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信阳菜馆开得风生水起,官方还祭出了“信阳养生菜”,一批批特色菜选得如火如荼,一直在民间散养的信阳菜貌似找到了组织。而多数吃货们估计都不会在意,这一道道颜值爆表的美味是贫穷的杰作,是“好吃”的信阳人绞尽脑汁吃出来的,也是信阳这块奇特的土壤孕育出来的。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1)

凤九 | 文

信阳菜纵然没有到家喻户晓的地步,至少也小有名气了;河南的信阳菜馆,即使不是几百米一家,也不会让你半天找不到一家。

据官方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8年,郑州市的信阳菜馆数量达到3800多个,这个密度,还请理工科的小伙伴帮忙算一算。

当你不知不觉走到一家信阳菜馆门口,闻着飘出来的香味儿,鬼使神差你可能就推门进去了,然后一边看菜单一边流口水,“闷罐肉、筒鲜鱼、清炖南湾鱼、固始鹅块……”,一长串熟悉的名字,你已经不知道该吃哪个好了。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2)

而对于信阳菜来说,2018可以说是一个大丰年。

9月10日,“中国菜”世界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中国烹饪协会首次向世界发布《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主题名宴名录》,宣布“八大菜系”不足以概括中国餐饮文化的全貌,以后统称“中国菜”。

如此盛会,自然少不了信阳菜的身影。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3)

司马光家宴

作为信阳养生菜的代表“司马光家宴”,入选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宴,成为河南十大主题名宴之一;另一位代表商城炖菜在大会上出尽风头,商城艳阳天酒店获全国省籍地域主题名宴豫菜全鱼宴代表企业。

真可谓双喜临门。

但,吃了这么多年信阳菜,你知道它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不?

如果用历史专业术语来回答,就是很难考证。

不过从名字看,肯定有了信阳,才有信阳菜。信阳这个地名是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诞生的,之后沿用至今。

接着,在某年某月某日,信阳菜突然从这片独特的土壤里冒出来了。

根据1977年考古发现推断,信阳的饮食文化早在商代就很牛逼了,美酒加各种肉肉,后来又出现了周八珍,信阳菜的北方饮食文化血液就这么形成了。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4)

到了战国,信阳被楚国占据,平桥区还当过楚国的陪都。楚国菜在信阳大地上生根发芽了,这时候,就不仅仅是美酒加各种肉肉了,而是美酒加各种鱼鱼。这就给信阳菜注入了南方饮食文化血液。

因此,不管是北侉子还是南蛮子,来到信阳,都会吃得很开心。

这是一段很模糊的历史,信阳菜的来历必然不会如此笼统。

参天大树都是从一粒种子起家的,信阳菜也不例外,这些小小的种子,就是那一道道经典的信阳菜。

而这些菜的诞生过程大概能回答“信阳菜是咋冒出来的”。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考究精致的信阳菜,在高档宴席登堂入室,殊不知,它们大都诞生于乡土之间、贫苦之年。

贫穷的年代,人想吃好,就得动脑子。

首先要说的是闷罐肉,据说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给起的名字,他还用这道美食征服了秦昭王,让秦楚结成盟友,化解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5)

闷罐肉

但老信阳人有更为现实的说法。

信阳多茶山,农人的生计除了种地就是种茶,养殖业在过去并不发达,一家养一头猪,得吃一年。

生活贫苦并没有妨碍信阳人吃得好,在商城、新县一带,自古就有“吃块肥肉才能把庄稼种”的民谣。而在信阳民间,也有“宁穷百天,不穷一顿”的说法。

所以哪怕一家一年只有一头猪,聪明的信阳人也会想方设法美美滴吃上一年。

为了便于保存,农人将部分肥肉炼成猪油,其他可以吃的肉经过调味焖煮后放进瓦罐里,上面用厚厚的猪油封起来,这样就不会坏了,吃的时候拿一点出来,省着吃,可以吃一年。

这便是闷罐肉的由来。

跟闷罐肉类似的,还有筒鲜鱼,也是生在寻常百姓家。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6)

