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南京沦陷,国民政府暂迁武汉。在这里,国民政府军委会与苏联驻华大使馆建立了一个绝密的、不属于外交范畴的军事情报合作机构,开始了一段绝密而又冒险的工作。

01

情报交换中发现的几件大事

1937年夏,我(本文作者陆立之)被南京政府外交部委任驻苏联伯力(即今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副领事,因未能获得出国签证而困居上海。有一天,接到贺耀祖电报,要我速经香港转武汉。于是,我独自飞离孤岛上海。

贺耀组原在南京政府主持参谋本部工作,抗战初期曾出任赴苏联特使,1938年转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他是蒋介石嫡系的留日派老军人,与何应钦、朱绍良、谷正伦等同时入日本士官学校。他是我的湖南同乡,比我大19岁,我们相识于南京。他之所以电召我到武汉,是因为他要我协助他办一件首创的大事。

抗日期间和苏联的几场大型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1)

贺耀组

到了武汉才知道,贺耀组是要我做军事情报工作。这是首次建立不属于外交范畴的军事情报交换。

我这个尚未赴任的驻苏联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副领事,就改任了军委会办公厅联络官兼外事组组长。任务是:专责代军委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组)与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舒科夫)交换情报。同时,监察武汉外籍人员动态,重点侦查无国籍的流浪者。

我一到武汉,就觉得这地方大变样了。早在1927年,我在武汉是一个志愿兵,那时候感受的是热烈的战斗气氛。如今,金迷纸醉,混乱的社会相,简直就不像是抗战的前哨。经过短短的一个月后,我终于发现,这时候的武汉很像史书上的南宋末年。

抗日期间和苏联的几场大型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2)

1937年的武汉

情报交换初期,着重军事情报的侦讯,包括日寇三面包围武汉的动态:一、切断平汉路,攻武汉北面;二、切断粤汉路,攻武汉南面;三、东北南三面夹攻。情报相当准确,中国军队在苦战中不断予敌寇以重创。在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保卫战中,我们所从事的军事情报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从情报交换中,除军事机密外,渐次涉及政治、外交和社会动态,我们惊讶地发现了几件大事:

一、中国政府(蒋介石)拖延时间,与日寇玩捉迷藏,原因在痴迷地渴望《九国公约》能主持公道,出面弹劾日本。但实际上,所谓《九国公约》,日本拒绝参加,德国也不出席,意大利则偏袒日本;美国、英国互相推诿都不愿负责,东道国比利时亦莫可如何。这样一来,蒋介石大失所望,只能在1938年10月24日下令武汉弃守。

二、德、意、日轴心联手压中国,除日寇黩武用兵,德国、意大利则耍花招,以调停斡旋姿态蒙骗中国。

三、日本意图撇开蒋介石以汪精卫为对象,扶持汪精卫为傀儡。1938年1月16日,日本发布声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象”,将扶持与日本合作的“新政权”,调整两国关系。紧接着是意大利驻华大使柯莱到汉口见汪精卫,游说放弃反日主张;又访见外交部长王宠惠,要王写信给日本外务省磋商……

抗日期间和苏联的几场大型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3)

汪精卫“还都”时率领众汉奸参拜中山陵

日德意这一系列联手撒网,看蒋介石不上钩,遂改为网住汪精卫。此计果然得逞。1938年夏,汪精卫与周佛海商酌之后,派遣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秘密访日。高宗武在日本见到了陆军相(部长)板垣,板垣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高宗武带给汪精卫。这样,日本的谋略初步实现了。

02

破获空军志愿队间谍案

在情报交换中,苏联方面尽可能详尽地搜求有关轴心国(日、德、意)资料提供给我们参考。虽则在具体文本内容不详,或是时间有错讹,但有很大的真实性。

当然,在对共产党的立场上,他们有意无意之间有所偏袒,例如,当时莫斯科支持的是王明而不是延安的毛泽东,因此,他们宣传的是中共长江局负责人王明、周恩来的形象,也批判张国焘的叛投蒋介石的行为。

抗日期间和苏联的几场大型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4)

王明(前排右一)任常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期间

有一则情报,夸张地介绍了王明在武汉大学的讲演:批驳零星的游击战术(影射毛泽东),赞誉国民党的阵地战和蒋介石是民族英雄。这显然是王明的吹嘘,有助于他们与国民党合作的统一战线。这种偏向是当时共产国际内部的事,但也流露在情报中。

有关情报交换的重点,当时提出的是:侦查空军志愿队的素质内容,其人员来历及言行动态。因为空战第4队多次出现事故,已有10余架战斗机被损毁。航空委员会主任委员宋美龄指令空军部长毛邦初彻查,迄未破案。毛邦初商请苏联空军志愿队援手调查,因此乃有试办中苏情报交换的创议。

