣食住行上可以说相当富足,于是便开始追求食品带来了口腹享受,如商纣王的“酒池肉林”。这在社会等级上讲看似可能极不公平,也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却增加了食品的种类,也使得食品发生了结构上的变化,所以事物的发展有利就有弊。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误区,只有平民以上的人才能吃肉。实际这种食肉是有严格规定和规矩的,不是像人类现在这样可以顿顿大鱼大肉,吃的沟满壕平。

吃斋和不吃斋区别(素行苏醒十三饮食习俗与社会治乱)(1)

相传,夏朝灭于乙卯日,商纣王朝灭于甲子日,之后为警醒后人避免重蹈覆辙,便规定这些日子需斋戒。《礼记》中便有记载:“逢子卯,稷食菜羹。”说明那时候就已经有了初一十五吃素的传统。

而在周代时,素食与斋戒就已经深深联系在了一起。

吃斋和不吃斋区别(素行苏醒十三饮食习俗与社会治乱)(2)

《礼记·坊记》:“齐(斋)戒以事鬼神。”这个斋戒不是佛家的斋戒,那时佛教还未传到我国。斋戒是要在数日前就要沐浴、更衣、独寝、戒酒、并食用素食。

在后来的《论语·乡党》也提到:“齐必变食。”如何变呢?说的就是当初是什么样的身份就吃什么肉,都是有等级规定的。

另外,《仪礼·丧服》上说,亲人死后要守灵,朝夕都要哭丧,并且饮食要用蔬菜和水果。

吃斋和不吃斋区别(素行苏醒十三饮食习俗与社会治乱)(3)

《礼记·王制》中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据周礼规定:有资格吃牛肉的是天子;诸侯平时只能吃羊肉,每月初一才能吃牛肉;大夫平日只能吃猪肉和狗肉,每月初一才能吃羊肉;而百姓庶民,五十者才可以衣帛,七十者才可以食肉。当时他们都是吃“白食”的,并且在斋戒是要变食。一白一红,一素一腥,红指的就是吃“血食”的天子、诸侯和大夫。

吃斋和不吃斋区别(素行苏醒十三饮食习俗与社会治乱)(4)

由此看出,先秦的素食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国本土特有的素食文化开始正式形成,并与社会的各种习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由于生产力低下,那时还是以素食为主。虽然统治阶级可以吃肉,但他们也会因为对于天地、鬼神、祖先的尊重而在某些特殊时段选择吃素。

这说明在人们在内心深处,已经认可素食是一种仁慈的、向天地鬼神和祖先保持敬意的最好的饮食方式。

吃斋和不吃斋区别(素行苏醒十三饮食习俗与社会治乱)(5)

翻看整个中国朝代史,从夏商到明清,最长的一个朝代就是八百多年的周朝。这么长久的根本在于“礼乐”(周礼)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并形成了独有文化体系,使人们不断追寻古典纯朴的精神本质。

而周礼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来讲,对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有着严格的要求,也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所包括的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了“礼”的范畴,在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吃斋和不吃斋区别(素行苏醒十三饮食习俗与社会治乱)(6)

吃斋和不吃斋区别(素行苏醒十三饮食习俗与社会治乱)(7)

周的灭亡最终也是“礼乐”的崩坏。当物质生活富足,饮食不拮据时,人们就很容易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奢侈豪华……于是便开始了一场场饕餮盛宴,开始了腐朽享乐的生活模式……

无法维系住“礼”的治心状态时,礼德的品格和能量也就流逝。一旦社会没有了任何道德能量的滋养,和品格的维系制约时,国家和社会必然乱象丛生。而食素本身就是对天地、鬼神、祖先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也是清净自我、回归内心本质的钥匙,更是减少杀戮和怨气的根本。正是“周礼”的形成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溯源》

《夏商周时代的饮食文化》

图片来源:

头条正版图片,及网络

(未完待续)


一道素,了心堂祈愿:素康达天下,天下皆素康

吃斋和不吃斋区别(素行苏醒十三饮食习俗与社会治乱)(8)

素,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素,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和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态。

笔者:一道素,本名王海宇

一个弃荤茹素的草根

文正书院副院长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中医健康管理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