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东方红,太阳升,东方出了个毛泽东…",这首令人振奋且骄傲的红歌,相信所有中国人都很喜爱,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升上太空,同时也将这首歌带向了全世界。

而更令人发自内心骄傲与自豪的是当时演奏东方红的乐器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墓编钟。距今已经2400多年,还能保存如此完好又能演奏当代乐曲,这是多高的技术工艺,多令人惊叹的宝藏!

如今人们的生活品质在迅速提升,音乐已变成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现在全球文化大交融,乐器已经呈现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局面,但编钟在音乐界的地位依旧是很高的,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乐器,曾侯乙编钟横跨五个半八度,而直到18世纪初,钢琴还只能演奏五个八度。那如此高深造诣的编钟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呢?

编钟是用什么制成(聆听雄浑的千古绝响)(1)

(图一 东方红一号卫星图)

始于"礼乐"

编钟之所以能发扬光大,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极大的关系。周朝重视礼乐制度,对乐器需求很大,而编钟造型精美,声音可清脆明亮,也可铿锵有力、绵绵不绝,亦可雄浑浪漫,深得统治者的喜爱,被誉为"只有在盛世才可演奏的国之重器",此外当时诸侯国众多,野心都很大,诸侯间互相"攀比",争相赶造编钟,以显示自己的国力和威严,这也无形中促进了编钟的发展,而且当时青铜文明也处于一个发展迅猛的时期,也为编钟的铸造提供了丰足的原料。

编钟由青铜铸成,扁圆形的钟按音调高低排列在巨大的钟架上,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当时的编钟还不是很大,由大小三枚组合而成,而传说的时间要更早,兴起于黄帝时期,据说还记载了一些礼乐知识。

结合史料记载以及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认定是西周时期,而到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鼎盛,开始出现9枚一组和13枚一组的。编钟的上层叫钮钟,下层叫甬钟,而正中间是镈钟,镈的余音特别长,礼仪功能比较强。编钟由丁字形和长形的木槌敲击出声,根据钟体的大小和尺寸而决定音量。

编钟是用什么制成(聆听雄浑的千古绝响)(2)

(图二 镈钟图示)

百闻不如一见,河南信阳城曾出土考古史上第一套编钟,是13枚一组的,而后来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更是直接影响了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音乐界的地位。

在这之前,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五声音阶落后于西方的七音阶。曾侯乙墓编钟有19个钮钟,45个甬钟,1个镈钟组成,能弹奏"一钟双响",跨越5个半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是世界上有发现以来最早的具有12个半音的乐器。

编钟是用什么制成(聆听雄浑的千古绝响)(3)

(图三 曾侯乙编钟图示)

终于"艺术品"

编钟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其发展的巅峰,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天下,此时不再需要全套的周礼来显示自己的权威,而堪称周礼中重要的乐器——编钟也就被慢慢搁置。

而且当时开始出现大量的货币,大量的青铜开始用于货币的原料和其他的铜制品。先秦时期的编钟相对来说还没完全没落,依旧有些人在铸造,但做工成本太高。编钟耗用青铜量极大,一套编钟相当于一个小国的国库。寻常百姓家自然没有那个能力去铸造,而统治者也极少用到,便渐渐的衰落了。

到了汉朝时期,已经没有了双音的效果,消音上等工艺的精湛度也远比不上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儒家思想的盛行,编钟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因工艺失传,已经不能再造出曾侯乙编钟那样的作品了。元明清时期,因为其他传统乐器的发展,再加上造价高昂,编钟慢慢衍变成皇家宫廷的艺术品,乾隆就曾花一千三百多黄金打造了一套金编钟。

编钟是用什么制成(聆听雄浑的千古绝响)(4)

(图四 金编钟图示)

编钟的历史价值

通过编钟的解读,能让人多多少少感受到一些当时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温度,这是两个时代的交汇和对话,曾侯乙编钟现在就作为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供有心之人前去欣赏和感受。编钟的工艺精湛,做工精美,音乐雄浑而浪漫,给一般人视觉和听觉上双重的享受;

而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编钟能够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其"一钟双响"的原理、当时对音乐的理解等引人研究和思考。编钟的音乐多变,可演奏古现代乐曲,即使到现代也不会被淘汰,也有其自身的音乐价值,同样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洗涤和陶冶。

编钟是用什么制成(聆听雄浑的千古绝响)(5)

(图五 曾侯乙编钟甬钟音名与现代音名对照图)

曾侯乙编钟每个钟身都刻有铭文,记录了当时的乐理学知识,这也是现在的音乐工作者们可参考和学习古代音乐的素材。而对于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来说,也是了解当时那个朝代文化的一个渠道,仿佛横跨2400多年与古人面对面交谈。

不仅在音律学,编钟在科学史也有不朽的价值,它是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象征。编钟的铸造技术以及工程图学的造诣很高,在当时生产力各种受阻的情况下,能铸造出如此巨大且精湛的乐器令人不解,也令人自豪与骄傲,这不仅能够带给现代人文化知识,也给予了一种文化自信。

曾侯乙编钟据说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当时的曾国首领曾侯乙是实力雄厚的楚国扫除其他诸侯国后唯一留下的一个诸侯,因世代交好,不敢轻易出兵,便想出送给曾侯乙500斤青铜让其铸造编钟的计策,如果曾侯乙中间动什么手脚就拿下他。

然而最终曾侯乙造出了价值连城的曾侯乙编钟,并发明了一钟双响,也代表着希望与楚国和平相处的愿望,而恰巧编钟奏出的和谐乐章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结语

据网易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目前网易云音乐总用户数已突破 8 亿,可以说中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在使用网易云,这还不算上使用其他音乐或音乐相关软件的用户,可见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音乐种类众多,而编钟因为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美妙的音色魅力成为其中无法让人忽视的一种,作为珍贵的国家宝藏,也令人敬畏和自豪。

现在,人们将其和当代的技术结合起来依旧可以演奏音乐,奏出美妙乐曲,这是文化的再延续,也是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虽然中间有过衰落,但她依然有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是那个时期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