抗日期间和苏联的几场大型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5)

中、苏空军人员在地面观看武汉上空的空战局面

苏联援助中国抗战的空军是四队战斗机和两队轰炸机,约有200人,在武汉及周围天空中,英勇的苏联空军以40人编队歼灭了日本空军木更津队,将其39架飞机击落36架,开创空战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苏联空军志愿队之外,在武汉另有空战第4队,是外籍志愿人员组成的,基本上只参加空军训练和防御战或防空地勤工作。但事故就出在这里。

抗日期间和苏联的几场大型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6)

志愿军队在汉口

志愿兵就是雇佣兵,成分复杂,国籍不明,甚或是持假护照,也说不定其中隐藏了逃犯或间谍,这在起初,空军部招募这批人时是不严谨的。因此,在开始几个月,非战斗中已损毁了十几架新旧战斗机。

在试飞时,某个志愿兵上天一小时代价是美金1000元,如果有故障,飞行员跳伞无恙,飞机坠毁或焚烧,飞行员不负责而酬金照领。毁坏了十几次,试飞员从未伤亡,这个问题引起了军委会的注意。

抗日期间和苏联的几场大型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7)

苏联志愿航空队飞行员战前挂弹

我们通过跟踪彻查,发现了不少空战第4队的人员泡在武汉租界区的酒吧屋里。起初,侦查人员以为这不过是普通嫖赌,一夜欢娱也就无事了。没料到的是,其中尚有奥秘。有一个武汉舞星朱茉莉和一个重庆大学教授叶某的夫人令人生疑。经查,两人相互勾结,其中,朱茉莉是意大利驻华武官伊索的热恋情人,正是伊索出资收买了空4队志愿人员,破坏中国空军设备。

这件大案侦破后,无国籍和持假护照者被驱逐出境,其他地勤人员解散了。两个女间谍交由公安部门囚禁了。航委会宋美龄奖励了破案的人,贺耀组高兴地请我喝了一瓶香槟。

03

中苏情报交换大获成功

情报交换中,舒科夫(苏联驻华大使武官)也谨慎地涉及当时汉口的某些街谈巷议。

有关政府贪污内幕的情报,有一则很引人注意,但贺耀组要我隐匿了不要告诉任何人。事关航空署大火事件。据情报摘录:航空署大火是人为的。徐××在采购飞机时与外商勾串,买进了过龄旧机,重新油漆后以次充好,贪污了大笔外汇。几次试飞事故后,有人举报飞机质量问题,蒋介石派侍从秘书密查,被徐贿赂了。

第二次,宋美龄交戴笠侦查,戴笠使用为美人计,套出了真相。戴借此敲诈徐,获得巨额贿金后,代设为谋,放一把火将账册单据付之一炬,案件就不了了之。贺耀组因事涉的都是权势顶峰的人,不敢惹,此事就阴销了。

抗日期间和苏联的几场大型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8)

戴笠

关于德国法西斯党徒的活动,情报中有一则指明:汉口法租界信义公所有一德国纳粹党少女,臂缠“卐字旗号”,招摇过市,时常在戴笠公馆串门。这个女人我也曾碰见过一次,但不知她与戴笠有什么关系。

有关戴笠的秽闻,当时正传遍武汉,某作家的“下堂妾”正匿居在戴家楼上,而某作家疯狂地散发寻妻的“组诗”,贺耀组和陈布雷得到“组诗”后哭笑不得。但不久,戴笠又移情影星胡蝶,要沈醉在珞珈山布置藏娇新屋,这些事也都被舒科夫列入“社会传闻”,写进情报了。

为了酬答对方供应诸多珍贵情报,我方也代苏联武官处侦破了一桩白俄反苏的法西斯地下组织。在汉口旧俄租界和法租界,有白俄无国籍一伙人,他们以牙科医生和经营药房为掩护,受德国纳粹党收买,从事反苏活动,替法西斯党当狗腿子。我们根据舒科夫的情报,破获了这个小集团,将其为首者引渡给了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处。

抗日期间和苏联的几场大型会战(全面抗战爆发后)(9)

汉口俄租界巡捕房

试办中苏情报交换是成功的。在战火弥漫中它探索了克敌制胜的方案。航委会发布了褒奖状,贺耀组高兴地为我请功。1938年10月24日,贺耀组和我才从武汉最后撤退。到重庆后,贺耀组改任军委会侍从室主任,不再过问情报交换;我则被委任为军委会(苏联)顾问处编审。

来源:新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