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面性。在白天外性升起,自性沉入。在夜晚自性升起,外性沉下。周而复始,一如星河。

只是一个人自己“自性”不自知,以为外性既是自性。

一、当你去做一件自认为不对的事情时,一个人的双重人格就出现了。

有自知说明自性依然是善良的,有是非之分。但是他依然去做了,说明他的心中存在另一种人格(外性),并且主导了一个人的最终行为。

我们自认为随地吐痰是不对的,但很可能还是去做了,或者做完之后心里又有些悔意。

我们自认为应该去帮助他人,但最终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自性清楚,但无能为力。

人人心中都有双重人格---自性与外性。
第1重人格是由自己的本心所生长和主导的自性。第2重人格是由外界的欲望所控制和诱导的外性。

一个人为什么往往很容易的就会被善良打动,会被纯真感动,会为爱心动。说明一个人的自性本真依然存在,并且是无需任何语言和动作就能产生的共鸣和互应。这是一个低频世界,能跨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和隔膜,进入一个人内心的柔软世界---宁静而缓慢。

当一个人从进入社会开始其人格就会被重新塑造。一个人从出生到进入社会会受到文明的熏陶,也会受到生存斗争的残酷教育。从而使我们的人格在文明与斗争中分裂成两种不同的人格属性---自性与外性。

一个人都会有内外两种人格 双重人格---一个人的自性与外性(1)

二、人生最好的老师是自己。

人生中最纯洁、最善良,最无邪的一面是最完美的世界。我们除了出生那一段时光,之后几乎不再拥有。由于外界的诱惑的确很强大,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被同化---失格,变格!

道理一个人都懂,都明白,是因为你的第一重人格听进去了。但是最终主导我们行为的第二重人格随之抛弃了。欲望主导的人格始终在引领着我们前行,并且我们毫不自知,惟自性清楚,但无能为力。

是妥协还是回头?

没有人能帮助你,除了你自己的本心。

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学会找到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的外性。如果你不能帮助你自己,最终我们将迷失在茫茫的人世中。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与其说是与自己的内心做斗争,不如说是与外界的欲望做斗争。

你的心到底给了谁,知否、知否?

一个人都会有内外两种人格 双重人格---一个人的自性与外性(2)

三、人生最好的良药是自己。

一个人如果觉得能得到很开心,有人奉承很开心,有人帮助很开心,出生好很开心。

那么这个人为什么不能反省自己:需要别人的担当,需要外界的提供才有开心。那么这种开心对他人会不会是痛苦,对世界会不会是负担。因他人的痛苦或外物的施予而获得的开心对自己会有福报吗?会有善良吗?

如果这种开心有一天不再有了,你会不会逆反,会不会怨恨?

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和开心是从自性之中长出来的。来自外界的任何幸福和开心你只能感谢,而不应沾沾自喜。 因为公平来讲:既然你得到了开心,自然就有人得到了不开心,这何偿不也是一种伤害。 正如我们多得的每一块钱,难道不是从他人的口袋里掏出来的?

世间一切美,一切善良,一切得到均是如此。向自己的内心寻找,从自己的自性生长。

要想活得简单,活得通透,活得明白:

一个人无需对世界负责,无需对他人负责。只需对自己的自性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足矣。简简单单,轻轻松松,自在坦然。

旦行好事,不问前程。

对自己的良心负责,一切自然就会是最好的安排。我心善良,一切皆是善途。

很多人都以为,我写的作品是写给别人看的。其实我很清楚,是写给我自己看的。

每当我隔一段时间去读它的时候,这些文字总能唤醒我内心中原本的自性,会让我汗颜,会让我醒悟,会让我深思甚至落泪。

会让我觉得自己依然还保有善良和纯真。

会让我在这苍凉的人世间,不会感到孤单。

会让我的一颗心依然保持柔软,通透和坦然。

小计:当一个人的人格完全外放时,其人格与其生理也即发生背离,失去身心的平衡和自然。生理上的各种疾病和问题会缓慢出现。心不能回归到它原本的位置上,因此也无法完成其原本的使命--调和。

一个人都会有内外两种人格 双重人格---一个人的自性与外性(3)

,