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驱动形式可以分为:前置前驱、前置后驱、前置四驱、中置后驱、中置四驱、后置后驱、后置四驱、双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三电机四驱、四电机四驱、电子适时四驱

前置前驱

即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ront—en-gine Front—drive,简称FF),前置前驱轿车之大众甲壳虫这是轿车(含微型、经济型汽车)上比较盛行的驱动型式。

车辆驱动方式及特点(汽车百科车辆驱动形式)(1)

前置前驱轿车的布局一般都是将发动机横向布置,与设计紧凑的变速驱动桥相连。

例如:奥迪A6、捷达、别克、帕萨特、雅阁等品牌乘用车,均采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

优点:

1.省略传动轴,减轻车重,结构比较紧凑;

2.驾驶室空间较为宽敞,并有利于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适性;

3.发动机靠近驱动轮,动力传递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

4.简化了后悬架系统;

5.行李箱布置在汽车后部,所以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

缺点:

1.启动、加速或爬坡时,前轮负荷减少,牵引力下降;

2.制造成本高、维修保养困难。

3.前桥负荷较重,前轮又是转向轮,故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

4.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因其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前置后驱

即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ont—engine , Rear—drive,简称FR)的一种驱动形式。

车辆驱动方式及特点(汽车百科车辆驱动形式)(2)

优点:

1、操控性好

2、起步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

3、维修容易,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部件更接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局和转向机构的结构,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缺点:

1、成本较高,空间利用不便

2、牵引力不足、转向过度

3、动力损耗较大

前置四驱

是指汽车发动机位于车辆前端 并且是四轮驱动

车辆驱动方式及特点(汽车百科车辆驱动形式)(3)

优点:

行驶稳定,操控性好,在山坡、滩涂、泥地、沙漠 等地尤其显其特点。

中置后驱

即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iddle—engine Rear—drive,简称MR),是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型式。此外,某些大、中型客车也采用该型式,但采用该型式的货车很少。

车辆驱动方式及特点(汽车百科车辆驱动形式)(4)

优点:

一、运动型车

1.获得最佳的轴荷分配,操纵性好,行驶稳定。

2.发动机近驱动桥,无需传动轴,减轻车重,传动率高。

3.重量集中,车身平摆方向的惯性力矩小,转弯时,转向盘操作灵敏,运动性好。

二、大、中型客车

具有车厢内的面积利用率较高、车内噪音小、传动轴短、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缺点:

一、运动型车

1.发动机占据了车厢和行李箱一部分空间,后排乘做空间减少。

2.对发动机的隔音和绝热差,舒适性有所降低。

二、大、中型客车

1.发动机需要特殊设计,且其冷却和防尘不易。

2.远程操纵机构复杂,维修保养不便。

3.地板高度难于降低

中置四驱

发动机中置四轮驱动(Middle Engine All-Wheel-Drive,简称M-AWD),高性能跑车和超级跑车多采用这种型式。相比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发动机中置四轮驱动的操控性以及过弯极限要更强。

后置后驱

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后部,与差速器和手动变速器连成一体,后轮为驱动轮,发动机布置在后桥后方,此为后置后驱

车辆驱动方式及特点(汽车百科车辆驱动形式)(5)

优点

1.横摆力矩小,车辆操纵灵活;

2.启动和爬坡性能良好

3.前轮负荷小,转向轻便

4.制动力分配合理;

5.发动机易于拆卸;

缺点

1.直线行驶性能一般

2.前轮负荷小,在冰面上行驶时转向困难;

3.由于管路短,排气装置设计难度大;

4.复杂的换挡机构;

5.行李箱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后置四驱

发动机后置四轮驱动(Rear Engine All-Wheel-Drive,简称R-AWD),保时捷911 四驱车型采用此驱动形式。

以上是传统燃油车的驱动形式,但随着电动车的发展,出现了双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三电机四驱、四电机四驱、电子适时四驱等适合电动车的驱动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