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的第六首古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一首泊船瓜洲?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读一首泊船瓜洲(六年语文泊船瓜洲)

读一首泊船瓜洲

这首古诗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的第六首古诗。

古诗词诵读这一部分,一共收入了十首古诗,这些古诗给出了注释和插图,目的是让同学们根据注释和插图,试着理解古诗的含义,并试着背诵和默写全诗。

学习古诗《泊船瓜洲》。

下面跟杜du老师去学习《泊船瓜洲》这首古诗,先看看作者资料吧!

一、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神宗时,他担任宰相。并推行新法,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

所以王安石又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其突出的成就: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主要作品有:《梅花》《元日》《书湖阴先生壁》《伤仲永》。

二、古诗注释。

瓜州: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

京口:在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

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

绿:这里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

数:是几、几个。

重:重复、重合。

间:不连接、隔开。

还:回、归。

三、理解诗意。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京口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四、写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历来众说纷纭。

1.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又复归相位,前往汴京时所作。

此时他对推行的新法信心已经不足了,但是又没有办法,身不由己,所以才写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

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显露出自己已经有了退隐之意。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王安石拜参知政事前赴京为官时,想通过对充满生机的江南景色的描写,表达自己对变法前景的期望,以及渴望功成身退的心情。

3.还有人认为,这首诗作于王安石的晚年,在他归隐之后,其政治色彩已经不再强烈。

(同学们,对古诗的创作背景,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五、分析全诗。

这首诗的第三句最负盛名一个绿字不仅写出了春日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更写出了春风吹过草木送来一片生机的动态,变化。甚至令人感到春风都带有了人的情感。极具表现力。

据说,关于这个“绿”字王安石也想了很久,最开始诗句中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经过诗人王安石的反复推敲,最终选定了“绿”,在本诗中这个“绿”字作动词来讲。(考点:绿:动词,吹绿。)

六、中心思想。

本诗以景抒情,借身边的事物:山、水、春风、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该诗流露着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急切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七、写作特色。

这首诗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一个“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为传神。(同学们要学习诗人这种表达方法。新颖、独特,可以借鉴到你的作文中。)

关于本诗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和好的想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喜欢老师的文章,请给老师点赞、转发、收藏,谢谢。

杜du老师专注小学教育,分享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喜欢就点关注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杜du老师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