红烧筒鲜鱼

多水的信阳,鱼是不缺的。粮食不够吃的年月,河里的鱼总是管饱的,抓一次鱼剁吧剁吧放到竹筒或者罐子里,撒上盐之类的调料,再封口腌上十天半月,一道美味就诞生了。

还有罗山大肠汤,被称为下里巴美食。据可靠说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罗山李老太太发明的。

那会儿人都穷,尤其干体力活的,想吃点荤又舍不得钱,这个时候,李老太太歪打正着发明了罗山大肠汤。

她一开始卖早点,为了多赚点钱,就从市场买来猪下水、猪血之类的杂碎,配上豆腐炖成杂碎汤,1984年,罗山第一碗大肠汤诞生,两毛一碗配米饭一份。

如此亲民的价格就能吃到一碗有汤有肉的美味佳肴,对穷人来说真是福音,当地还流传一句话:“早上一碗大肠汤,一天干活不用慌”。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7)

当时的李老太太也没想到,这不经意的发明会成就一道经典信阳菜,而她的店铺也走出罗山,开到了河南各地。

当然,就地取材也是信阳菜的一大特色,产什么就吃什么。

比如特产中的首席代表南湾鱼,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还早早注册了商标,已经是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信阳菜里头,取材南湾鱼的真不少,比如清炖南湾鱼头、红烧南湾鱼块等等。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8)

清炖南湾鱼头

2018年,它在中国水产年度大会搞了个“中国水产明星水产品”的称号。

再说固始鹅块,曾经让隋炀帝吃得风卷残云,不问其他菜,还催生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首流传千古的名作。

这首《咏鹅》应该是儿时都会背的。如今才知道,原来是骆宾王吃了固始旱鹅块之后,有感而作。

当年他因反对武则天在政治上不得志,云游四海,路过固始,乡秀陈元光请他吃饭,桌上有光州名菜旱鹅块。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9)

饥肠辘辘心情还很郁闷的骆宾王吃了鹅块,眼睛放光,看着史灌河里的一大群鹅,大笔一挥,《咏鹅》问世,陈元光当官之后,把这首诗公布于众,旱鹅块也跟着家喻户晓了。

信阳特产远不只这些,光山青虾、潢川甲鱼、淮南黑猪、淮南麻鸭……可以说,每一道信阳菜都能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材料做出来。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10)

光山青虾

随着一道道经典菜的诞生流行,一个地方菜也慢慢形成。

归根结底,信阳菜是信阳人“好吃”吃出来的。

上世纪90年代,信阳菜走出信阳,进军郑州,信阳菜馆从那时候的三、五家,开到今天的3800多家,还往北京、上海拓展市场。

但一直以来,信阳菜的推广是民间性质的,散打形式。

直到2015年,官方在政府常务会议上确定了信阳菜的发展目标,决定成立信阳菜推广工作领导小组,信阳菜貌似终于从民间熬出了头。

2016年官方发布《关于大力推广“信阳菜”的若干意见》,信阳养生菜悄悄起步,一个真正的官方品牌诞生了。

到2018年,信阳养生菜已经推出了三批特色菜,每批都达到20道之多。

官方正式公开推出“信阳养生菜”应该是在2018年4月28日的第26届信阳茶文化节上,借着茶叶节的影响力,举办信阳养生菜主题展览,人们喝茶品菜,美不胜收。

正宗的信阳菜(从乡巴佬到白富美)(11)

那么,信阳养生菜跟信阳菜有啥区别?

用信阳菜的话回答是:咱终于找到组织了!

2018年10月12日,河南省质监局发布了《信阳养生菜烹饪技艺通用技术条件》地方标准。

对信阳养生菜的名字、原料、烹饪设备、技艺等都做规定,其中明确了,只有用原生态纯天然的本土食材做出来的美食才能称为信阳养生菜。

然后,官方针对全省信阳菜馆,开展信阳养生菜品牌示范店评选活动。

一切貌似都在往一个“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一直流落民间肆意生长的信阳菜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坏事。

(图片来自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