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纪晓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被电视剧骗了好多年)(1)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清朝只有两个清官,一个叫刘罗锅一个叫纪晓岚,这全是拜影视剧所赐。其实真实的历史未必没有电视剧好看,起码《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没有告诉大家,纪晓岚曾因为通风报信被判贬官至新疆。

01

刘罗锅与纪晓岚

刘墉和纪晓岚是名义上的师兄弟,因为后者师从刘统勋,而刘统勋是刘墉的父亲。刘墉的父亲也算名人,前几年热播的影视剧《天下粮仓》主要就是讲述刘统勋的功绩。

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编纂,无论是学识还是才思自然都是上等,而刘墉书法非常棒,因此两人经常在一起唱和。

纪晓岚出题、刘墉写字,二人合作留下了不少优秀的篇章,比如“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便是出自纪昀之口。而他对这句诗非常喜爱,以至于去世之后,刘墉专门写下来作为挽联相送。

在对于和珅的问题上,两人的立场是一致的。当时满朝文武多多少少都会与皇帝的红人产生一些关联,只有少数几个人不肯依附,其中便有刘、纪二人。

不过两人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那般与和珅针锋相对,因为和珅年龄太小,等他掌握国家权柄的时候,刘墉已经失去了进取心,一心混日子等死,完全没有什么斗争的兴趣。而且二人之间年龄相差如此之大,根本没有《宰相刘罗锅》中所演的,可以与和珅从年轻斗到晚年,最后两人还惺惺相惜。

而纪晓岚就更不会了,一则他高中进士的时候和珅刚刚出生,二人之间差着辈分呢,电视剧中完全将他们捏估成了同龄人。二则和珅崛起的时候,纪昀刚刚从新疆流放回来,一家人经历了生离死别,如此重大的创痛已经让纪晓岚处事小心再小心。

那么纪晓岚为什么会流放新疆呢?

历史上的纪晓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被电视剧骗了好多年)(2)

02

无字信惹祸

乾隆三十三年的夏天,已经在家退休多年的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忽然在山东德州的家中接到纪晓岚送来的一封信。

卢见曾与纪晓岚算是亲家,前者的孙子娶了后者的长女。有了这层关系,两家相互提挈。卢见曾在任的时候帮助过纪晓岚,等他致仕回家了纪晓岚已经进入了政治中枢。

卢见曾打开信封被里面的内容惊愕到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信里里外外没一个字,只装着一撮食盐和一撮茶叶。卢见曾也是一路过关斩将考出来的进士,对这种隐喻题非常在行。

看到盐和茶叶,他惊得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东西代表的意思是:“盐引亏空,立案侦查(茶)”。盐引是宋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凭证,有了盐引就代表商人可以合法运输、销售食盐了。由于这是官府颁发的手续,因此十分容易造成垄断,这也是古代盐商巨富的原因。

而到了清代,主要产盐区的事务都由两淮盐政使负责,试想一下,盐引这个产生巨大经济利益的手续自然非常容易滋生腐败问题。而卢见曾也恰当地抓住了“经济效益”,凡是想获得盐引,每申请贩卖两百斤盐,就必须上供三两银钱。

历史上的纪晓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被电视剧骗了好多年)(3)

这三两看似不多,但在将近二十二年的时间里,却贡献了白银两千万两。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乾隆朝一年的税收大概在八千万两左右,这些钱相当于一年国家收入的四分之一。

可这么多钱却没有进入国库,而是全部进入了盐政体系这些官员们的腰包。由于做到了“雨露均沾”,所以上上下下心照不宣,这种贪污行为始终将皇帝蒙在鼓里,卢见曾也安然退休。

可没有想到,新上任的盐政官员龙拔世由于对传统的分赃感到不均,与同事闹翻。一气之下,他向乾隆奏报将官员侵吞盐引回扣的事情全抖搂出来。乾隆又惊又气,忙召开御前会议,与几位近臣商定派人秘密侦查,查清后一一严办。当时纪晓岚由于编修《四库全书》风头正劲,自然在皇帝圈定的小圈子里。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纪晓岚连夜给亲家修书一封。他心里的算盘打得特别好,没有留下任何通风报信的亲笔内容,绝对不会牵连到自己。

可没有想到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没过多久乾隆皇帝便单独召见他,“你虽然未写一字,未传一言,但通风报信,证据确凿。”很快纪晓岚便被派去乌鲁木齐“出差”了。

历史上的纪晓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被电视剧骗了好多年)(4)

03

物是人非

两年后,纪晓岚重回“阅微草堂”,但等待他的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在他流放期间,年仅二十多岁的大儿子死掉了。回到北京没多久,他爱妾郭彩符也死掉了。要知道,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郭彩符”这个名字经常出现。

对他造成打击的第三件事情便是他的“四儿”被仆人杀了。纪晓岚生有三个儿子,但在眼中还有第四个儿子,便是名叫“四儿”的一条狗。

纪晓岚流放新疆的时候,这条狗也跟着去了,白天黑夜不离左右,感情自是不一般。回京之后,一见有仆人偷懒“四儿”便狂吠不止。

大家嫌狗妨碍自己的事情,于是偷摸把狗给杀了。纪晓岚对此极其恼火,不仅厚葬“四儿”,还写了“师犬堂”的牌匾挂在仆人们的房子里。

经过这一番折腾,纪晓岚已经丧失了早年的锐气,面对如日中天的和珅,他压根就没有抗衡的打算与实力。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李金钖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