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东莞各个学校里,隐藏着一位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善教乐教的好教师。羊城晚报东莞全媒体传播中心推出“莞邑良师”系列报道,旨在挖掘特色教育理念、独特教学方法、生动教学故事,使默默无闻的人民教师“被看见”“被传颂”,展示东莞教育队伍良好的精神面貌。(周晓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一生。自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传统意义上的“家事”上升为有法可依的“国事”,中国父母正式进入“依法带娃”时代。为此,笔者采访了家庭教育专家——南城阳光第六小学优秀教师黄美玲,针对家庭教育热点话题进行答疑解惑。

“家庭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言传身教的过程。”黄美玲表示,她认为有义务多做些父母动员工作,鼓励每个家庭积极参与家庭教育,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和特质,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并成为孩子人生的助力者。

黄美玲十四中(莞邑良师系列报道①)(1)

开展亲子共读,成就学习型家长

“双减”改革要求教育回归育人本位,从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陷阱中走出来,但这个目标由学校的老师单枪匹马去完成是实现不了的,家庭教育必须即刻“补位”,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驾齐驱,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黄美玲告诉笔者,有时候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并不需要为孩子做到像学校教育般系统的规划,甚至不用刻意地教育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关键还是在于父母自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常会有家长跟我抱怨,买了一堆书放家里,为什么我家小孩就不爱看书呢?”黄美玲笑言,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她会先询问家长平时在家会看书吗?“不是每个孩子生来就爱读书,阅读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其中,0至6岁是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家长的以身作则十分重要,“不能让孩子去读书,自己天天刷手机。孩子有样学样,自然也不会主动看书。”黄美玲举例,“我们班上有个女孩作文写得好,词汇量丰富。她妈妈谈起‘育儿经验’时表示自己和爸爸从来没有刻意去引导孩子看书。”黄美玲讲道,“原来孩子的妈妈每天在家都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家庭氛围影响了孩子,孩子自然而然地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在黄美玲看来,父母要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人身份并没有那么难以实现,大多时候他们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对孩子最深刻的教育。因此,比起为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补课”和兴趣班,父母更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家里要求孩子不玩电子产品的同时自己也尽量做到不看手机,多与孩子交流,开展亲子共读、一起做益智的游戏;周末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去大自然感受生命的力量,去博物馆、图书馆增长知识……互相陪伴、共同学习,这就是良性的家庭教育。

有了二孩,要直接表达对大孩的爱

“全面二孩”“三孩”政策实施以来,很多家庭迎来了新成员。家里添丁进口,是一件喜事。但有些父母在老二出生以后甚至在怀孕的时候,就发现老大出现了令人苦恼的情况:成绩下降、行为倒退,出现情绪问题,甚至出现反常行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很多家长觉得精力有限,照顾了年纪小的,对老大的关注度便降低。特别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对父母关注度的转移比较敏感,导致情绪发生比较大的波动,影响自身行为及学习成绩。

“有些孩子学习成绩明显退步了,原因可能就是家里有了一个比他小很多的弟弟或者妹妹。”黄美玲说,比如她班上有一个男孩子小轩,原来成绩优秀,人也温顺,平时跟同学有说有笑的。但从这个学期开始,小轩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马虎,甚至找各种借口不交作业。

有一次收到小轩的作文,上面写道“自从弟弟来了,妈妈就不爱我了。”黄美玲讲道,“后面我找小轩聊天,了解到他因弟弟的到来心理落差大,想通过不写作业、做错事吸引大人的关注。”后续家访,小轩妈妈说,自从有了二孩,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小宝身上,对小轩的关注度下降了,“一个人带两个孩子顾不过来,原来还会管一管他的作业,现在精力上顾不上那么多。”黄美玲表示,家里有了二孩导致大孩成绩退步的,一般是家里原先盯得比较牢的学生。“之前家里所有人的关注点都聚焦在大孩身上,有了二孩后,这些关注点全部转移了,孩子的自我认知会觉得‘爸妈不爱我了’。”

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对于大孩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父母怎么做。黄美玲建议:“家长要去引导,要直接地表达对大孩的爱,让大孩感受到家长的关注陪伴。”譬如,多与孩子进行知心交流,与孩子做他们感兴趣的事,孩子自然会觉得依然被父母关注,不良情绪和行为也就不会产生。在与两个孩子相处过程中,父母应多创造机会,让大孩帮忙递奶瓶、尿不湿、讲故事、唱儿歌等。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给予及时的赞扬,让大孩获得照顾小宝的成就感,与此同时也会逐渐了解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此被关爱,从而逐步体会父母的艰辛,逐步学会感恩。

黄美玲十四中(莞邑良师系列报道①)(2)

线下教育需给予孩子更多耐心

受疫情影响,东莞暂停了线下教学,纷纷启用在线授课的方式。在家上课,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自然变得多起来,不少矛盾也随之而来。一些家长表示,“神兽回笼上网课,家长跟着受折磨”“与孩子相处久了,不利于家庭和谐”。黄美玲表示,近段时间,作为家长应适当放平心态、降低期待值,接纳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孩子可在家长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尤其是做好奖惩机制,营造自律为自己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可有效让孩子专注于自我成长。

“孩子不按时上网课,不想完成学习任务,还有想打游戏、看电视之类的,都是线上教育期间家长容易与孩子出现矛盾的点。”黄美玲说。

就问题的解决而言,黄美玲表示,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背景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放平心态,接纳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孩子来说,他们的抗干扰能力还在发展成型中,家是舒适区,没有浓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所以孩子想在家里想玩一下,也是正常现象。“其实他们很矛盾,既想玩又想学,很焦虑,很容易自责。”黄美玲称,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在父母的陪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做好时间管理,尤其是给自己做好奖惩机制。“可以营造一种每一次自律都会自己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孩子就能有更多的心理能量,应对后续学习生活。”黄美玲介绍说。

总之,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孩子做好示范,在家PK平板支撑、PK俯卧撑、跳绳等等来开展运动;不能出门聚餐,家长和孩子可以一道在厨房里为自己做一做健康的大餐。亲子之间良性互动起来,幸福感能够加倍,正能量也能够加倍。(文/姚梓婷 图/受访者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